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18277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草船借箭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船借箭读后感1 读了草船借箭这骗课文后,我的久久不能平静。 草船借箭讲的是周瑜看到诸葛亮的但是超过了自己,心生妒忌,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借口,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胸有成竹地答应了。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提前七天完成了任务,再一次挫败了周瑜的诡计。 读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我发现诸葛亮是一个多谋善断、长于巧思的人。在这篇文章中,他顺利地完成了周瑜交给他的任务,他上知天文,

2、下知地理,他推测第三天有大雾,实操君不知虚实,还不停地把船头、船尾来回地调换,使两边的草人都插满箭,他还知道第三天刮的是什么风,使船顺风顺水,像飞一样地行驶20多里,让曹军追也来不及了更重要的是他了解了鲁肃和曹操的性格。他了解曹操做事有分寸,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动,只叫弩手射些箭;他也了解鲁肃是个老实、厚道的人,所以只把妙计跟鲁肃说,不让他告诉周瑜,要不然就借不到箭了后来我才知道诸葛亮读书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通过专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 我们要向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仔细思考,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向他那样虚心,宽宏大量,心胸宽阔,用自

3、己的智慧证实自己的成绩,而不要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高傲自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材,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草船借箭读后感2 每当我阅读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故事的时候,都十分敬仰诸葛亮,他真不愧是智与勇的化身,草船借箭读后感。 故事讲述的是:赤壁大战时期,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干,于是叫诸葛亮三天赶制十万支箭。这本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没想到诸葛亮一口答应了。后来,原来是诸葛亮假装向曹操发动进攻,诸葛亮知道曹操疑心大,不会水上交兵,于是诸葛亮成功地利用了草船“骗”到了十万支箭。 读完以后,我内心十分敬仰诸葛亮,他神机妙算,考虑过曹操不会派兵交战,考虑过第三天晚上的风可以让他顺利借箭。是啊,其实诸葛

4、亮最大的优点是敢于挑战,心思缜密,这也是我敬仰诸葛亮的真正原因。我也从中推敲到:如果吴国和蜀国闹不和,那就会消弱两国的力量,在这时,魏国就此来攻击两国,可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呀!如果诸葛亮没有顾全大局,没有敢于挑战的精神,没有把每件事安排得最好的能力,怎么会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常常学习诸葛亮的勇于挑战:勇敢面对第一次游泳,勇敢面对第一次跳长绳,勇敢面对第一次写英语小作文。一直到每次游泳都被称为健将,跳长绳稳拿第一,英语作文那都是轻而易举!这都是挑战的结果。 我想告诉我身边的人,要有挑战的勇气,要有精心的准备,有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读后感草船借

5、箭读后感。 草船借箭读后感3 自古以来,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人有才干,比自己强,不是发奋努力急起直追,而是怀着妒忌之心,不择手段地加以陷害。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人。 故事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便心怀妒意,处心积虑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名,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由此可见周瑜不仅妒忌心强,而且阴险狡诈。然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却成竹在胸,趁着大雾漫天,略施小计就用草船从曹营“借来”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诡计没能得逞,从而进一步揭露了周瑜妒贤忌能,量小气窄的本性。有些人为什么会有妒忌之心呢?那就是害怕别人超过自

6、己。当别人有了成绩,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的时候,这种人不是去探究别人取得成绩的原因,不是虚心学习,顽强拼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是冷眼讥讽,甚至恶语中伤,这是多么愚昧无知的表现啊! 读了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起了数学家华罗庚爷爷。华爷爷是数学界的泰山北斗,可以说是学贯中西,举世闻名。可是他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优秀,数学考试常常不及格。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灰心,更没有妒忌学习成绩好的人,他始终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赶上别人。有志者,事竟成,通过不懈努力,华爷爷终于成了万人景仰的数学家。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天赋异秉的陈景润崭露头角时,华爷爷不是担心他会盖过自己的风头,不是

7、去打击贬低,而是去培养提携,鼓励他去努力摘取数学的王冠。华爷爷这种高尚的无私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草船借箭读后感4 最近,我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流传范围广,影响力大,并且通过阅读这本经典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知识。 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了,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周瑜借军中缺箭的事刁难诸葛亮,命他在十天内造完十万支箭。面对这艰难的任务,诸葛亮却爽快答应了,同时,也立下了军令状并且说不需十天,只需要三天便能完成。原来,诸葛亮早就细查天象,知道三天后江面鱼大雾,便有了一个好计划,他先借了些船,并扎了一千个草人。两天过去了,他一点也不着急,到了第

8、三天,不出所料,湖面上起了大雾,他命令士兵开船接近曹营,并擂鼓呐喊,曹操察觉到后,命令士兵放箭,瞬间,10多万之箭插到了草人身上,诸葛亮便轻易地完成了任务,撤退了,他让士兵边撤边喊:“多谢曹丞相的箭。”回到军营后,周瑜看到了这么多箭,自叹不如。 通过草船借箭,使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得要有计划,而诸葛亮也正是因为什么事都有计划才成功完成了任务。这使我回想起了五年级时,考完英语考试后,有一些同学考的很好,有一些同学则考的很差,考的好的同学,他们上课听课,并且计划好每天都复习英语单词,考的不好的同学,不仅平时不东西复习上课知识,还不听课,在考试的前一天,临时抱佛脚,拼命的记单词,但是,这样做,效率不高

9、,能记住的单词肯定是少之又少。 通过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做什么事都需要有计划! 草船借箭读后感5 读任何的书,都有不同的“味道”,读三国演义,我从中看到闪闪的刀光剑影,闻到浓浓的火药味,而最让我赞叹不已的是蜀国军师诸葛亮的智慧。 三国演义中,有着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许许多多的故事。 其中,给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草船借箭”一则。这是周瑜和诸葛亮的斗智斗勇:周瑜在那时与诸葛亮合作共同对抗曹操,但是,周瑜的心里却一直想杀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谋略总是比他高出一头,所以周瑜想出了存心要杀诸葛亮的狠招,那就是:十天内让诸葛亮造出十万支箭。可诸葛亮却说三天就可以了,周瑜觉得难

10、以置信,便让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说三天造不出十万支箭,甘愿受罚。于是周瑜暗中让造箭的工匠们故意拖延时间。但聪明诸葛亮不用造箭的工匠们也能有十万支箭。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晚上,诸葛亮终于“开工了”。他故意去“攻打”曹营,实际上是为了让船上的草人被曹兵的箭射中,他坐收现成的好箭。原来诸葛亮早已计算到三天后的晚上有大雾,弥漫的大雾中,曹操他们看不清船上是草人,于是对于来袭的敌人万箭齐发,正中诸葛亮的妙算。诸葛亮按期完成任务,化险为夷了。难怪周瑜的那声向天哀叹:“既生亮,何生瑜!”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妙计无穷,善于随机应变,化险为夷。我想:智慧就是力量

11、!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多开动脑筋,让自己也有聪明的头脑。 草船借箭读后感 读了故事草船借箭后,我的感触颇多。 故事讲了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于是便假意借箭之事,想借助此事除去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借助鲁肃的老师和曹操的多疑,使10万枝箭垂手可得。让周瑜自叹不如。 读完了故事,我觉得周瑜太心胸狭窄,虽然他才智过人,但是他却容不下一个竞争对手-一个比他强的人,诸葛亮。所以周瑜一定要杀掉他。而诸葛亮却很大度,非但识破了周瑜的计谋,还好好的气了气周瑜,周瑜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在生活里,也有许多不能容忍别人聪明的人,如蒋X石,他也有一颗嫉妒别人的心,最后还不是一败涂地。 像现在

12、,有些人看别人考出一次好成绩,不但不和自己比,争取追上去,还满不在乎的说:“他肯定是抄的,要不怎么一下子考这么好,这几乎普遍在每个小学每个班上演过。诸葛亮也值得一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识人心,正是因为他识鲁肃之心,曹操之心,周瑜之心,才使借箭成功,真可谓神人也。 再说曹操的多疑吧。这也是现在小学生的一个缺点,一支笔,一块橡皮,一把尺子,一块钱丢了,便胡乱猜疑,指责别人,这难道不要改正吗?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大度,要有气量,千万不要小肚鸡肠,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喔。 草船借箭读后感7今天,我学了一篇新课文,叫草船借箭。周瑜非常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于是,周瑜想了一个妙法,想害死诸葛亮。

13、 周瑜原是曹营的,但他假装友好,给诸葛亮送礼,便假投靠蜀国。一天,他对诸葛亮说:“请军师说一下作战方案。”诸葛亮其实早看穿了周瑜的狗心思,笑着说:“用弓箭。”周瑜也笑着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请军师用十天的时间来完成。”诸葛亮说:“十天太多了,三天就可以了。”周瑜听了,心中有一股克制不了的兴奋,并让诸葛亮写下军令状,摆了一桌酒席,不过周瑜喝了几杯酒后,便走了,其实周瑜是先向铁匠和木匠托延时间,不让他们给蜀国提供材料。第二天,诸葛亮趁周瑜不在时,向善良的鲁肃要20只船,并把每只船分配50名士兵,但他看此景时,觉得诸葛亮很需要了,便顺口答应了。第三天,周瑜看见了第一天和第二天都没有动静,觉得自

14、己的计划没落空,忽然,诸葛亮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对周瑜说:“请周瑜今天五更的时候来取箭。”周瑜这时恍然大悟,觉得自己的计划落空了,到了四更时,诸葛亮趁着雾大,向曹营“借”了十几万支箭。 这时,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嫉妒心,有时,别人考试的成绩比我高,我就故意给他们设下“路障”和“绊脚石”,但自己还未进步,反而让别人落后了,回想以前,我为我自己感到无比惭愧。 草船借箭读后感8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一次,周瑜借讨论军事来陷害诸葛亮,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可是诸葛亮说要三天造成,并立下军令状。周瑜以为诸葛亮上了当,心里暗暗自喜。 周瑜派鲁肃去打听情况,诸葛亮让鲁肃替他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三十名军士,还有

15、二十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并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不让鲁肃告诉周瑜知道。 第一、第二天,诸葛亮没什么动静,第三天四更,诸葛亮带上鲁肃去取箭,他把二十条船连成一排,朝曹营开去。到了曹营的水寨,诸葛亮命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字排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曹操见对手突然来袭,他看不清虚实,只让弓手朝船上射箭。一万多名弓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营水寨受箭。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开。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追也来不及了。 船靠岸时,五百个军士正好到江边搬箭。每条船有五六千只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读后感9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最喜欢里面草船借箭的故事了。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一直想找机会铲除这个“眼中钉”。在一次喝酒时,以军中缺箭为借口,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请鲁肃私底下帮他借二十条船和六百名士兵。在第三天的半夜,诸葛亮带着鲁肃做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