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金融业促进区经济发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182700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发展金融业促进区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力发展金融业促进区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力发展金融业促进区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力发展金融业促进区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力发展金融业促进区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金融业促进区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发展金融业促进区经济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力发展金融业 增进*区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始终以来就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已为人们所共知,即:金融支持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可以极大地增进储蓄的增长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正是由于金融服务业是*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对*区金融业发呈现状进行审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剖析,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用以选择相适应的金融业发展途径,满足不同公司、不同行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是本次调研的重要目的。一、*区金融业发呈现状(一)概况简介近几年,*区金融业逐渐发展,迄今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主体,其她金

2、融机构并存,构造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完备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初现雏形。据记录,截止第三季度,*区提供融资和担保业务的机构重要涉及1家银行分支机构,14家担保公司(其中1家为政府性担保公司,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和1家小额贷款公司。1、银行业发呈现状*银行金融机构近年来实现突破式增长。从仅有少数银行分支机构,发展到如今的17家银行金融机构(其中涉及1家市级分行和1家村镇银行)的规模数量,今年终有望增长到1家。截止底,*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82亿元,比上年增长.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7亿元,增长13.7%。截至月末,剔除金田铜业1家大型公司,区属银行分支机构对区内中小公司的贷款余额12.58亿元,同

3、比增长21%。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底,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0.2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比年初下降 01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区存贷比也有所回升(图 1),9月的存贷比为84.3%,远高于银监部门规定的75%原则,这在一定限度上阐明*近几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在不断上升,但与全市98%的高存贷比相比,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担保业发呈现状至9月,区属担保公司的担保笔数为213笔,金额为37亿元。正德担保是唯一一家政府性担保公司,自月成立以来,仅用两年的时间,业务量已经处在领先地位,为公司担保融资合计超过2.6亿元,其她担保公司在担保业务上体现平平,体现出政府性

4、担保公司和民营担保公司的分化趋势。3、其他金融业发呈现状截止9月,其他金融业机构涉及5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和1家期货公司营业部,去年缴纳税款合计为190万元。另有1家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迄今为止,佳和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计2.亿元,负债总计0.5亿元,实收资本1500万元,合计实现利润172万元。月份发放贷款46笔,自年初贷款合计发放额为.2亿元。从单户看,贷款余额10万元以上的21308万元(55户),占所有贷款余额的76%(规定比例为30%)。(二)现实需求目前,*区正处在产业构造转型升级的核心时期,发挥金融产业的辐射、带动、支撑作用,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

5、小康社区具有深远的影响。*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动力,加快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提出要“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增长金融机构的商业网点。重点引进证券期货、保险、股权投资、信托、担保等非银行类金融公司,努力打造特色金融集聚区。环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承办金融产业转移,引进金融后台服务公司。”从*区的区域地理来看,“十二五”期间,随着*市市加快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推动金融业发展,*区地处市市老三区,也是融入上海“两个中心”的北门户区,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在新时期*区打造“三区三城”新格局的

6、目的指引下,两*岸的陆续开发建设,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构造调节,为金融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基本支撑。*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区内有着巨大投融资需求。依最新记录,*区规上工业(仅指本土民营经济)经济公司单位数以及工业总产值底分别为2家和 2994亿元,同比增长16.86%,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公司数有4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有5家,全区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正式进入上市实质操作进程的公司家。民营工业经济主导着区工业经济发展重要趋势,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从客观上来说,在众多民营公司中潜在着一批公司发展壮大中会浮现的融资需求,而另一方面,部分公

7、司具有相称规模的闲散资本,这就需要发挥金融市场作用,优化配备资金资源。二、区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局限性从*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看,一方面,以政府主导、老式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仍然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多种发端于民间的直接融资活动不能得以规范,其积极作用难以发挥。而在政府主导、老式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中,由于忽视公司、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能顺应市场机制的调节、囿于狭隘的融资功能,而不着眼于向客户提供涉及风险管理、价值提高、支付清算等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配套,阻碍了*区金融创新的开展,金融业的发展相较于海曙、江东两区相对迟滞。(一)总部金融机构匮乏受经济总量偏小和区域地理位置的限制,我区金融业

8、发展整体落后于海曙、江东等金融业较发达的区域,未能汇集一批有影响的综合金融集团。与江东、海曙等服务业发达区域相比,*区金融业发展总体上滞后。早在底江东拥有246家金融机构及网点,是当时*区数量的两倍,该区仅当年就引进了54家金融公司,汇丰银行、荷兰人寿、信诚人寿等多家世界0强金融保险业巨头落户该区;海曙各类金融机构和网点在就已达到了1家,恒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渣打银行等出名品牌银行落户该区。相比之下,*区由于经济总量偏小,金融创新起步晚、起点低,金融机构数量和质量增长受到硬件环境的约束限制。(二)金融生态尚未健全*区金融生态仍不健全,金融业形态不丰富。目前入驻的18家银行金融机构所

9、有以中资银行为主,且大部分为分支机构,外资银行更是难见踪影,基金、证券、融资租赁、汽车租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形态比较缺少。行业构造失衡,资金融资渠道重要以银行贷款为主,目前银行业在全区金融业中占居绝对的主导地位,直接融资比例较少,而保险业及其她金融服务市场发展滞后,占金融业的比重偏低。并且诸多公司的发展还是依托内源融资,未能较好地依托金融市场实现规模扩张,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辐射面不够。构造上的单一,一定限度上削弱了金融服务能力。(三)金融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从目前*区公司形形色色的金融需求中所反映的共性问题看,公司最重要的金融需求仍是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问题。但是由于配套服务体系缺少,实际操作

10、难度较大。这样的金融服务配套体系涵盖诸多的政府部门和社会团队,体系中一种环节的缺失或低效,都会影响金融服务的顺利进行,如:评估部门、登记部门(如商标)、保管部门(如动产)的缺失,使得公司的商标、股权和其她动产被闲置,公司的需求和银行的供应难以匹配;物价部门未制定适合实际的中介服务机构收费原则,拟定合理浮动幅度,并监督其认真执行;各公司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在加强对公司的诚信教育,引导公司诚信守法方面有所缺位等等。(四)金融机构主体缺少服务创新的积极性受创新权限及竞争集中于老式业务等因素影响,金融创新主体缺少动力。银行业基本上还是以老式的授信产品及既有抵押物的置换来营销客户。金融机构在客户的竞争

11、中,还是以授信总量的多少、抵押品评估价值的高下、抵押品折扣率的高下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未将金融创新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上来结识,并未从老式发展模式上更新创新理念。同步,由于分支机构权限受限,也削弱了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杠杆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此外,中小微公司的个性化金融需求日益增长,部分需要量身定做。金融创新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但回报有较大的不拟定性和外部性,这也在一定限度上影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主体的积极性。三、大力发展我区金融产业的对策建议(一)着力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起来。增进资我市场、货币市场和保险市场协调发展,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发挥金融的整体功能

12、。大力推动直接金融的发展,变化和扭转“重间接金融,轻直接金融”的观念,注重上市公司的哺育工作,推动优质公司借助资我市场加快自身的发展。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增进公司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公司集合票据的发展,不断开拓新的融资渠道,逐渐将以银行信贷融资为主的构造转变成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票据融资等多品种、多渠道、多元化的构造。着力推动和强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和租赁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伙,对新兴的市场和客户,用创新的产品和手段开展服务,实现客户和资源共享,充足发挥协同效应。(二)加快建设区域金融汇集区一是明确金融业空间发展布局。结合两*岸开发及我区“十二五”都市规划和发展状况,积

13、极推动金融功能区规划建设,筑巢引凤,尽快形成由滨水金融汇集区为核心,姚*岸金融汇集区和甬*岸金融汇集为补充的金融业发展格局。二是加快哺育特色金融功能区。*老外滩区域目前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30家,沿江而立,金融基本较好。将来随着来福士都市商业综合体、钻石商业广场、规划中人民路地块、奥丽赛广场的逐渐投入使用,具有*特色的高档商业中心将逐渐成型。应积极吸纳金融业衍生行业的进驻,打造金融后台服务区,争取再现近现代老外滩金融中心的风采。(三)加快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一是有侧重、差别化的发展金融业。作为市中心城区之一的*区,与江东、海曙相比金融业起步晚,在银行业的发展商*不存在比较优势,因此在布

14、局*区金融业发展时,应重点引进以证券期货、保险、股权投资、信托担保等非银行类金融服务公司,打造特色鲜明的非银行金融业集聚区;二是发明更便捷、高效的软环境。加快补充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智能、实时的一体化信息平台,解决目前存在的“公司找不到银行,银行找不到公司”的现象。大力哺育金融中介机构及可持续“造血”功能的社会组织,增进金融中介市场的发展和繁华。三是加强中小公司上市的哺育和服务。目前*区本土上市公司仅有2家,建议区委、区政府完善中小公司服务组织,加强对中小公司上市的服务与指引,建立数据库。摸清中小公司的上市需求。对已上市的公司,在技术能力创新、人才引进、知识产权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增进公

15、司跨越式发展。(四)加快金融创新进程、强化金融驱动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引导银行机构积极拓宽金融投资渠道,加快项目市场化运作步伐,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机制。另一方面针对*区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本较富余特点,充足发挥金融增进民间投资发展的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合法、有序地参与金融活动,增长新增贷款对民营公司、民间投资的支持份额。在区域范畴内真正构建起金融机构、民间资本“自由竞合”良好外部环境。2、完善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加强政银企关系和谐发展,制定政、银、企之间的沟通制度,引导银行在支持公司发展、增进地方经济增长中找到最佳结合点,积极引导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向经济构造

16、调节的重点。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担保为主、民营担保为补充的中小公司信用担保体系,扩大抵质押贷款范畴,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针对科技创新型小公司,开展公司股权质押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等。、深化金融引导机制创新。一是建立健全扶持金融发展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地方财政的杠杆作用,通过费用补贴、设立奖金等鼓励方式引导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各类金融行业均衡发展。二是发明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进驻*区,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设网点,矫正我区金融资源配备上的偏差。三是加强银证合伙机制,积极提供融资顾问、财务分析、公司理财等金融服务,增进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银保合伙,推广运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加强银行与担保公司、专业协会合伙,共同研究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