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182337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山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考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60分)1优秀的网络文化能充实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而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网络文化则会严重挑战社会公共道德底线,侵蚀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影响青年人的健康成长。针对网络文化的影响,我们应该 远离网络,拒绝虚幻世界的诱惑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进行文化选择 增强抵御腐朽文化、落后文化的能力 合理利用网络,自觉维护和谐网络环境A B C D2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网络文化的盛行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出现上述不良文化现象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B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C 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D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产品制作的群体3随着

2、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不是“游戏”人生的地方,更不是无度宣泄情绪的场所。这要求网民A 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形成健康的网络新风B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C文明上网,做“绿色”网民D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4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关闭了一批严重违法违规网站和淫秽色情博客。开展这一专项行动A 可以提高互联网行业的经济效益 B可以杜绝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C可以彻底规范网络经营者的行为 D需要广大网民提高文化素养,自觉抵制低俗文化5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由汉字、数字、英文巧妙组合而成,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又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传达了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这说明A 中西文化不存在差异 B会徽的设计来自设计者的灵感C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上海世博会是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合作的好机遇。要利用好世博会这一契机,用文化的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开展平等、友好、富有感性的交流,以文明的礼仪,以及各个民族带来的艺术进行各种层次的对话,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多地了解世界。以下不能作为这一材料的文化生活依据的是A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

4、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C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要大胆吸收各国文化,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7上海世博会作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为我们展现了异域风情和中国元素交相辉映的盛景:以色列的“海贝壳”馆体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情;墨西哥馆以“风筝森林”广场为核心,通过风筝这个中国元素拉近两国文化上述材料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A B C D 8上海世博会在展现世界文

5、化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认识错误的是A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与中华文化无共同之处B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的特征,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C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D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9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势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这说明 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 B C D10 近年来,商

6、家借传统节日之际,纷纷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具有“传统意味的”节令商品,大发“过节财”,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主要体现了A 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B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11端午节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蕴藏着整个民族朴素的情感内涵和共同上进的精神包括包粽子、赛龙舟等在内的传统习俗依然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这说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传统文化是稳定的,永恒不变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A B C D12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每年的端午节各地都有庆祝活动,但各地风俗却又不同。在江苏、湖北、海南等地

7、方,赛龙舟是端午节活动的主角;而在北京、吉林等地方,包粽子擂台赛、赛诗会等节目异彩纷呈。这说明 文化具有多样性 我国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没有共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 B C D13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有代表性的集体活动项目。过去龙舟竞渡只是一种传统习俗,但如今这项古老运动所象征的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促使其演变为企业培养员工团队精神的一项运动。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满足社会需要;对社会发展就具有积极作用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只要继承传统文化,就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包袱,需要

8、大胆改革,敢于抛弃A B C D14有人认为,当前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传统节日的很多习俗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适应当前21世纪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大胆抛弃,敢于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这一观点A 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不适应先进文化,应该全面抛弃B正确,认识到应该与时俱进,大胆突破传统C错误,没有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作用D错误,没有认识到继承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5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体现了 A 文化遗产是一国的财富,不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B 各国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不具有共性C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9、 D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16五指山、天涯海角、博鳌、白鹭天堂、东郊椰林、万泉河等海南的景点,加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赋予海南更多的灵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这说明A认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17,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由此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

10、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材料体现的唯物论观点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D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18在2010年元旦前后发生的雪灾中,有的地区部门有比较成熟的应急预案,损失就比较小。这说明 A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D只要敢干,就能成功19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0“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

11、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 “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1明清之际的叶昼说:“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实有其事并实有其人?若一 一推究如何,岂不令人笑煞?”意思是说,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这是因为 A 艺术创作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完全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性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田忌赛马”的故事说明事物排列次序的变化也能引起事物的质变。B “围魏救赵”的故事说明任何两

12、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 “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D “郑人买履”的故事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23苟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出的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 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24真空中两块平行金属板之间存在的某种吸引力,被称为卡西米尔力。通常情况下,这种力只会导致物体相互吸引。但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有了新认识:如果将

13、真空中两块平行金属板中的一块换为硅板,将它与另-一块金属板浸入某些流体中,此时产生的卡西米尔力便是一种斥力。这表明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5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的、管用的教育规划纲要,从2010年2月28日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由于我国地区间的巨大差异,最佳方案可能因地而异。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A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B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D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26 原始艺术史的

14、资料显示,原始狩猎民族在花草极为繁盛的地方却不去理睬这些美丽的花草,而偏偏以动物为其艺术题材。这说明 A原始人的审美思想源于合理想象和创造B审美意识最终决定于现实生活C自然领域的客观对象不具有美学价值D审美思想无规律可循27在国庆60周年庆典的群众游行队伍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巨幅画像格外引人注目。这情景,不仅生动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而且集中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坚强决心。“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表明 A 革命领袖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B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C只要有了正确的理论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D实践和认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关系28 2010年,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认识来源于大胆假设 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真理来源于科学实验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