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八下第六单元徐晓利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182315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八下第六单元徐晓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7八下第六单元徐晓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7八下第六单元徐晓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7八下第六单元徐晓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7八下第六单元徐晓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八下第六单元徐晓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八下第六单元徐晓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7 答谢中中书记承天寺夜游学案(徐晓利)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流程:文题解读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回信,信中称赞江南山水之美,文辞清丽。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游记。承天寺,湖北黄冈市南一寺庙。夜,指游玩时间;记游,表明本文是游记。走近作者陶弘景(456536年)

2、,字通明,号华阳居士,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仕齐时,拜为宣都王侍读,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著名文学家,与父洵、弟辙,号称“三苏”。二十岁中进士,多次在朝廷中做官,又因新旧两党斗争,多遭贬谪,一生坎坷。1101年,遇赦北归,七月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的思想较为复杂,儒、释、道对他都有影响。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传世。背景纵览答谢中书书:南北朝时,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从自然美

3、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这类作品虽然没有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美学价值的精品。陶弘景给谢中书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记承天寺夜游: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衙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跟流放差不多。字词梳理1、字音秣(m)弘(hng)夕日欲颓(tu)藻(zo)荇(xng)寝(qn)2、多音字都du(都去)横 hng(横竖) 与 y(参与) 相 xing(互相)d(都市) hng(蛮横) y(与人为善) xing(相马)

4、3、词义欣然:高兴的样子。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相与:共同,一起。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仙都:是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 晓雾将歇:清晨的雾气快要消散。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五色光辉:课文中形容石壁色彩的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五色。光辉,交相辉映。4、一词多义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音y,参与,这里指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音y,和、跟,)寻 寻找怀民(找,找到) 寻病终(不久,副词)闲人 农忙无闲人(没有事情要做的人)闲人免进(与事无关的人)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能从容留连光景的人)5、古今异义但少闲人

5、如吾两者耳。(古义:清闲的人。今义:只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月色入户(古义:多指门。今义:主要指人家。)一、积累运用结构巧解答谢中书书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1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第二层(25句),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分)第三层(6、7句),感慨收束:实是欲界之仙都。(总)记承天寺夜游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1句),点明夜游的时间和起因。(叙事)第二层(2句结尾),写夜游时所见所感。(写景、抒情)写作特色答谢中书书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

6、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记承天寺夜游文章处出扣住“月”字写夜游,且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语言高度凝练传神。写景、叙事、抒情紧密结合,令人回味无穷。主旨探究关于本文的主题有如下表述: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回信,信中称赞江南山水之美,传达出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记承天寺夜游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达作者寄情自然美景以排遣忧郁的豁达宽广的胸襟。对本文的主题你是怎么看的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夕日欲颓( )与其奇者( ) 怀民亦未寝( )藻、荇交横( )晓雾将歇( )陶弘景( )2、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盖竹柏影也 盖以诱敌 B.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人语响 D.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 庭下如积水空明。( )才辞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4、下列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实是/欲界/之仙都。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月色/入户,欣然/起行。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6、揣摩加点字含义,并写出一个含有该字的成语。沉鳞竞跃() 月色入

8、户() 怀民亦未寝()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7、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通明,号。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时人称他为“”。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号,是(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之中。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写四时“山川之美”的句子是,早、晚“山川之美”的句子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夜美景的句子是,写作者的感慨的句子是。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

9、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二、阅读理解: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五色交辉:

10、_晓雾将歇:_ 夕日欲颓:_10、翻译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_11、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个画面?试写一段赏析文字。13、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书写游山之感,为什么要与“康乐”相比?(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4、贯穿全语言的线索是 。15、作者在“中庭”所欣赏到的美景是(用原文回答): 。1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1、17、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关于月的诗句。(不少于三句)18、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是什么?19、同事写景,但记承天寺夜游与答谢中书书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试加以说明。三、中考链接:(一)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912题。(2007年荆州市)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12、两人耳。 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晓雾将歇( )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12.简答。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

13、字)。(二)(2007年浙江省湖州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 念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 )18.翻译句子。3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三)(2007年浙江省衢州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