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18169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工业华东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程序文件 修改码: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HDMJ /QP22(B/0)发布日期:2007年12月30日第 1 页 共9 页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 目的 为本中心合理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提供依据,使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符合国际和国内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本中心所有检测项目有关参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 职责3.1 副主任 a) 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b) 批准对外公布实验室能力时的测量不确定度。3.2 技术负责人a) 制定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体计划,提出中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总体要求;b) 组织审核、

2、验证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3.3 检测项目负责人a) 负责项目有关参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编写评定报告初稿。4 程序4.1 技术负责人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聘请专家讲授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使检测人员理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办公室协助技术负责人具体实施培训计划,负责培训内容和考核结果的记录、归档。4.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详细评定步骤参见本程序附录1) 说明测量系统时要给出如下信息:所用检测仪器型号、资产编号、技术指标;校准/检定证书号、校准/检定日期和校准/检定实验室明名称。4.2.1 根据检测项目依据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明确被测量,简述被

3、测量定义、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4.2.2 画出测量系统方框图4.2.3 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电力工业华东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程序文件 修改码: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HDMJ /QP22(B/0)发布日期:2007年12月30日第 2 页 共9页4.2.4 根据数学模型和有关信息,列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尽可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主要来源有(但不限于):所用的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方法和仪器设备、环境条件、被测物品的性能和状态、操作人员等。需要指出,被测物品预计的长期性能所引起的不确定度来源通常不予考虑。4.2.5 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A类

4、评定采用统计方法;不确定度B类评定采用非统计方法。 合理地评定应依据对方法性能的理解和测量范围,并利用以前的经验和资料、文献中确认的数据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需要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作出满足某技术规范决定的紧限。4.2.6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4.2.7 确定扩展不确定度和报告测量结果。4.3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的审核和批准4.3.1 中心技术负责人对各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进行审核。必要时,可委托外单位专家审核。4.3.2 评审后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意见经中心副主任批准后,作为实验室的受控技术文件打印归档,并作为作业指导书发至有关检测人员执行

5、。4.3.3 检测项目负责人发现有关不确定度分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或质量监督员报告并提出修改的具体意见,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审核批准后实施。4.4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和应用在下列情况下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报告(或证书)中应给出有关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信息: a)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b) 客户有要求时;c) 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技术标准/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即测量结果处于技术标准/规范规定的临界值附近时,测量不确定度的区间宽度对判断符合性具有重要影响)。电力工业华东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程序文件 修改码: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HDMJ /QP22(B/0

6、)发布日期:2007年12月30日第 3页 共9页4.5 注意事项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质量监督员和有关检测人员就下述情况决定有关项目评定不确定度的具体要求:4.5.1 当检测结果不要求得到数字结果(如仅判断通过或不通过、合格或不合格、大于或小于限定值或其它定性的估计),则不要求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但实验室应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应了解。4.5.2 对于某些公认的检测方法或规范,如果该方法或规范规定了结果的报告方式时,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或规范,即被认为符合要求。但作出符合性声明时,应考虑测量不确定度。4.5.3 由于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

7、严格的评定,这时应努力找出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并做出合理评定,并要确保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不会造成客户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误解。4.5.4 检测实验室均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分门别类制定并实施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如有的检测项目包含取样和样品制备,则评定时就应考虑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度,有的检测样品不能作重复独立测量,就不应考虑重复性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有的检测项目A类评定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起决定作用,这时就不必勉强去寻求B类评定分量。4.6 办公室应建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有关记录,重大处置相关记录应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5、相关文件(本程序的附录1附录3是非受控文件)6、质量记录(无)电力工业

8、华东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程序文件 修改码: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HDMJ /QP22(B/0)发布日期:2007年12月30日第 5 页 共9 页附录-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1. 明确被测量,简述被测量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2. 画出测量系统方框示意图3. 给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即被测量Y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若Y的测量结果为y,输入量Xi的估计值为xi,则 (A.1.1)4. 根据数学模型列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即输入量xi),尽可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如测量结果是修正后的结果应考虑由修正值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5. 评定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xi)

9、,并通过由数学模型得到的灵敏系数,进而给出与各输入量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y)。如扩展不确定度用Up(如U0.95)表示,则应估算对应于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ni,根据xi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A类或B类评定得到其u(xi)。5.1 A类评定对xi 作ni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测量结果xik, (k=1,2,n),则其最佳估计值(平均值)为: (A.1.2)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1.3)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1.4)如测量系统稳定,实时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xik)均可以由预先评估时所作的n次测量结果得到。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单次测量的测得值,其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上

10、述u(xik)= s(xik)的值,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m次(例如m=3)测得值的平均值,其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为(一般mn)。5.2 B类评定5.2.1. 若资料(如检测证书)给出xi的扩展不确定度U(xi)和包含因子k,则xi的标准不确定度为:电力工业华东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程序文件 修改码: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HDMJ /QP22(B/0)发布日期:2007年12月30日第 6页 共9 页 (A.1.5) 若资料只给出了U,没有指明k,则可以认为k=2(对应约95%的置信概率) 若资料只给出Up(xi)(其中p为置信概率),则包含因子kp与xi的分布有关,此时除非另有说明一

11、般按照正态分布考虑,对应p=0.95,k可以查t-分布表得到,即kp=1.960 ;若资料给出了Up(xi)及neff,则kp可查t分布表得到,即kptp(neff) 。5.2.2. 若由资料查得或判断xi的可能值分布区间半宽度a(通常为允许误差限的绝对值)则xi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1.6) 此时,k与xi的分布有关,如表1所示(参见JJF1059-1999附录B“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表1 对应几种非正态分布其包含因子为:分布两点反正弦矩形梯形三角k1其中b为上下底边之比值6. 合成不确定度uc(y)的计算 (A.1.7)式中xi和xj为输入量;xi和xj为输入量xi和xj之间的相关

12、系数估计值。实际工作中,若各输入量之间均不相关,或虽有部分输入量相关,但其相关系数较小而近似为r(xi,xj)= 0,于是uc(y)可简化为: (A.1. 8)7.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2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输入量Xi估计值xi不准不确定度概率分布灵敏系数不确定度分量输出量Y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电力工业华东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程序文件 修改码: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HDMJ /QP22(B/0)发布日期:2007年12月30日第 7 页 共9 页8. 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可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给出扩展不确定度U8.1 U=kuc 一般取k=2,对应约95%的置信概率;8.2 Up

13、=kpuc= tp(neff)uc,tp(neff) 由查t分布表获得,一般取t0.95(neff)对应置信概率95%的值。电力工业华东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程序文件 修改码: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HDMJ /QP22(B/0)发布日期:2007年12月30日第 8 页 共9 页附录-2 测量不确定度合理性验证验证方法可采用下述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进行。1.送校法将被验证的计量标准送校,该标准给出的y值与上级计量机构检测该值的结果y0 比较应满足: (其中U为被验证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则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合理。2.传递比较法用高一级测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U0 )和被验证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台稳定的传递标准或核查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