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龙》含反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181616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美术教案《龙》含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班美术教案《龙》含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班美术教案《龙》含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班美术教案《龙》含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美术教案《龙》含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美术教案《龙》含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美术教案龙含反思活动目标:1. 欣赏不同造型龙的图案,知道龙的外形特征。2. 学习运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和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龙鳞。3. 乐于参与剪龙活动,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美。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重点难点:学习运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和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龙鳞。活动准备:1. 不同造型龙的图案视频,幻灯2. 剪刀、胶棒人手一个,白色A4纸、不同形态龙的图案若干。3. 展板一块活动过程:一、观看视频,了解不同造型龙的图案1. 观看视频师: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 提出问

2、题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图案,它是什么?(龙)3. 教师小结师: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它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又有一种雄壮、威武的美。龙代表吉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所以人们常常将龙做为物品的图案。二、经验分享,说说中国龙的外形特征1、交流分享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不同造型龙的图案,现在我们来说说龙的外型特征。它的身子像哪种动物?(身似蛇)头上的角像哪种动物?(龙角似鹿)它的爪子呢?(爪似鹰)它的鳞片又像哪种动物呢?(鳞似鲤鱼)2. 教师小结师: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动物,它身似蛇、龙角似鹿、爪似鹰、鳞似鲤鱼。三、模仿操

3、作,学习剪龙鳞的不同方法1 .提出问题师:谁来说一说龙身上的鳞片像什么形状?鳞片是怎样排列的(一层一层相互叠加的半圆)2. 模仿操作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龙鳞的不同方法,请拿起身边的剪刀和美工纸,和我一起剪龙鳞。(1) 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先用剪刀将鳞片部分掏一个口,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划到手指,然后沿着画好的线条剪,最后将剪下去的部分放在盒子里,一个镂空的龙鳞就完成了。(2) 对称剪法首先将画好的鳞片沿对称轴对折一次,要使两边的线条对齐重合,然后从不能打开的一边开始沿线条剪,最后将对折的鳞片打开。3. 教师小结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种剪龙鳞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将鳞片部分掏一个口时要注意安全,不要

4、划破手指;第二种对称剪法要注意一定要沿着对称轴对折,保证两边的线条对齐重合,要从不能打开的一边开始剪。四、趣味活动,尝试运用不同方法剪龙1 .作品欣赏师:我这里还有一些龙的剪纸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美。2. 提出要求师:今天我们就来剪龙,我为每组准备了剪刀、胶棒,还有不同形态龙的图案,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剪龙时,首先将龙的轮廓剪出来,由于龙的四肢、爪子比较细,很容易断裂,剪的时候要小心;然后根据所学方法剪出龙鳞;最后将完成的作品用胶棒粘贴在白色A4纸上。注意在剪纸过程中不要将剪刀指向自己或身边的同伴,以免发生危险,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卫生,及时清理纸屑。3. 动手操

5、作师:好啦!现在开始行动吧!五、作品展示,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师:请将完成的作品粘贴到前面的展板上,然后和同伴说说自己的作品吧!教学反思(一)、活动内容的反思:1、活动充分运用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今年是龙年选择课题中国龙开展主题活动。2、活动的预设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动静交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实现目标。(二)、对幼儿发展的反思:1、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中国龙,将虚拟的事物用科学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明白;2、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成为快乐学习的小主人。(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1、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四)、活动效果:1、教师的情感丰富,完全融入活动中,能有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引导幼儿。2、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培养了幼儿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3、巧妙的将纲要中五领域有机的结合,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五)、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前期有一个经验准备,去了解有关龙的一些知识,然后让幼儿自己来讲述,或分组讲述,教师只是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