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济南大学周边地区为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18158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济南大学周边地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济南大学周边地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济南大学周边地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济南大学周边地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济南大学周边地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济南大学周边地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济南大学周边地区为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对比分析以济南大学周边地区为例目录摘要3一、空巢老人出现的背景3(一)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发展3(二)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3(三)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3(四) 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 3(五)独特的国情4二、对实地调查城乡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的对比分析4(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4 (二)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5(三)城乡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对比分析6三、对实地调查中城乡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进行的对比7(一)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7(二)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8(三)城乡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对比分析8四、解决措施或意见9(一)政府的义务9(二)社会的责任10 (三)

2、儿女的天职 11(四)老人转变养老的意识 11参考文献 12城乡空巢老人生活及心理现状调查与对比分析 以济南大学周边带去为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出现了原本只有在西方发达国家才会出现的“空巢”现象。空巢老人,即:没有子女或因子女学习、工作、婚姻等造成的独居或与老伴一起生活的老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会越来越多。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个别老城区“空巢老人”家庭已占70%,预计2010年将增长到80%以上。“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早在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国

3、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进入老龄化阶段后,空巢老人的人数占据了全国老年人的一大部分比例,而且生活在城市社区和乡镇的空巢老人在生活和心理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况,从而反映出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济南大学周边地区王官庄小区,济南大学西校区和枣林庄村空巢老人的对比调查,旨在深入挖掘这些不同点以及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空巢老人 城乡对比 生活状况 心理一、空巢老人出现的背景:(一)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和

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步入了老龄化时期,随着子女因为求学、工作、婚姻等各种原因离家后,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原来西方发达国家才会出现的“空巢”现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避免的历史性阶段,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二)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持续推行,成效已经显现,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地区,单个家庭子女个数逐渐减少,独生子女的家庭逐渐占据社会主流,当这些独生子女因自身发展的需要离家后,这些家庭就“空巢”了。(三)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有思想观念的冲击: 西方独立自主的养老观念影响着新老两代人,部分空巢老人有退休金,在经济上不依赖

5、子女甚至补贴子女,因而不需要子女养老;此外,年轻的一代人因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主动或无奈的远离父母,有些人也没有条件为父母养老。(四)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能力购买自己的房子,自己离开父母独自居住;同时,随着我国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年人明显跟不上子女的生活的快节奏,同时,也为了不影响子女的前程和生活,只能被迫选择独自生活。 (五)独特的国情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我国的空巢老人也呈现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同一阶段表现出的特点,因而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同时,城乡二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我国空巢老

6、人的问题也具有“中国特色”。二、对实地调查城乡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的对比分析:(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物质生活匮乏如上图所示,农村空巢老人经济上主要还是依靠自己,只有小部分是由子女定期供给,这是因为大部分子女的生活都比较拮据。枣林庄村提供的养老保障是每个月每个老人六十块钱,还是每季度领一次,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每个月六十块钱很难起到保障作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只能靠种庄稼和打零工的收入供养自己。、医疗支出是困扰绝大部分空巢老人的难题由于年龄的逐渐增大,老人们进入了疾病的高发期,会经常面临各种疾病的侵害,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建立起来,但面对高

7、昂的医药费,合作医疗所能报销的金额微不足道。这对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村空巢老人来说,看病买药是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因此,只要不是致命的疾病,老人们一般都是能忍则忍,能拖则拖,小病拖成大病,重病拖成绝症,酿成很多无奈的悲剧。、养老无门在调查的过程中,当问及现在或以后如果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养老时,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回答都是走一步算一步,从来不敢想未来会怎样。至于养老院和请护工,则是想都没敢想的养老方式,一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二是没有关系进不了养老院或老年公寓,那里床位有限,供给比较紧张。令人吃惊的是,没有想过要去子女家养老。而另一部分老人则愿意跟子女住一起,无论子女对自己是否孝顺,都不愿去养老院,怕给

8、自己的儿女带来不好的名声。、娱乐方式缺失因为要养家糊口,农村空巢老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被干农活所占用,农闲的时候打打零工,基本没有什么娱乐和放松的方式;偶有空闲,也就是串串门,和邻居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打发时间,枣林庄村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村委基本没有组织村民开展过任何集体活动。(二)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但也有难处城市空巢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个人退休金,但仅够维持日常生活的开支,一部分空巢老人还要补贴已经工作的子女;近期物价增长过快,退休金增长相对滞后,城市空巢老人虽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但想要留有积蓄,还是比较困难的。、每月的基本生活支出占所有支出的绝大部分(

9、恩格尔系数过高)城市空巢老人支出最多的是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和医疗费用。其中,随着物价持续上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资料都是需要购买的,不能像农村居民可以自给自足的生活);虽然,城市空巢老人的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比农村合作医疗要大,但是医疗费用问题成为困扰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的第二大难题。、社区活动繁多但种类单一城市空巢老人退休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里活动,但基本都是和社区的其他老年人一起看书、读报、打牌等;社区的文化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来,很少组织老人们集体活动,也没能为他们的生活提供适合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或便利。、养老院(老年公寓)或居家养老当问及养老问题时,城市的空巢老人

10、都有自己的规划和打算,76%的城市空巢老人选择去养老院或居家养老,只有24%的老人选择去儿女家养老。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空巢老人被养老院服务人员和保姆殴打、虐待的现象,一些老人对此很是担忧。(三)城乡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比:上面从物质生活、日常开支的难题、社区(或村委会)提供的保障、养老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1、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和经济来源,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远不如城市空巢老人,因而也就不会想到要去养老院(或老年公寓)养老,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而城市空巢老人因为有独立的经济基础,所以能对未来养老有很好的规划。2、农村空巢老人还占有一定的耕地,日常生活资料基本能自给自足,所以在他们的日

11、常支出中,看病买药是最大的难题;城市的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要比农村地区广,看病买药还不是首要难题,日常生活资料全靠购买,这部分的支出占了经济支出的大部分。3、在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提供的服务和保障方面,城市空巢老人的社区生活远比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要丰富;社区提供给空巢老人的是供他们活动的基本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而农村村委会则仅提供每个老人每月六十元钱的养老金,没有什么文化娱乐设施,空巢老人生活方式比较单一。三、对实地调查的城乡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进行的对比分析(一)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1、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较高 即使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潦倒不堪,大部分的空巢老人也都没有怨言,认为相比较以前的

12、老人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已经很好了;他们对社会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希望医保体系更加健全,能报销更多的医药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行。2、乐观开朗、心态平和 十分顾及子女的感受,很少谈及子女待他们怎样,即使提及也只是说好的方面,对子女也没有什么物质上的要求,只希望他们能生活的更好。3、没有精神需求 迫于生活的压力,农村空巢老人对基本文化娱乐方面或精神享受方面没有需求或需求很少,他们的娱乐方式仅限于看电视、和乡里乡亲聊天,对村委会的要求仅仅是提高养老金,以保障基本生活,并不奢望他们组织文化建设。4、调查中还发现一些空巢老人竟对子女怀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认为是自己没有能力给子女提供与人竞争的资本

13、和实力(没有高的学历、没留给子女很多钱以至于找不到好的工作),使他们不能有更好的生活,还要像自己当年那样为生活奔波。(二)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1、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三分之一的空巢老人对现在的生活较满意,更多的是不满意,或者说是一种无奈的满意,“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现状,退休金增长的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老人们感受更多的是生活的压力,而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2、对社会感到不满 确切的说,是对退休金分配制度的不满,同样是退休工人,仅仅因为退休前在不同的部门和单位,收入差距有着天壤之别,老人们迫切需要改革退休金机制,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3、畏惧生病 对生病有着一种畏惧的心理,医疗体制的不健全,使得依靠退休金度日的城市空巢老人们害怕生病,舍不得买疗效好但价格昂贵的药物,只是在医疗保险金额的限度内看病买药。4、关心时事 城市空巢老人大部分都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教育,关心时事,也爱深究和谈及时事,尤其关心社会贫富问题,他们深受毛泽东时代的影响,宁愿绝对平均,也不愿意现在的贫富差距悬殊,所以,对现实不满,向往过去一穷二白但公平的生活。5、精神需求迫切 希望社区加强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退休生活;同时,由于王官庄小区的居民来自不同的阶层,难以很好的交流,对社区没有归属感。6、对子女的要求不高 城市空巢老人们普遍对子女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