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18030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常常特别强调对课本上少量精品文章的精读精讲,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非常狭窄,更加可悲的是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这种短视的功利主义阅读也与现代语文的教学特点极不一致。实践证明,要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做到博览和精读有机结合,不但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篇章仔细阅读、揣摩、体味,更需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勤于做读书笔记,上网阅读信息,并从中获取精神养料。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

2、阅读中。教师要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时可以采用”四步四方法”。第一步为“设置悬念法”,即每天在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设置悬念。如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上演“空城计”,学生听到精彩处,急于要知道结果,我却设置悬念,不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看书,下节课告诉老师结果。无形中学生中了教师的“圈套”,主动去找书看,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故事情节,慢慢对读名著产生了兴趣。第二步为“扩展阅读法”,即分阶段、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由阅读节选向阅读原著,或由阅读课文向阅读相关篇目扩展。例如

3、,学了鲁迅的风筝,可以让学生读他的朝花夕拾;学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新月集飞鸟集;学了冰心的纸船,可以推荐学生读繁星春水;学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骆驼祥子等。阅读长篇文学名著可以“不求甚解”,随着年龄和知识阅历的增长,到了适当的时候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它对学生人文素养、生活情趣、思想品德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第三步为“情境设置法”。在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采用情境设置法,通过请学生上讲台讲精彩故事、评文学人物、演精彩片段等方式,再创情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例如,在读完唐雎不辱使命这个故事后,我让学生把这个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扮演唐雎和秦王

4、,从情境表演中让学生感受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情境设置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第四步为“合作探究法”,在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读书心得、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精彩片段等,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创新,用喜欢的方式展示阅读成果。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小组用读书笔记来展示成果,有的小组用读书卡片,还有的小组用读书手抄报。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完成了一本本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制作出了一张张精美的读书手抄报作品,设计了一张张富有个性的读书卡片,甚至有的小组设计了期刊来展示本小组的阅读成果,

5、学生们由衷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二、将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陶冶学生情操。现在市场上书籍良莠不齐,一些书籍充斥着暴力、色情、凶杀等思想,教师要定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给学生,既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又帮助他们把握好阅读的方向,使他们免受不良书籍的影响。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来推荐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初一学生可推荐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等,初二学生可推荐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初三学生可推荐名人传水浒传简爱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重要的作用。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歌颂母爱、童心、自然,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

6、会到母爱的伟大、童心的纯洁、自然的美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坚强不屈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可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乐观积极,不向困难言败;简爱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的不仅是知识的养料,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力量。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只有把这股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保持一种鲜活灵动的状态,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三、指导科学的阅读

7、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新课程教学法中明确指出,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猜读、探究性读等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阅读,以阅读为纽带,把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提倡合作探究性阅读,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在每个星期的阅读课上,我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月阅读一本好书,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评论,对学生进行仿写创作训练,让学生从仿写开始,逐渐过渡到创新写作。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长期坚持,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只要学会挖掘、利用好文学作品,就不愁心中没有一汪清澈的泉眼,手下的妙笔自能生花。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应把眼光放长远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