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180151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电工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电工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电工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电工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实验指导书(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工实验指导书编 写:黄 钰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目 录实验一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与电阻测量4实验二 电子焊接基本操作11实验三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15实验四 照明电路与电压三角形的验证20实验五 变压器的应用24实验六 低压电器的认识29实验七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41实验八 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44实验一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与电阻测量一、 实验目的1、 掌握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2、 掌握电阻的色环识读法;3、 了解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1、 指针式万用表介绍磁电式万用表主要由表头、测量线路和转换开关组成,可用来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和电阻等。V

2、11010015251005005001001050050550500mAuAVV1k10kVmA10V10VdBdBAV101550020010050403020151050100200300400500246810202220.000/V5.000/VMF-30型45-1000Hz表 头机械调零量程转换开关测试插孔电位器调零万用表原理:万用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微安表)做表头。当微小电流通过表头,就会有电流指示。但表头不能通过大电流,所以,必须在表头上并联与串联一些电阻进行分流或降压,从而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测直流电流原理:在表头上并联一个适当的电阻(叫分

3、流电阻)进行分流,就可以扩展电流量程。改变分流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流测量范围。测直流电压原理:在表头上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叫倍增电阻)进行降压,就可以扩展电压量程。改变倍增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压的测量范围。测交流电压原理:因为表头是直流表,所以测量交流时,需加装一个并、串式半波整流电路,将交流进行整流变成直流后再通过表头,这样就可以根据直流电的大小来测量交流电压。扩展交流电压量程的方法与直流电压量程相似。测电阻原理:在表头上并联和串联适当的电阻,同时串接一节电池,使电流通过被测电阻,根据电流的大小,就可测量出电阻值。改变分流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阻的量程。万用表的使用:通过转换开关的旋钮来

4、改变测量项目和测量量程。机械调零旋钮用来保持指针在静止处在左零位。“”调零旋钮是用来测量电阻时使指针对准右零位,以保证测量数值准确。万用表的测量范围如下:直流电压DCV:分5档0-0.5V;0-2.5V;0-10V;0-50V;0-250V;0-500V。 交流电压ACV:分5档0-2.5V;0-10V;0-50V;0-250V;0-500V 直流电流DCmA:分5档0-50A;0-2.5mA;0-25mA;0-0.25A。 电阻R:分5档R1;R10;R100;R1K;R10K三、实验器材和工具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1.5V和9V的电池、电阻、发光二极管、晶体二极管、电解电容、保险管等

5、。四、实验内容1、测量直流电压:首先估计一下被测电压的大小,然后将转换开关拨至适当的V量程,将红表笔接被测电压“+”端,黑表笔接被测量电压“-”端。然后根据该挡量程数字与标直流符号“DC-”刻度线(第二条线)上的指针所指数字,来读出被测电压的大小。测量值=指针读数量程/满偏刻度。红色 红色 2、测量直流电流:先估计一下被测电流的大小,然后将转换开关拨至合适的mA量程,再把万用表串接在电路中,如图所示。观察标有直流符号“DC”的刻度线,读数方法同上。 3、测量交流电压:测交流电压的方法与测量直流电压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交流电没有正、负之分,所以测量交流时,表笔也就不需分正、负。读数方法与上述的测量

6、直流电压的读法一样,只是数字应看标有交流符号“AC”的刻度线上的指针位置。4、测量电阻:先将表笔搭在一起短路,使指针向右偏转,随即调整“”调零旋钮,使指针恰好指到0。然后将两根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阻(或电路)两端,读出指针在欧姆刻度线(第一条线)上的读数,再乘以该档标的数字,就是所测电阻的阻值。例如用R100挡测量电阻,指针指在80,则所测得的电阻值为80100=8K。由于“”刻度线左部读数较密,难于看准,所以测量时应选择适当的欧姆档。使指针在刻度线的中部或右部,这样读数比较清楚准确。每次换档,都应重新将两根表笔短接,重新调整指针到零位,才能测准。5、判别二极管的极性: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

7、档判别二极管的极性,用红黑表笔同时接触二极管两极的引线,然后对调表笔重新测量,所测阻值小的那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所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如果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很相近,表明二极管已坏,如果正反向电阻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已断路。注意:黑表笔与万用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红表笔与负极相连。6、判别电解电容的极性:将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打到电阻挡,用两表笔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并记住表针向右摆动的幅度,然后两表笔对调再进行检测。哪一次检测中,表针最后停留的摆幅最小,该次万用表黑表笔接触的引脚为正极,另一脚为负极。使用指针式万用表的注意事项:测量电流与电压不能旋错档位。如果误将电阻档或电

8、流档去测电压,就极易烧坏电表。万用表不用时,最好将档位旋至交流电压最高档,避免因使用不当而损坏。测量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时,注意极性,不要接错。如发现指针开反转,既应立即调换表笔,以免损坏指针及表头。如果不知道被测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应先用最高档,而后再选用合适的档位来测试,以免表针偏转过度而损坏表头。所选用的档位愈靠近被测值,测量的数值就愈准确。测量电阻时,不要用手触及元件的裸露的两端(或两支表笔的金属部分),以免人体电阻与被测电阻并联,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测量电阻时,如将两支表笔短接,调“零欧姆”旋钮至最大,指针仍然达不到零点,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表内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应换上新电池方能准确测量。

9、万用表不用时,转换开关不要旋在电阻档,因为内有电池,如不小心易使两根表笔相碰短路,不仅耗费电池,严重时甚至会损坏表头。7、色环法识读电阻阻值色环颜色第一色环第一位数第二色环第二位数第三色环应乘倍数第四色环误 差色环颜色黑001001%黑棕111012%棕红221023%红橙331034%橙黄44104黄绿55105绿蓝66106蓝紫77107紫灰88108灰白99109白金5%金银10%银无色20%无色举例:红 紫 棕 金 2 7 1个10 5 阻值:2708、三极管管脚图:9、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1)电源开关使用时置于“ON”。2)转换开关根据被测的电量选择相应的功能位;按被测量的大小选择

10、适当的量程。3)表笔插入相应插孔,黑表笔插入“COM”;红表笔在测量电压和电阻时,插入“V/W”,测量电流 时,插入“A”,被测电流大于200mA时,插入“10A”。4)直接读出被测数据,当被测量超过最大指示值时,显示“1” 。使用注意事项:严禁在测量高电压或大电流时拨动量程开关。被测交流电压、电流频率应在45HZ500HZ的范围内。严禁带电测量电阻。使用完毕,应将量程开关置于电压最高量程,再关闭电源。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测直流电压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15V电池9V电池测交流电压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220V交流电源电阻阻值()序号示意图读色环指针式万用表测量

11、数字式万用表测量12345实验心得体会:实验二 电子焊接基本操作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电子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2、 熟练进行各种电子器件的焊接。二、 实验原理1、了解锡焊的机理:将表面清洁的焊件与焊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焊料熔化并润湿焊件表面,在其界面上发生金属扩散并形成结合层,从而实现金属的焊接。简单说,就是将铅锡焊料熔入焊件的缝隙使其连接的一种焊接方法。特点是: (1)焊料熔点低于焊件。 (2)焊接时将焊件与焊料共同加热到焊接温度,焊料熔化而焊件不熔化。(3)连接的形式是由熔化的焊料润湿焊件的焊接面产生冶金、化学反应形成结合层而实现的。焊接使用的工具与材料:电烙铁、吸锡器、锡铅焊料(含有助焊

12、剂)。2、常用电子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1)电烙铁利用电流热效应进行焊接工作使用时离开鼻子的距离至少不小于30cm,通常以40cm为宜。电烙铁的握法有三种:反握法适用于大功率电烙铁,焊接散热量较大的被焊件;正握法使用的电烙铁功率也比较大,且多为弯形烙铁头;握笔法适用于小功率电烙铁。2)尖嘴钳用于切断细小的导线、金属丝,夹持小螺钉、垫圈及导线灯元件,还能将导线端头弯曲成所需的各种形状。3)斜口钳用于剪焊后的线头,也可与尖嘴钳合用,剥导线的绝缘皮。4)钢丝钳加工成型较粗、较硬的导线,也可作为剪切工具使用。5)焊料在钎焊中起连接作用的金属材料,熔点比被焊物的熔点低,而且易于与被焊物连为一体。一般选用锡

13、铅系列焊料,也称焊锡。6)助焊剂去除焊件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同时防止焊件在加热过程中被氧化以及把热量从烙铁头快速的传递到被焊物上,使预热速度加快。一般用松香、松香酒精。7)吸锡器对焊点进行拆焊的工具。单独的活塞式吸锡器。三、实验器材和工具电烙铁、尖嘴钳、斜口钳、焊料、吸锡器、单面板、电阻、电解电容、集成块、三极管等。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把元器件引线加工成型: 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排列和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立式,另一种是卧式。加工时注意不要将引线齐根弯折,一般留1.5mm以上,并用工具保护引线的根部,以免损坏元器件,还应注意将元器件的标志朝向便于观察的方向,以便校核电路和日后维修。2、准备板材并安装元器件本次实验选用的是单面板,也即是一面覆铜的绝缘板。结构如下图所示。3、检查电烙铁并通电加热。4、焊接过程:(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料移开烙铁焊点要求:焊牢、焊透、焊料液必须充分渗透,表面光滑有光泽,不能有虚假焊点和夹生焊。5、拆除焊点加热焊点,使焊锡熔化,立即用活塞式吸锡器吸除,吸锡时吸锡器头部要贴紧焊点,一次吸不干净可重复上述步骤再吸几遍。6、常见的焊接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