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17962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摘要:文章分析了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研究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图书馆服务新内容,主要有社会责任服务、知识服务等;重点分析了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路径:服务信息源、服务保障;最后指出了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之处。关键字:个人信息世界;视角;图书馆;服务模式学术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程度比较深的研究,这次研究的主题是接入和使用情况不平等的数字时代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2、,可以简称为ICT)1。经过这次研究得到了一些理论,比如数字不平等(digital inequality)理论、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理论等多种理论。于良芝教授从总体上来研究出现信息不平等现象的原因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个人信息世界(Information world of individuals)”理论2。这个理论为研究信息不平等提出了新的研究角度。1.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研究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必要性1.1 消除数字鸿沟与数字不平等整个有关于图书馆发展的历史里都存在着信息不平等的问题,当然也在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在图书馆纪要中爱德华兹提到过这个理论4,具体是这样说的“在图书馆

3、中不应该存在等级观念,不管是市民还是资本家都是能自由地使用图书馆内的设备。” 1.2 提高用户信息行为图书馆将用户的需求和信息行为直接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新型的有目标性的活动,能影响到这个活动进行的因素有两个,分别是有关于用户的外在信息和用户所从事的工作。2.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图书馆服务新内容在进行以“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中信息是不平等的”为课题的研究时,研究对象主要是图书馆,围绕着这个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来影响特别指定的利用对象(弱势群体、信息贫困者),这样一来还可以总结出社会责任理论、知识援助理论和制度理论等6一系列的理论。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nternational F

4、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简称IFLA)7在1997年组建的社会责任讨论团队所关注的两个主题中,其中一个就是“平等地使用图书馆内的每项设备和平等地得到图书馆的信息文献”。王之舟、肖雪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将援助弱势群体(如网瘾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知识的理论上的想法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都进行了论证和说明,还对其进行了实践性的调查,下图1是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简图。 图1 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肩负着两方面的作用,不仅要负责信息资源建设,要数字化加工处理馆藏信息资源;同时还要负责图书馆员角色

5、转换,在互联网上开展各类信息服务,使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化管理网上的各种信息。3.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路径3.1服务信息源 信息传播、利用、生产、搜索等行为活动的主要对象就是“个人信息世界”的主要因素的内容,不同种类的信息来源、不同种类的信息和不同种类的信息资产都是“个人信息世界”的主要因素的内容。3.2服务保障个人信息世界理论是保证动力支持的,建议培养社会性的包容心。在图书情报学中,信息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的性质是一样,都是社会性的问题。尊重公民的价值观、差异和自由意志、兴趣、性格、爱好、习惯等权利,尊重使用者的名誉权、隐私权都是图书馆对信息主体

6、的包容。4.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4.1 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个人利用社会上的关系得到需要但是现在身边没有的资源,从这些资源中得到的本事就是社会资本。社会上的关系是在信任和相互合作而且有利益存在的网络基础上建立的。社会资本的作用有:将信息的流动速度加快,加大对某件事物产生的影响力,证明社会信用的存在等。从事图书馆有关工作的人要有均等服务的思想和社会包容意识,用考核的方法将图书馆评估体系和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图书馆要建立的服务模式是在网络基础上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变化性的信息服务模式。要将数字信息服务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就必须采用这样的模式。数字参考服务有许

7、多不一样的称呼,比如说虚拟参考服务(virtual reference services)、电子参考服务(e-reference services)、在线参考服务(online reference services)等,这样的称呼还有很多。数字参考服务是一种以因特网为基础的帮助性的服务(help services)制度。站在VRD(美国教育部虚拟咨询台)定义的角度来看数字参考服务,它就是一种让用户与专家在网络上进行专门学科的知识问答式的服务。为数字参考服务提供信息资源的还是图书馆,所以图书馆还是要将服务共享、专家共享、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图书馆网络数字参考服务流程如下图2所示。图2 图

8、书馆数字参考服务流程85结论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发展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图书馆要在创新思维基础上进行探索,把传统服务模式的束缚打破,以用户为导向,建立起真正是用户信息需要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图书馆要充分了解用户信息需求,使用户体验得到增强,把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起来,以用户至上的理念,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与转型。参考文献:1 陶俊; 孙坦; 金瑛. 总分馆制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研究以美国波士顿图书馆系统为例J. 图书馆建设,2010,(8):22-27.2 董燕.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D. 山东大学, 2014.3 熊伟; 索新全; 陈碧红;

9、段小虎; 李清. 西部地区图书馆“馆点线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宝鸡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为例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3(5): 36-40.4 刘小花. 面向政府决策的省级图书馆咨询服务模式研究省级图书馆服务地方两会调查 J. 图书馆建设, 2013(4): 21-25.5 梁欣. 我国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研究 J. 图书情报工作,2009,(12):34-40.6 蒋永福; 张世颖. 我国图书馆建设主体设置及总分馆服务体系构建方案研究“4-4模式”构想 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10): 416-420.7 邱冠华. 人民的图书馆:图书馆向基层延伸的模式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09,(5):89-92.8 杨含斐.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型研究 D. 湘潭大学,2008.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