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课标高历史三 课时作业1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178543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新课标高历史三 课时作业1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新课标高历史三 课时作业1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新课标高历史三 课时作业1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新课标高历史三 课时作业1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新课标高历史三 课时作业1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新课标高历史三 课时作业1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课标高历史三 课时作业1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精品历史备考资料课时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2014舟山中学模拟题)与宗法制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C.官僚 D.诸侯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宗法制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些贵族可以有姓,普通民众不能拥有姓氏,所以当时“百姓”应该是指贵族。故选A项。2.(2014天津一中模拟题)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2、)A.西汉时期 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 A解析 材料中文字说明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选官标准是以德才为主,尤其是以“孝弟廉公”即“孝廉”为主要依据,结合所学内容不难得出这符合察举制的选官特征,所以选A项,B项盛行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门第作为主要选官标准,C、D两项盛行科举取士之法。3.(2014江西省百所重点中学模拟题)汉武帝时期,丞相田蚡“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武帝)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这一事实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田蚡权力受到内阁制约 B.皇帝掌控官吏任免权力C.中朝与外朝矛盾很尖锐 D.相权对皇权构成较大威胁答案

3、 D解析 从材料看,田蚡把推荐人的权力“权移主上”,也就是凌驾于皇帝之上,对皇权构成威胁。故A、B、C项的表述均不正确;D项与材料的本意直接相关。故选D项。4.(2014泉州市模拟题)“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答案 C解析 材料意思是,官吏往往有很多苛政,治政的政策和命令烦琐而且杂碎,(人民无法依从),其中大多错误在于当地的刺史,(这些刺史们)有些不守自己的职责,举荐或者罢黜某个下级官员

4、完全出于自己的私意,多干预郡县事务,私自听信他人谗言来获得吏民过失。由此可见,刺史没有较好发挥监察作用,没有依照条例办事,故C项正确,D项错误;刺史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员,但材料主旨是说明刺史没有履行自己职责,故A项错误;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在西汉中期以前就有,故B项错误。5.(2014盐城市模拟题)秦律均工规定:“新工初工事,一岁半红(功),其后岁赋红(功)与故等。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能先期成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者,籍书而上内史。”材料说明当时( )A.手工业官营制度开始形成B.注重管理手工业者的劳动C.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D.手工技艺的传承不再封闭答案 B解析

5、材料大意为:新工任职,第一年薪酬减半,一年以后薪酬与熟练工一样。每个新工都有师傅,师傅需要尽心尽力教授徒弟,评价标准是故工一年成,新工两年成。能提早成的,提交申请,有奖赏。有超过时间标准不能成的人,提交书面报告。这说明了对手工业者的管理和评价。故选B项。6.(2014太原五中模拟题)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答案 B解析 据材料

6、中的“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每致困乏”“作田器,教之垦辟。百姓充给”,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注重精耕细作后,农业产量提高,百姓充给,故选B项。曲辕犁是唐代时期的耕作工具,A项说法错误;C、D项与材料无关。7.(2014吉林市模拟题)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网疏而民富”;“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也”。司马迁在这里体现出的经济思想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B.发展经济应该农工商并重C.对私人营利采取一定的放任态度D.发展商业应因地制宜答案 C解析 据材料信息“网疏而民富”“各劝其业、乐

7、其事”“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等可得出,政府应对黎民百姓的经营活动少一些限制,C项符合题意。材料的核心思想并不是重视农业,排除A项,也没有涉及“农工商”孰轻孰重的问题,排除B项。至于D项中的“因地制宜”更没有体现出来。8.(2014太原五中模拟题)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答案 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追求

8、精神上的一种绝对自由,故选A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9.(2014新余一中模拟题)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驹衍、淳于髠、田骄、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之士复盛。”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 )A.宣传了本学派政治主张B.扩大了本学派的社会影响C.改变了社会的统治基础D.提升了诸侯国实力和影响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背景。齐宣王将门下文学游说之士封为大夫,所以“齐稷下之士复盛”,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提升了诸侯国的实力和影响,故选D项。10.(2014重庆市模拟题)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

9、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 )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 A解析 题中孟子思想主要是对君王的约束,而董仲舒则强化了君主的权力,属于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故A项表述符合董仲舒的主张。11.(2014潍坊市模拟题)西汉淮南王刘安在离骚传中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以兼之。蝉蜕浊污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嚼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据此可知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爱情题材的诗歌集中在诗经国风B.离骚是对诗经的继承

10、和发展C.屈原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D.汉赋保留了离骚的特点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屈原的离骚。由“国风好色而不淫”可得出爱情诗集中在国风,排除A项;由“若离骚者,可以兼之”得出离骚是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排除B项;其余信息是对屈原人格的肯定,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汉赋的内容,故D项符合题意。12.(2014南京市模拟题)说文解字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B.隶书由秦朝时期

11、囚徒发明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答案 D解析 材料记载了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统一文字的过程。统一文字先后为小篆和隶书,其中小篆是相比于大篆“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隶书则是“初有隶书,以趣约易”,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D项。二、材料分析题13.(2014无锡市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

12、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指出秦与汉初政治制度的异同。(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汉高祖对秦制之失的分析是否正确。他所制定的矫枉之策的推行有何影响?(2分)(3)结合材

13、料二与材料三,指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后,诸侯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举措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4分)答案 (1)同:沿用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设郡县。(3分;若答到沿用秦朝中央机构或地方制度亦可酌情给分)异:分封王侯,实行郡国并行制。(1分)(2)分析:不正确。(1分)影响: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1分)(3)变化:诸侯统治范围缩小;地位降低;社交范围受限制;受中央的严格监管。(任答3点,3分)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1分)14.(2014北京市东城区模拟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

14、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惠则足以使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材料二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而成)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2分)?(3)据材料四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