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典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178011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朝官员典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朝官员典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朝官员典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朝官员典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朝官员典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朝官员典制1. 官员的品级清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级.当时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 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品级 官职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 御史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从二品 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于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 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

2、卿,鸿胪寺卿,太傅寺少卿, 各省道员.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 同知,直隶知州从五品 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使,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正六品 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 各省通判.从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赞,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 府学教授.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正八品 太医

3、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笔贴士,县主簿.从九品 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未入流 京,外县典吏,驿丞,和泊所所官武将品级品级官职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从一品将军,督统,提督正二品副督统,总兵从二品副将正三品参将从三品游击正四品都司从四品正五品城门领守备从五品守御所千总正六品门千总,营千总从六品卫千总正七品把总从七品盛京游牧副尉正八品外委千总从八品委署骁骑尉正九品外委把总从九品额外外委未入流武官无未入流2. 官员的服饰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 滥

4、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这 里把各品穿戴的顶戴,蟒袍,补服列表如下:顶戴 蟒袍 补服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仙鹤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锦鸡三品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孔雀四品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雪雁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白鹇六品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鸬鹚七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紫鸳鸯八品 起花金顶 五蟒四爪 鹌鹑九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练雀未入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黄鹂3. 官员的别称 (中央官部分) 大学士中堂 吏部尚书天官、冢宰 礼部尚书大宗伯 户部尚书大司徒,大司农 邢部尚书大司寇 兵部尚书大

5、司马 工部尚书大司空 左都御使总宪 右都御使副宪 通政使银台(地方官部分) 总督制军,制台,制宪,都宪,部堂 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 学政学台,学宪 布政使藩台,方伯,东司 按察使臬台,廉访,西司 知府太守,皇堂,五马 知州牧,刺史知县令,令尹 (武官部分) 提督军门,提台 总兵总镇,镇台 副将协镇,协台4. 清代的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生通过县一级的考试,称为秀才,秀才参加省一级的考试, 通过后叫举人,举人就成为了国家在编官员,享受俸禄。举人再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考中 者称贡士,考取贡士的人还要参加殿试,也就是在保和殿举行的考试。殿试后跟据成绩将考 生分为三级,称

6、“三甲”。头甲三名,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依次为榜眼,探花。 二甲若干名,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考中进士后,都将授予官职,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任编修。其他人任庶吉士 (以上官职的品级可在文官品级中查到)。三年以后皇帝大考,根据成绩再委派其他官职。5. 年号、庙号、谥号一个皇帝即位后,采用自己纪年的名称,这就叫做年号。比如明神宗朱翊钧,于隆庆六 年六月即位,并宣布确定年号为万历,明年开始改称万历元年。而人们也就习惯于将神宗称 为万历皇帝。清朝的康熙、乾隆、雍正等都是年号。皇帝去世后,后世皇帝要将大行皇帝的牌位供奉到太庙,而庙号就是在太庙里供奉牌位 时嗣皇帝位大行皇帝上的名

7、号。庙号一般都称为祖或者宗,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因此 一般开国皇帝都有战功因此称祖,而后代的皇帝统治国家有德所以称宗。清代的除努尔哈赤 称太祖外,顺治皇帝由于率兵入关统一中国因此称世祖,康熙皇帝平三番,打俄国屡有战功 因此称圣祖,其他皇帝都称宗,如世宗雍正、高宗乾隆等。谥号是古代人死后由后人根据死者生前的事迹,评定后给予的称号。清代皇帝的谥号最 多有25 个字如康熙皇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恭德大成仁皇 帝”简称仁皇帝。皇后的谥号最多有 19个字,另外大臣和王也有谥号大臣为两字如李鸿章 谥号“文忠”,后人习惯称为李文忠公,曾国藩谥为文正等等。王爷一般是一个字,如雍正

8、 时期的怡亲王允祥,死后被雍正皇帝谥为“贤”等等。6. 皇帝大婚皇帝大婚程序非常复杂,首先总管太监到皇后家中奏请皇后梳洗打扮,然后请皇后拿上 两个苹果,亲王福晋为皇后披上盖头,把御笔龙字和金如意放在轿中,并送皇后上轿。喜轿 由十六人抬着,一路走正门直抬到乾清宫,亲王福晋扶皇后下轿,接过苹果,将装有珠宝金 银,米谷的宝瓶交给皇后,并扶皇后跨过火盆,取红红火火之意。然后穿过交太殿,直奔坤 宁宫,坤宁宫门口放有两个马鞍,马鞍下是皇后从娘家带来的苹果,皇后从上面迈过,取平 平安安之意。进入坤宁宫后,皇后将宝瓶交给亲王福晋,福晋将宝瓶放在喜床上,这时皇帝 为皇后掀去盖头,帝后面对面坐在炕上,宫女捧上子孙

9、饽饽(小馒头)放在帝后中间的小桌 上,请皇后食用。然后福晋,命妇,宫女为皇后换朝服。换罢,宫女端上酒宴,洞房外侍卫 中的夫妻唱起交祝歌,帝后共饮交杯酒。宫女再为皇后换上龙凤长袍。入夜,帝后吃完 长寿面,步入红帷,共度良宵。7. 皇帝后妃的数额清代前期,关于后妃的数额没有明确规定,到了康熙朝以后,才逐渐确定下来。 皇后一位、皇贵妃一位、贵妃两位、妃四位、嫔六位其中皇后主管内治,其他四级协助 管理。嫔以下还有三级称作贵人、常在、答应,这些是没有规定数额的。 虽然规定如此,但皇帝实际上并没有受这方面的约束。如康熙、雍正的后妃都超过了这 一数额。而也有的皇帝的后妃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如光绪皇帝仅有一后两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