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17771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编者按:许卫兵,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06 年, 许卫兵提出“简约教学”主张,并展开理论与实践的 双向建构,研究成果 获得江苏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 奖,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 二等奖。近年来,许卫兵把研究 方向更多集中到教育的对象学生身上, 开始了剖宫产儿童学 习关怀的研究,在他看来,那种越符合教育规律、越 贴近儿童本 性、越回归生命本真、 越具有个体指向性的简约教学才是最好 的 教学。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许卫兵和他的团 队进行 剖宫产儿童学习研究的心得体会、 研究案例。 虽然这样的 研究还处在起 步阶段,但是,它带给我们的认识和

2、思考在某种意 义上超过了研究本身。在走上工作岗位的前 25 年和开展简约教学研究的前 5 年中, “剖 宫产”这一医学上的常规研究领域从未进入过我的视线, 估 计很多老师也 从没想过, 教一批孩子难道还要问他们是不是剖宫 产的吗? 随着走向儿童主体发展的简约教学研究课题的展开, 我将目 光从群 体儿童向个体儿童转移, 也就是说不再泛泛地去谈十岁的 孩子、八岁的孩 子, 三年级的孩子、 五年级的孩子, 一班的孩子、 二班的孩子, 而是 聚焦到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学生个体身上。 在 我看来, 每一个生命体都 是独一无二的, 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小 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中所说, 每个人都是“天上天下唯我独

3、 尊”、无法与世界其他诸物互相置换的大宇 宙。 这些大宇宙在通 过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发挥各自的天性时, 将呈现出一个其他任何 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松竹相别菊堇各异的、 独一无二的美 妙世界。这样的认识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因为,在传统教育学、心理 学理论中,一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等教学法则可谓耳熟 能详。即便是当代,教育要秉持儿童立场, 将差异作为资源,追求和谐共 生与个性化发展的呼声也非常响 亮。然而,深究一下,所谓儿童的个体独 特性我们到底把握了多 少呢?我们又在多大程度上能说清楚自己班级上的 张三、李四、王五之间的天性差别呢?在同一帮孩子身上出现的学习问题, 是 因为

4、共同的认知原因还是出于先天的生理差异?这些问题, 很多 老师 不仅说不清楚,甚至于连想都没有想过。换句话说,我们天 天把“儿童” 放在嘴边,可是我们对儿童真正的了解却微乎其 微,尤其缺乏生命科学的 理论常识。偶然的机会, 我们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特殊儿童矫 治研究 的钱志亮教授回老家讲学。 他的“回到原点看人”的生命 教育报告,用很 多很多的数据为我们揭开了神秘而又神奇的生命 世界。比如,每个人来到 这个世界的几率:爸妈结合是 30亿分 之一;爸爸可能一生“播种” 2000 次,种“我”的几率为 2000 分之一;“播种”的那次正好是妈妈的 100249 次排卵期之一,即 666 分之一

5、;唯一受精几率是 10 亿分之一。比如,生命在娘 胎的发育: 每 2 个受精卵只会有 1 个成功着床; 每 8 个着床后的 受精卵中,在生命 孕育的 278 天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有一个 胎死腹中没见到天日;每 1 5个人出生的时候就会有 1个遇到出生障碍一一和妈妈一起过不了鬼门关; 等等。当然,最吸引我的 还是有关剖宫产的理论。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 剖宫产不是一种分娩方式, 而是解决 难产的 一种手段。 亿万年来的生命进化, 为人的孕育和出生都设 计好了一个个 不可或缺的程序, 如果我们绕过任何一个必须的程 序,对生命都将是一种 损害。也就是说,没有让孩子经过子宫的 收缩和产道的挤压,就把

6、孩子“生 出来了,无疑会对孩子造成 伤害。医学研究表明,剖宫产剥夺了孩子最原 始的几种学习:第一个就是呼吸的学习。孩子出生前原本是悬浮在羊水中的,出生过 程中,羊水慢慢破了,羊膜就会贴着孩子,孩子感觉 不舒服了就会反抗,一 反抗就会产生宫缩, 这种收缩会把孩子肺 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体液给 挤出来, 把呼吸道给打通, 再加 上孩子出来的时候,大气压会先作用于 鼻腔,再作用于胸腔,最 后作用于腹腔,所以,孩子顺产的过程,就是一 个呼吸学习的过 程。剖宫产的孩子总是容易犯咳喘病, 就是因为没有经历 这种学 习过程。第二个剥夺的是触觉学习。 原本孩子是有胎盘紧裹着, 当产 道使劲 压着时,孩子就清

7、楚哪儿是我的,哪儿不是我的,在脑子 里建立一个身体 的地图, 这对他是一种触觉学习。 如果这个地图 没有建立, 孩子出生以 后会出现一种特殊的问题, 叫感觉统合失 调,简称“感统失调”。 所以 你会看到感统失调的孩子绝大多数 是剖宫产的孩子。第三个剥夺的是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 孩子出生时, 子宫收 缩会让 产妇腹腔内的血流减少,如何度过这几十秒的困难时期, 如何保证在缺氧 情况下心脑神经不受到损害, 胎儿的很多神经不 得不起着调节作用。胎儿 在产道中的皮肤感觉、压迫痛觉、运动 感觉、温度感觉,都会对他的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刺激,这实际 上就是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的第一课。第四个危害是心理危害。 剖

8、宫产先是妈妈肚子被打开, 然后 子宫被 打开, 接下来先把羊水放掉一部分, 然后就把这孩子往外 薅,薅的这个 过程会对孩子有一个惊吓, 这个过度的惊吓会对孩 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大 家都知道孩子原本是悬浮在羊水之中的, 飘着非常舒服,忽然一只手伸进 来就把他往外薅,往外拽,从那 个黑乎乎的地方一下子拽到那个光亮的世 界, 这个惊吓将持续这 个孩子生命的第一个周期女孩 7周岁,男孩 8 周岁。剖宫产 的孩子和自然分娩的孩子睡觉不一样,趴着睡,一惊一乍的; 经 常夜里莫名其妙地哭,睡觉不许关灯,关了灯不许关门,关门也 得留条 缝。这个惊吓,医学研究告诉我们,会使得这个孩子肾上 腺素分泌量达到 一个心

9、脏病人发病时候的 30 倍。说得通俗点, 就是这孩子得死 30 回, 可是这孩子生下来是为了活,所以咬着 牙,这个惊吓再加上后天止咳镇喘 药的配合, 使得现在的研究发 现剖宫产的孩子得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是自然 分娩孩子的 10 倍。 第五个危害就是, 降低了新生儿的免疫力及抗感染能 力,使得这 个孩子成年之后更容易有感染性的疾病,更容易患糖尿病、心 血 管病和肥胖这些疾病。 综合以上的分析, 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 论, 即有的孩子是很遗憾的, 278天在妈妈肚子里都是平安的,有可能会功亏 一篑,出生的这一天出事了;而对有些孩子来说, 是抱憾终身的, 因为出 生时的一些损伤好多是不可逆的。 好多孩

10、 子身上的好多问题实际上是源于 他在出生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剖宫产的理论之所以引发我浓厚的兴趣, 是因为它把我的研 究视角 从孩子的出生方式引向了孩子出生后的生长和成长的现 实关注。如果真如 上文中所说的剖宫产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具有众 多影响,那这种影响是如何 发生的?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作 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能敏锐 地捕捉到这些“异常”表 现?又如何基于孩子的生理基础和现实表现进行 有效的学习干 预呢?我们是否会因为我们的无知 (主要是对剖宫产理论) 而不 能容忍学生的“错误”, 甚至于批评孩子、 谩骂孩子?各种错误 的 发生, 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而言, 是偶然还是必然?随着年龄的 增长

11、,因 为剖宫产所衍生的各种危害会不会逐渐消失?在什么时 候分几个阶段消减或消失的?一大堆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徘徊。经过一番检索,我发现,在医学界关于剖宫产的研究还真不 少。“世 界卫生组织建议,在普通医院,剖腹产的比例不应该高 于 10%,在专门 收治疑难病例的特殊医院,剖腹产的比例也不应 该高于 15%。” 2 “英 国、瑞典、挪威等国的剖腹产率都在15% 以下,日本更是常年保持在10% 以下。” 3 全社会也在关注我 国剖宫产比例逐年递升的原因,讨论解决 的办法。然而,从教育 和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研究剖宫产儿童学习的资料,凤 毛麟角。 当 教育学、 心理学这两大教育理论支柱愈渐丰满和成熟时,

12、为 何生 理学理论却没有能得到教育人的重视呢?是不屑关注, 还是有意 无 意地疏忽?抑或是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往后的日子, 我开始持续不断地关注这一话题, 并陆续查找 到一些 关于剖宫产儿童在学习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比如:在视 觉方面,会比较 粗心,阅读漏字串行、翻错页码,常把数字或文 字写颠倒(例如把 9 写成 6 ,把“朋友”写成“友朋”),字的大小不一、出圈出格;在听觉方面, 声音来源的辨识力不足;在 语言发展方面,开口说话晚,有口吃或口齿不 清的现象,学唱歌 慢;在本体感觉方面,不会跳绳、拍球,爱发脾气,站 无站相、坐无坐相、看书托腮,发胖(虚胖)、懒散;在前庭平衡方面

13、,观 测距离不准,左右不分,转圈就晕、不记路,常有头晕或跌倒 的感觉 有了这些稍显具体的现象描述, 我就开始了在现实生 活中的诊断研究。有一次, 遇到我们学校的保安队长, 他和我聊起女儿的数学 学习情 况。他女儿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比较明显的学习表现就是 学的东西都懂, 但一动笔就出问题, 看错数字的, 忘了写得数的, 甚至于考试不写名字 的, 整道题空着没动的, 总体看来就是非常 “粗心”。 我一想, 这不 是明显的因为视觉能力弱造成的学习障 碍吗,于是就询问他女儿是不是剖 宫产的。他颇为惊讶,眼睛直 直地看着我说: “是啊。这和剖宫产有什么 关系吗?”我告诉他, 剖宫产的孩子在视觉方面会有一

14、些差异, 主要是观 察不细致, 容 易看错数字,阅读漏行;不要轻易地去责怪孩子,要多多提 醒她 阅读要仔细,或者用手指点着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差 异会 逐渐消减。保安队长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悟地点着头。“初战”告捷,我开始找到点儿感觉。我相信了,剖宫产绝不是“温 柔一刀”, 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一定会在后天学习中有 所表征,只是这种 表征会因人而异,或隐或显,需要我们细致地 观察。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是, 发生在我和保安队长之间的故事, 同样“复制”到我和其他几位家长 朋友的交流中, 我做出的“你 的孩子是剖宫产吧?”这一判断,至今保持100%的命中率。当然,和保安队长一样, 所有和我交流

15、的家长对剖宫产儿童的认 识也都几 乎为零, 他们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可也从来没 有把孩子的学习 表现与剖宫产挂过钩。 看来, 给予剖宫产儿童以 特殊的关注、关怀不仅 很有必要,而且很现实,很重要。2013 年暑假,我到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任校长。由于这所 新学校是 从一年级开始招生, 逐年递增一个年级, 使得我有比较 多的便利条件在 一年级开展剖宫产儿童学习情况调研。我们首先进行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在学生信息登记表上前所 未有地 增加了出生方式“顺产”“剖宫产”的选项。 原来只是听 说现在的剖宫产 比例高, 但是本地区的情况到底怎样, 并不是很 清楚。调查发现,一年 级招收 329名新生

16、,剖宫产儿童 235 人, 占比 71.4%。看到如此高的比 例,我着实吓了一跳。莫非县城剖 宫产的孩子都集中到了我们学校?我又 向县计生委的朋友要了 相关资料,他提供给我一份近 20 年来本地区剖宫 产出生比例数 据:从统计表可以看出,2009 年以前,我县剖宫产率逐年提高,1992 年 全县剖宫产率仅 9.13%,到 2008 年全县剖宫产率达到 67.93%。据说, 个别医院剖宫产率甚至高达 80%以上,远远超过 了我省二级医院剖宫产 率不大于 25%、一级医院剖宫产率不大于 15%的控制目标。如此看来, 我校的调查数据和我县的整体情况 是基本一致的。 当然, 就我从全国统 计的数据和权威部门发布的 资料看,本地区剖宫产的比例相对偏高,但毫 无疑问的是,剖宫 产已经成为很多孕妇钟爱和首选的“生”孩子方式, 在我们整天 面对的教育对象中, 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剖宫产儿童。 当我们谈 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儿童、成就儿童时,这都成了回避不了、更 不能无视的客观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