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17770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Th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s constru ction and effects evaluation in grading safety system of nursing risk摘要:目的:护理风险层级安全(AQ干预机制的建立及效果评价。方法:建立 护理风险层级安全管理网络,实行三级报告程序。由护理部主任任总指挥,护理部总 护士长任组长(三级),片区护士长任副组长(二级),科护士长任科室质控组长 (一级)。科室安全员(护士)发现不安全事件苗头立即上报科室质控组长(护士 长,一级)-副组长(片区护士长,二级)一组长(总护士

2、长,三级),介 入了解情 况,解决问题,并向总指挥汇报(护理部主任)。若遇紧急情况,可越级上报,或 边处理边上报,真正做到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结果:实施层级护理安全干预前,科 室虽积极采取防范干预措施,但发生护理差错、纠风共19例;层级护理安全干预实施后后,护理差错、纠风的发生明显降低,发生数 4例。经统 计学检验,Pv 0.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护理风险层级安全(AQ干预机制的 建立,充分发挥了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能力, 降低和避免了护理风险,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 量。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对象素质及需求的改变,

3、护理工作的范畴 及内涵发生质和量的变化,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现阶段的整体 护理工 作存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不合理、护士责任不到位、整体护理流于形式等问 题,很难满足现代医学需求。特别是护士人力资源配置使用不合理、不科学,存在不 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能力的护理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合理的情况1,不利于发 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力,而且容易发生护理差错及纠纷,严重制约了我国整体护 理的深入发展。为给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护理差错,2011年医院在实施风险评估预警监控的基础上,医务部与护理部借助办公自 动化信息平台,研发护理预警软件,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隐患进行全程层级护

4、理安全干预,明显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了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2。护理风险管理则是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对患者、护理人员等可能产生伤害 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 。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 制是护理人员充分利用职业机会为患者排除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其间涉 及到机构、人员、分工、制度、方法、程序等要素,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要素,持续 改进护理安全运行的系统总和。1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建立1.1护理风险层级安全管理网络的组成。由护理部主任任总指挥,护理部总护士长任 组长(三级),片区护士长任副组长,1名护士任安

5、全协调员(二级),科护士长 任科室质控组长,科室1名护士任安全员(一级)。实行三级报告程序,科 室安全 员(护士)发现不安全事件苗头立即上报科室质控组长(护士长,一级)一副 组长(片区护士长,二级)一组长(总护士长,三级),介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并向 总指挥汇报(护理部主任)。片区护士长及安全协调员备有全院安全员电话,若遇 紧急情况,可越级上报,或边处理边上报,真正做到争分夺秒,抢救生命。1.2各级职责及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方法。为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 护理差错,防止护患纠纷为前提,制订各级人员职责。科室安全员:每日排查科室存 在安全风险的隐患,特别注重日间工作结束后的全面排查,

6、及时提出风 险预警,全 面指导责任组制定干预措施并落实,各班认真进行口头、书面、床旁交班,实施情况 随机进行评价。每日对住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进行初期评估筛查,其中包括护理 单元风险评估,主要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风险,患者方面包括高危、高龄病人,走 失、跌倒、坠床、自杀、管道滑脱、伤口感染、药物治疗、压疮、情绪异常(包括焦 虑、烦躁、消极悲观、自责、自罪及情绪不稳、易激惹、出现冲动、伤人毁物、否 认有病拒绝治疗等)有高风险的人群。病区方面包括住院人数、危重患者数等。通过 医院护理预警软件,录入数据,预警软件自动弹出预警级别,如语境级别在一级以 上,及时向上一级汇报。每周三利用晨间交班,进行1周工

7、作总结,重点病人病 情八知道汇报,质控小组根据日常评估和汇 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完善并修正护理 措施,同时督促进一步落实。科室质控组长(一级):第一时间介入事件引发的纠 纷环节,及时干预,如预警级别属一级,立即召开科护士会议,了解事件过程,判断 有无护理缺陷,布置干预内容,并上报科主任。如预警级别属二级以上,立即向上一 级汇报。片区护士长(副组长,二级):总护士长干预是护理风险干预的关键。接到 二级预警,立即安排协调员下科了解情况,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提出具体干预内 容,及时解决。对急危重症患者,严重并发症,疑难护理问题等风险发生率高的患 者,提出护理问题,指导并参与科室完成护理措施的制定,

8、必要时使用安全警示标 识,酌情汇报科室主任,引起科室全体人员警觉,高度关注此类患者,使风险降 至最低,防止观察病情不及时,未能及时有效实施护理导致纠纷发生。如接到三级 预警,立即安排协调员下科了解情况,及时向上一级汇报。每周四利用数字化信 息平台总结工作,向总护士长汇报。护理部质控小组(一级):接到三级预警,立 即派安全员下科了解情况,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提出具体干预内容及可能出现问 题的解决办法,根据预警内容,请相关专业护理专家会诊,共同讨论制定有效干预 措施,需要时请各部门全面配合干预,做到高风险高关注,尽力帮助科室解决实 际问题,要求科室每日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风险干预效果,根据实际指导科

9、室完善干 预措施,使高风险安全管理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全面完善,有效使纠纷化解在萌 芽状态。同时以书面形式上报护理部主任(总指挥)。总护士长通过数字化信息平 台,对一周工作总结进行检查,并根据上报情况及时下科进行综合评估再次风险排 查,修正指导科室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并将风险排查及干预情况上报护理部主任。 总指挥:统筹各部门工作顺利进行,并下达干预内容和具体处理意见,并向分管护 理的副院长做周汇报。2护理风险评估安全干预机制实例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开始在心内科等科室逐步试行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 运行1年,显著降低和避免了护理纠纷,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确保了护理安全, 提高了护理质量。今年

10、在全院实施。现以心内科为例,评价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安 全干预机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2.1护理层级安全干预实效性回顾回顾性总结2010年与2011年心内科护理分析干预情况,比较护理层级安全 干 预前后护理风险的控制。2010年112月心内科共收治病人2063例,未实施 护理风 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共构成差错6例,护理纠纷13例,2011年112月收治病人 2212例,开始实施护理风险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由于积极启动层级 安全干预机制, 仅构成护理差错1例,护理纠纷3例。见表一。表一心内科层级安全干预制度实施前后护理差错例数弓1发差错纠纷实施前发生例数实施后发生例数病情观察20跌倒20坠床10沟通72

11、药物41导管及伤口312.2护理层级安全干预效果分析实施层级护理安全干预前,科室虽积极采取防范干预措施,但发生护理差错、纠 风共19例;层级护理安全干预实施后后,护理差错、纠风的发生明显降低,发生数4 例。经统计学检验,PV 0.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二。表二实施层级安全干预机制前后护理差错比较发生护理差错纠风例数未发生护理差错纠风例数层级安全干预前192044层级安全干预后42208检验统计值P V 0.0053、讨论护理层级安全干预机制在临床中的应用, 促进了护理质量全面提高,层级安 全干预模式的实施,在护理管理层面上形成了护理部主任、片区护士长、科护士长的 层级管理模式网,使每一层

12、次的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对各自不同的层面加 以管理,环环 控制,让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和深入。层级安全干预机制的实施,在质控层面上形成院级安全质控组、片区安全质控组、科室安全质控组的全责控制模式,真 正发挥了每一级组织的作用,并且做到责任到人,分级负责,有效提高了病区安全 管理质量。让每一级人员对自己的责任清楚明了,上一级对下一级负责,构成逐级 负责、环环相扣的系统化模式,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达到持续、渐进的良好状态,使 得安全管理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把关,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同时通过开 展层级安全管理模式,使有限的管理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9,构建了组织管理,制度管 人的新模式。科室安全质控组成

13、员主动参与科室安全管理,把被动接受监督变成了积 极主动控制,让护士长的个人监督、独立管理的缺失得到弥补,使她们在工作中有效的 分配管理精力和工作时间,做到重点分明、思路清晰、管理有序。实施护理层级安全 干预,经干预前后效果对比,干预后护理差错、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层级 安全干预,加强了护理安全评估及监督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风险识别和应对能 力,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也提高了低年资 护士防危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10。通过实施护理层级安全干预机制,护理 人员也加强了护理技术、服务流程、工作态度、安全告知、健康教育等各项制度的落 实,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为

14、患者营造了安全的住院环境,让病人得到安全感,使护患 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并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 纠纷、规范服务流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护理安全警示对护患双方起到了警示 作用,增强了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形成了护理问题共同干预的共识。克服以 往等问题再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了护理部职能作用,护理部能在第一时 间内获知全院风险信息,掌握全院各护理单元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住院患者护 理过程中潜在或已有的风险,实现了动态、连续,全程有效的护理干预,风险前馈控 制也不同程度的缓解了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借助部门配合全面干预,使高风险安 全干预措施更加 全面完善,确

15、保了护理安全。参考文献1彭刚艺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杂 志,2004,4(2) :15-20.2. 陈兰.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 26(7): 53-54.3. 黄江宜.护理风险分析与护理风险管理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 2, 2(1): 153-154.4. 葛建一,金艳.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 1 0,45(1): 53-55.5廖明云.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现状与管理对策.医学信 息,2010,23 (8) :208-209.6于兰贞,高玉芳,侯桂英.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分层次管理的探讨.中国护理管理,2004, 4(6):13-14.7陈燕.重视风险评估加强安全管理.护理管理杂志,2002,2(4):9-10.8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等.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中华护理杂 志,2006, 41(5):401.9陈晓英.层级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 : 2400-2401.10席淑华,周立,张晓萍.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的探讨.中华护理杂 志,2004,39(3):196-1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