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77453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农户得实惠构皮滩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支部+协会”是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是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是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促进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是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构皮滩镇为了切实解决解决“三农”问题,紧紧围绕以产业化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农户得实惠的“支部+协会

2、”工作模式,深化了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我镇“支部+协会”的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乌江南岸,镇域经济主要靠农业支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全镇共有10个行政村,农业户880余户,农业人口3.万余人,其中种烟户1600余户,全家外出1000余户,在家发展养殖、种植的6400余户。有协会个,其中支部+协会有5个,在已建立的协会中,养殖业有9个,种植业个,支部协会+远教有3个,支部成员在协会中任职的有人,目前,全镇共有会员000余人,占总人口的9%,其中党员50人,通过协会的作用带动农户3000余户,会员的年平均收入达300元,高出本地其他农

3、民平均收入50元左右。构皮滩镇为了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扶持科技能手、营销能手,范文写作根据地理环境及区位优势,通过支部引路,先后成立了畜牧产销协会、蔬菜协会、苦丁茶协会、玉米制种协会、养鸡协会等,在协会的带动下,我镇农民的人均收入比协会成立前增加了30元左右,村级集体经济比协会成立前增加了20余万元(数据是否有些夸大其词。)。 二、我镇创建“支部协会”的主要做法 x市xx区首开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先河,这不是原有社会矛盾调解方式的简单综合,而是对调解方式的全面优化改革,是针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特点做出的必然选择,必将产生1加远大于2的效果,有效地提高社会矛盾调解的质

4、量和效率。 一、整合调解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主要以征地补偿、思想汇报专题拆迁安置、企业改制、滞后行业的取缔(如三小车)等社会活动和政府行为带来的矛盾,具有复杂性、群体性、综合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加之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易引发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甚至带来社会动荡。一是构建调解网络。把民间调解、治安调解、信访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综合起来,组成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组织协调、司法行政牵头实施、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多种调解主体协同作战、联合作战,多种调解方式多管齐下、联动运作的新格局,增强对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保证调处成功率。二是制定应

5、急预案。预案的对象主要是大规模的群体上访和恶性社会矛盾。针对本地区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制定必要的应对策略和应急防范措施。在总体预案的基础上,各业务职能部门根据任务分解还要制定各自的应对细化。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综治部门牵头,定期召集联席会议,遇有任务随时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各成员单位汇报社会矛盾情况,对当前社会矛盾的特点规律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应对方法措施。会后按要求抓好落实,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 二、畅通信息渠道,掌握工作主动权。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具有动态性、可变性的特征,为准确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把握工作主动权,超前做好化解工作,防患于未然,

6、应在信息的渠道上把好三个环节。一是下情的收集分析。基层组织设立的民调信息员、党团员,发挥了骨干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民情、社情动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信息收集网络,尽快收集第一手资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形成对社会矛盾动态分析和发展预测判断,为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上情的发布。当前社会改革力度的加大、城建速度的加快,必然带来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再分配再调整,这是社会矛盾,更是群体性矛盾爆发的重要诱因。作为社会矛盾调解的专职机构,要及时把握政府部门的每一项决策,制定应对,做到有备无患。上级每个政策的出台,要积极提出化解社会矛盾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分忧,为人民谋利。三

7、是信息的共享。打破过去调解机制行业封闭,各自为政的弊端,实现信息共享,力量整合。在坚持必要的联席会议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建立大调解信息网络,借助政务网等专业网、局域网,设立大调解专门网页,资源共享。 三、把握调解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具有多发性、广泛性、敏感性的特点,应该把工作的着眼点和重点放在应对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影响的群众关心、社会关注、性质严重的热点、重点问题上。一是在对象上突出群体性上访。群体上访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各级调解机构要把这类人员作为关注的重点,深入一线倾听呼声,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困难,超前做好思想工作。对个别挑头的个人根据法律法规,采取一些果断措施,力争把事

8、态解决在可控阶段。对已发生的群体上访事件,要本着公开、透明、关心的原则,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兑现优惠政策,尽量化解矛盾,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二是在时序上抓好敏感时期社会矛盾的处理。社会矛盾是动态的,具有联发性、互动性的特征,有些易与国内外形势和重大社会活动产生联动反应。大调解部门要增强前瞻性,加大重要节日、全国性世界性重大活动期间调解工作力度,尤其是在某一时期连续发生几种不同类型的群体性社会矛盾的苗头,要高度关注,防止相互串连,带来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三是在内容上高度关注重大改革政策出台引发的社会矛盾。随着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一些重大的改革举措,有些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如国有企业

9、的改制、事改企的推进、三小车取缔等都造成大批人员失去工作,这是引发群体性矛盾的高发期、高危期,大调解各部门要提前进入情况,协助有关部门搞好政策宣传,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发掘事故苗头,超前防范,防止矛盾激化。四是在人员上以老信访、老举报和具有一定社会号召力的知名人士为重点。这些人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个别人对社会有一定的不满情绪, 内容总结(1)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农户得实惠构皮滩镇“支部协会”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支部+协会”是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是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2)是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促进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