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笔记0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17700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总论笔记0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刑法总论笔记0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刑法总论笔记0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刑法总论笔记0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刑法总论笔记0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笔记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总论笔记0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西政考研资料免费下载论坛: 论坛咨询QQ:1806265811 刑法总论原创核心要点归纳背诵笔记 【根据:陈忠林-刑法总论 编写】 第一章:刑法规范概述一、刑法的概念是什么?【掌握理解】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根据自己意志,规定那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刑法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词源说: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而制定的法律。2、内涵说:

2、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行为规范总和。3、混合说:刑法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依据其阶级意志制定的以国家的名义颁布规定何种行为是犯罪以及如何处罚的法律。二、刑法的性质【简答】包含两层性质:一是刑法的政治性;二是刑法的法律性。1、刑法的政治性。它是指刑法的阶级属性,即是哪个阶级意志的体现,为哪个阶级利益服务。即刑法是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2、刑法的法律性质。 1)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归属: 1、基本法,子法,公法2、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与国家的法律秩序之间的关系为自己特有的调整对象,才是刑法能够与其他部门法一样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根本原因2)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特

3、性:1、刑法的调整对象特殊性:1范围的广泛性。2对象利益的整体性。3内容的确定性。2、刑法调整方式的特殊性:1刑法规范产生的强制性2刑法规范实施的强制性;3、刑法的调整手段的特殊属性。1、制裁措施的严厉性2、制裁措施的不得已性。七、刑法解释的种类【2011学理解释和论理解释比较分析】1从解释的效力分类可分为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2从解释的方法分类可分为文理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论解释。(1)以解释的主体或者解释的效力为标准1、立法解释。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解释。2、司法解释。在我国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的解释。3、学理解释。有宣传机构、社会组织、科研部门、学者

4、、专家司法工作者所作的解释。(2)以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1、文理解释。对条文的字、词、句概念、术语,从字面含义上加以解释。既不广于字面含义,又不窄于字面含义,不偏不依的解释。2、论理解释。根据立法精神、联系实际,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1)当然解释刑法虽未明确规定,但按情理应包含在刑法规定的内容之中。如、偷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那么偷税三、四次,当然应构成了。2)扩大解释超出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工具,除了刑法列举的汽车、火车、轮船、电车、飞机之外,还应扩张解释,包括大型的拖拉机、索道车。3)缩小解释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如伤害罪,就

5、应当作限制解释,不能说殴打致人鼻孔出血,就构成伤害罪。十、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简答,重点】1、概念: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犯罪对象的主要特征是:(一)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二)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三)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2、联系:犯罪客体是否存在,一般要通过犯罪对象揭示出来,犯罪客体又反过来揭示作用该对象的犯罪行为的性质。3、区别: (一)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一般不决定犯罪的性质;(二)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而犯罪对象并非如此;(三)任何犯

6、罪都必然使犯罪客体受到侵害,但却不一定损害犯罪对象;(四)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五、犯罪过失的类型【重点,背诵】1、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概念比较】(一)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认识因素。2 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意志因素。(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

7、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它也有两个方面的特征:1、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 2、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意志因素。(三) 两者的区别 1、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以及有所预见,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根本没有预见;2、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两者虽然都持排斥态度,但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轻信能够避免,而疏忽大意的过失是疏忽麻痹。2、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区别【2003,论述题】1、概念:略2、相同:都意识到危害结

8、果的发生,都不是希望发生。3、区别:本质上:间接故意反应的是对合法权益不保护,后者保护合法权益 1、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结果发生符合其意志。过于自信过信过失是希望结果不发生,结果违背了意志。 2、间接故意为了实施其他意图而为,主观上不考虑后果;过于自信过失是考虑到可以避免,采取了避免措施 3、间接故意使明知危害结果发生可能性;后者是预见发生可能性。八、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关系【重点比较题目】1、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以观念形态在人脑中存在的、危害行为的预期结果。2、犯罪动机,是指刺激、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

9、起因。一般来讲,行为人某种犯罪目的的确立,决不可能出自无缘无故,而始终是以一定的犯罪动机作指引的。3、联系: 1,二者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活动,都反映行为的主观恶性及犯罪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它来源于犯罪动机,是犯罪动机的延伸和发展,而犯罪动机对犯罪目的的形成又具有促进作用,犯罪目的是犯罪动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3,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联系,它们所反映的行为人的需要是一致的 4、区别: 1,二者形成的时间先后不同。2,同一种犯罪的目的相同,而犯罪动机则可能有所不同。、3,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种不同的犯罪目的。4,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反映的需

10、要并不一致。5,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不同。三、我国刑法总则关于可以从轻处罚的规定【2005年简答,重点掌握】1、犯罪手段。手段的残忍性影响量刑的轻重。2、侵害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为的危害性和残暴性。3、犯罪的损害结果。损害结果的严重程度或犯罪数额的多少, 4、犯罪的时间、地点。在救灾抢险中,实施抢劫、盗窃比平时危害性大, 5、犯罪动机。动机的卑鄙程度大小,反映了主观恶性的不同。6、犯罪后的态度。“坦白从宽”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四、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1、 定罪情节是犯罪构成要件所涵盖的内容和行为成立某种犯罪的事实根据,它表明并揭示该种犯罪的共性;量刑情节表明个案之间的特

11、点和差异,揭示同种犯罪中不同案件的个性。2、 犯罪情节不仅决定具体犯罪的性质,而且决定对该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统一标准的范围,同法定刑有着必然的联系;量刑情节则以某种法定刑为适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刑罚个别化的唯一根据,同宣告刑有着必然的联系。3、 定罪情节只限于罪中情节,外延比较狭窄;量刑情节包括罪中的情节、罪前情节和罪后情节。五、累犯的概念和条件【刑法修正案八修改,重点掌握】1、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1)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简答】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

12、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故意罪的犯罪人。1、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西政考研之家论坛研究生原创高分笔记西政考研之家论坛http:/是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的专门性论坛,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09级和10级十几位研究生共同创立,旨在为广大的考西政的学子们提供一个:信息交流,资料共享,互帮互助的平台,在这里,你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考研的一些重要信息,可以下载到非常多的考研资料,也可以交到很多考研的朋友,还可以记录自己考研的点滴与大家分享,当你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需要帮助时,随时都可以向论坛里热心的师兄师姐们请教,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决您的问题。“西政考研之家论坛”欢迎每一位有志于报考西政的考生加入!西政考研之家论坛目前收集和整理的纸质考研资料主要有:全套教材【正版和胶装复印版】,论坛研究生独家编辑:原创核心要点归纳全套背诵笔记,历年真题解析紫皮书【1995-2010】,西政专业课辅导班录音光盘,西政各科黄皮书习题,等。特别是:论坛研究生们精心编辑的:A、C卷-全套的各科要点归纳背诵笔记【胶装成书版】在去年获得无数考生的好评,2011年论坛研究生又对笔记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相信这套笔记能给12年考生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