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与对数运算训练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7292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数与对数运算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数与对数运算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数与对数运算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数与对数运算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数与对数运算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数与对数运算训练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数与对数运算训练题12318化为对数式为()Alog1823 Blog18(3)2Clog2183 Dlog2(3)18解析:选C.根据对数的定义可知选C.2在blog(a2)(5a)中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5或a B2a3或3a5C25 D3a4解析:选B.5a0a20且a21 ,2a3或3a5.3有以下四个结论:lg(lg10)0;ln(lne)0;假设10lgx ,那么x10;假设elnx ,那么xe2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 BC D解析:选C.lg(lg10)lg10;ln(lne)ln10 ,故、正确;假设10lgx ,那么x1010 ,故错误;假设elnx ,那么xe

2、e ,故错误4方程log3(2x1)1的解为x_.解析:2x13 ,x2.答案:21logab1成立的条件是()Aab Bab ,且b0Ca0 ,且a Da0 ,ab1解析:选D.a0且a1 ,b0 ,a1b.2假设loga7bc ,那么a、b、c之间满足()Ab7ac Bba7cCb7ac Dbc7a解析:选B.loga7bcac7b ,ba7c.3如果f(ex)x ,那么f(e)()A1 BeeC2e D0解析:选A.令ext(t0) ,那么xlnt ,f(t)lnt.f(e)lne1.4方程2log3x14的解是()Ax19 Bxx3Cx3 Dx9解析:选A.2log3x22 ,log3

3、x2 ,x3219.5假设log2(log3x)log3(log4y)log4(log2z)0 ,那么xyz的值为()A9 B8C7 D6解析:选A.log2(log3x)0 ,log3x1 ,x3.同理y4 ,z2.xyz9.6logax2 ,logbx1 ,logcx4(a ,b ,c ,x0且1) ,那么logx(abc)()A.47 B.27C.72 D.74解析:选D.xa2bc4 ,所以(abc)4x7 ,所以abcx74.即logx(abc)74.7假设a0 ,a249 ,那么log23a_.解析:由a0 ,a2(23)2 ,可知a23 ,log23alog23231.答案:18

4、假设lg(lnx)0 ,那么x_.解析:lnx1 ,xe.答案:e9方程9x63x70的解是_解析:设3xt(t0) ,那么原方程可化为t26t70 ,解得t7或t1(舍去) ,t7 ,即3x7.xlog37.答案:xlog3710将以下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1)log2164;(2)log13273;(3)log3x6(x0); (4)4364;(5)3219; (6)(14)216.解:(1)2416.(2)(13)327.(3)(3)6x.(4)log4643.(5)log3192.(6)log14162.11计算:23log2335log39.解:原式232log23353log392

5、33359242751.12logablogba(a0 ,且a1;b0 ,且b1)求证:ab或a1b.证明:设logablogbak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那么bak ,abk ,b(bk)kbk2.课本

6、、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b0 ,且b1 ,k21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

7、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即k1.当k1时 ,a1b;当k1时 ,ab.ab或a1b ,命题得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