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17218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机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风机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风机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风机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风机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机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3.1 编制原则根据大唐国际红寺堡新能源XX公司大唐国际红寺堡100MW风电项目马段头标段风机与箱变基础的施工招标文件,我们编制了本方案。我公司将精心合理地组织施工,充分发挥我公司的优势,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采用新工艺;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资源,积极配合业主的工程协调工作;充分体现我公司诚信社会为本、客户满意为荣的企业文化,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制度,力求在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实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确保整个工程按照计划顺利进行,严格遵守中国国家和原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规、技术标准以与安装和环保规定与有关类似容量、围与性质的风电场的规定,

2、确保本工程质量标准全面执行国家和电力行业颁布的有关规、标准,争创国家优质工程。3.2编制依据大唐国际红寺堡新能源XX公司大唐国际红寺堡100MW风电项目马段头标段风机与箱变基础的施工招标文件。电力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2004-03-09)。电力行业标准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规。国家电力公司火电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风电场调试、可靠性试运行和验收标准ICEA 绝缘电缆工程师学会标准GL 德国劳埃德船级社标准NEC 全国电气规程UBC 统筑规程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DL/T5191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666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验收统一标准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建筑基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J233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与验收规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与验收规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与验收规GB5017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与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与验收规DL/T5137电测量与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500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7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GBJ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与验收规GBJ14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电抗器/互感器施工与验收规GBJ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

4、置施工与验收规GB50169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与验收规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与二次回路结线施工与验收规GB5017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与验收规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与验收规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25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与验收规GB50202-200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与验收规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JGJ 18-2012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

5、JGJ 52-19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JGJ 53-19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JGJ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9-96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DL/T 5190-2004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GB50147-2010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GB50148-2010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GB50149-2010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与验收规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与验收规GB50169-2006电气装

6、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与验收规GB5017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与验收规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与二次回路接线施工与验收规GB50172-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与验收规GB50172-201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 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与验收规 DL T 5394-2007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 J617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GB502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执行中国大唐的有关标准与规定经会审签证的施

7、工图纸和设计文件;批准签证的设计变更;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和技术文件;招标人与承包人、设备材料供货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中有关质量的条款;招标人与监理人签订的合同文件与相关监理文件;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3.3主要施工方案与措施3.3.1 P&H桩基础3.3.1.1 P&H风机桩基施工(1)勘察结果表明,场区为湿陷性黄土区,尤其层黄土状粉土厚度较大,属自重湿陷(中等) 自重湿陷(严重)级湿陷性黄土,对本工程的构筑物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该层未经处理不宜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本风电场采取P&

8、H无力灌注桩风机基础(专利号:ZL3)。P&H无力风机基础是一种后法无粘结预应力,独立管桩式基础,支持单筒式风力发电机和塔筒。P&H基础由外波纹钢筒空间现浇C40混凝土组成结构受力核,外波纹钢筒和基坑开挖面之间由C15素混凝土回填增加其整体稳定性。外部受力方面,该基础介于深埋扩展基础和受侧向荷载的刚性短桩之间,其受力机理不同于传统的扩展浅基础或受侧向荷载作用的长细柔性桩基础:P&H基础周围土体提供的侧向承载力对基础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基础在巨大弯矩作用下具有足够高的抗倾覆和抗滑移安全系数。高强螺杆在塔筒吊装时进行后拉,同时对基础混凝土产生压力。在风机运行过程中螺杆部始终具有预应力

9、储备,因此大大降低风机动荷载产生的疲劳效应对连接螺杆和基础的影响;与此同时,基础混凝土一直保持受压无力状态,从而使混凝土部保证不出现拉裂缝。(2)高强螺杆防腐:使用除锈剂除去高强螺杆外露部分上的浮锈。在外露部分刷普通红丹防锈漆一遍,厚度不小于0.5mm,然后刷防潮防锈环氧树脂一遍,厚度不小于0.5mm,再涂抹防腐油脂3号锂基脂润滑油一层,厚度不小于0.5mm。在螺母与塔筒与螺母与高强螺杆连接处用硅酮密封胶或者防水密封胶封死,用注有足量防腐油脂的塑料帽封闭高强螺杆端头,应使用PE胶带封死,防止潮湿空气与雨水进入。(3)基础防洪设计:风电场防洪在风机微观选址时,应尽量避开较大冲沟,如无法避开冲沟,

10、风机基础和箱式变电站基础应适当抬高抬高 0.5m,并应在四周采用护坡与浆砌石进行防护,防止冲刷。同时应处理好风机机位与场道路的关系,对于与挖方道路相接的风机,要求设计截水沟,防止道路汇水对风机基础造成的冲刷。(4)基础沉降观测:本标段风电机组基础共25台,选择 10 台布置基础沉降观测点,每台基础设置 4 个观测点,观测点出露地面 0.3m,铜头测点用铁罩保护。沉降观测基准墩布置的基本原则为:每个风机设置三个观测基准墩;距塔基边缘30m,两基准墩与基础中心成直线布置,另一点通过机组中心与该两点连线垂直;基准墩埋设:埋深 2.7m,出地面 0.3m,基准墩高共 3m。墩周围用炉渣填充(避免冻涨影

11、响)。基础沉降观测:基础施工结束后观测一次;每安装一段塔筒观测一次,荷载全部施加完毕观测一次;运行期间每年至少观测二次。 (5) P&H风机基础专用材料要求1)螺纹采用热处理后滚丝成形,禁止使用圆弧型螺纹。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077-1999的要求,螺纹脱碳层深度依据GB/T3098.1-2010执行。2)紧固件机械性能符合相关产品标准,依照GB/T3098.1-2010系列标准执行。3)非金属夹杂物检验应符合GB/T10561-2005要求。4)按照GB/T229-2007中关于标准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件的规定制成试件,并在-40下进行冲击试验,冲击吸收功kv245J(每三个试件为一组,

12、取该组数据平均值)。5)螺杆、锚栓表面缺陷应根据GB/T5779.1-2000、GB/T5779.3-2000的规定要求进行判定,螺母表面缺陷应根据5779.2-2000的规定要求进行判定。6)应进行疲劳试验,1000万次不发生失效。7)配套螺母参照GB/T6170-2000标准。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077-1999的要求。8)禁止使用精轧钢筋。9)高强螺杆试件检测与其他要求需满足P&H风机基础专用材料技术条件。 (6) 波纹筒专用材料要求1)波纹钢筒由Q235波纹钢板压制拼接而成圆筒状,不允许整体或分段卷制。镀锌钢板的规格参见GB/T 15675-1995。2)波纹外筒和筒的热浸锌钢结

13、构圆(弧)板的具体规格如下: 外筒和筒应由厚度为3mm波纹板组成。外筒不需要镀锌,筒镀锌镀锌不少于1000g/ 。3)波纹钢筒外筒与筒长度与设计施工图一致。波纹钢筒尺寸检验标准: 由CMP顶部,中部和底部各取3 个波峰距平均值。所取平均值和标准值误差应在正负5mm。4)波纹钢筒尺寸检验标准: 由CMP 顶部,中部和底部各取3 个波峰距平均值。所取平均值和标准值误差应在正负5mm。构造(拼装)成型后横截面尺寸与计算的径误差不超过1%。5)参考规标准,交通部波纹钢板技术标准(JT/T 710-2008), 交通部波纹钢板技术标准(JT/T 791-2010)。 (7) 模板环、底环专用材料要求1)

14、模板环、底环采用正规大型钢厂生产的Q345E钢板制作。模板环和下环厚度最大误差在0.8mm以下。2)模板和底环高强螺杆孔容许误差为:高强螺杆环直径容许误差在1.6mm以下,高强螺杆孔间距最大误差在1.6mm以下,孔直径与数量根据具体设计。 (8) 拉器专用材料要求1)拉器最大拉力值应满足1300KN。2)拉器尺寸按照图纸具体设计。3.3.1.2 基础定位与开挖1)设定基础中心位置; 2)基础四周直径10m围平整度在10cm以;当基础开挖线围的自然地面最大标高差1米时,将开挖线自然地面的平均高程确定为基础施工的基准面0.000。如基位开挖线地势坡度高差1米时,要求将在风机机位上的原土,推出半径为

15、基础半径尺寸的一个平台,将此平台的标高作为风机基础施工的基准面0.000。以基础中心为圆心,以基坑上部设计开挖直径为直径,用鲜艳颜色,如红色,或粉红色涂料喷涂基坑上部开挖圆形形状; 3)使用长臂挖掘机按照设计坡度和深度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根据设计最大深度选择长臂挖掘机进行开挖。一般建议挖掘机的垂直挖深大于基础设计深度1-2m,这样有利于基坑的开挖成型(如设计深度为10m,用垂直挖深为12m的长臂挖掘机)。为保护基础底土质在开挖时不扰动,基础在机械开挖土方时按照施工规的要求留设余量不要开挖,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将余量基土清理至基底标高。将开挖余量控制在10-20cm左右。 4)开挖过程遇塌陷性土体,根据现场实际土体塌陷性情况,适当调整基坑开挖坡度,防止土体陷落基坑部。 5)开挖出的土体堆放距离基坑上部开挖外边缘5m以外。3.3.1.3 垫层混凝土施工1)基坑开挖后应与时做好临边防护工作,在吊下外波纹筒之前严禁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