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爱与责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168340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爱与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的爱与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的爱与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的爱与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爱与责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的爱与责任 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何谓师德,那就是爱与责任。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作为教师,要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诚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作为教师,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不只是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存心境。时代呼唤教师必须要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的引领者。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个人能否与社会环境相协调,不但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命运和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能顺利地融入到新的社会群体中,能在新的社会环

2、境中找到发展的机会,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能妥善地处理各种关系。如何体现教师的爱与责任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衷心爱教育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热爱教育事业,就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

3、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要有奉献的精神。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教师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用平凡的工作铸就师德之魂,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我们看到桃李满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栋梁时,付出的爱就得到回报,就会觉得很欣慰,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没有责任就不是一位好教师,“我是老师”反映了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家长们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因此,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从小处讲,它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前途与命运;从大处讲,它关系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和发展,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极强的使命感、

4、责任心,应诚信立教,做到淡薄名利,敬业爱生,不能把教师简单地当作谋生的职业,而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做全身心的投入。2、要博学多才。现代教育趋势要求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经验、心理学知识、文化课程开发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作为教师要为了“一杯水”去精心准备“一缸水”,这样才能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3、要树立新型的课程观。新的课程观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中的辅导着、促进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者,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一旦被

5、激发,学习便成为了一种乐趣,同时教学会受到一定效果,从学生的思想着手,改变惯用的教学模式,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且是应该时时补充生命的活水,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成功的教学经验,这样才不会成为抹杀人才的刽子手。二、真诚无私地爱学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踏上了三尺讲台,就

6、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只有用真心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丰厚的心灵回报,这种回报,是只有作为一名教师才能拥有到的精神财富。1、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他们都是有个性、独立的人。在这个社会,许多教师都有同感: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大大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范围,做出的事往往出人意料。但无论如何,教师都应以“尊重”二字为前提,给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爱。面对调皮的学生,批评时的语气应委婉,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不能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学生成绩下降时,不能指责,应相信他们是最棒的。教师尊重学生

7、,学生就会加倍地尊重教师。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学生才有自豪感,教师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尊重学生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必须学会“蹲下来看学生”。2、要对学生宽容。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几代人,几家人的百般宠爱,难免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学生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与纠错的过程。在课堂上,在课外,多接触学生,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肯定学生的优点,适当地宽容和谅解他们的缺点,多体谅学生的难处与无奈。只要教师有一颗爱生如子的宽大爱心,就会对犯错的孩子多几分包容,多几分尊重、多几分

8、理解,多几分呵护。宽容是甘露,教师要用爱的乳汁源源不断滋润学生的心田;宽容是钥匙,教师要用爱开启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误会;宽容是理解,教师要以慈母之爱给学生以安慰和力量。教师要给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从而体现出教师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以心灵感动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也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3、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对于学困生,教师更有责任关心、呵护他们;有的放矢地教育他们。让学生感到教师爱的温暖,

9、学生就会有心灵上的启迪;教师的关爱是一把可以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它可以唤醒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并能纾解他们心灵上的阴郁和苦恼,使他们重新振作起航,张扬个性,勇敢自信地去追逐每一个美丽不羁的年轻梦想。4、要对学生心里健康负责。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应培养孩子的美好心灵,只有教师对学生赋予满腔热情的关爱,才能教好书,育好人。老师既要做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做学生的心理咨询、治疗师,信任理解学生,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10、观、价值观,才能使学生变得阳光。“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脆弱的心灵需要抚慰,受伤的孩子需要关爱,迷路的学生需要用师爱为他们指点迷津。情感变化的大幅度,日常行为的无常性、逆反性是这些孩子的一大特点,老师最应该成为他们情感压力的减压阀,怪戾行为的缓冲器。因为我们知道,基于理解的宽容与处于关爱的教导同等重要。耐心聆听学生的真情倾诉,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自控自强,让他们时时处处感觉到:艰难的日子里,老师在与我同行.三、负责任地爱自己爱自己,是体现自身价值的有力条件,教师要爱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负责,自尊、自立、自爱、自

11、强。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成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注重自身全面发展,增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自身价值。1、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教师的职业比较复杂,因此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较大,教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奉献自己时,也要最大限度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生活环境,满足自身的需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试想不爱自己的人能爱别人吗?没有好身体,哪有好的精力实行教育?教师应该学会在压力下解放自己,每天完成了教学任务,多看看书,锻炼身体,既获得知识,又强健了身体,每天能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地面对工作。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注意自我形象

12、,树立衣着整洁、举止大方、乐观开朗的自身形象。严格要求自己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这样才能在本职工作中做到驾轻就熟,赢得学生的信任。严谨的教学态度、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这个复杂多变的特定环境中体验丰富多采的人生,感受师生共同进步的快乐。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不断积累和总结。由于教师与教师之间共处同一个职业群体之中,良好的同时关系也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教学,影响着个人自身的反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同一目标,教师之间要相互配合,全力合作,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提高,在探讨新课题时要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不断学习、总结、反思,提倡科学精神,营造求

13、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气氛,提高教研质量。在生活中相互关心,满腔热情地从各方面帮助同事,与同事多交往、谈心,形成互相欣赏、互相促进、互相平等竞争的交往机制,当发生矛盾时,应多包容对方,学会忍让,相互理解,同事之间的争论应掌握分寸,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伤害同事的自尊,多给对方一个台阶,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对教育的崇敬和责任,是爱与责任的和谐统一,担此重任,必须保持持久的爱心与高度的责任感!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每位教师的爱与责任!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知识去点燃红烛事业,再创辉煌,让爱与责任与我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