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活动记录表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6676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活动记录表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活动记录表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活动记录表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活动记录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研修活动记录表 活动主题宁陕小学到小川小学“送教下乡”活动活动时间2013.9.23活动地点小川小学参加人员全体教师主讲教师张伟活动主持宋显云活动记录陈娟 活 动 过 程 一、上午:观摩两堂示范课 (宋显云主持) 1、宁小张杰老师上语文示范课玲玲的画; 2、宁小吴晓老师上数学示范课字母表示数;二、下午:教学研讨活动 (宋显云主持)胡理发主持会议:此次活动目的意义及下午活动要求。1、评课(1)宁小张杰老师自评;(2)宁小吴晓老师自评(3)同仁互评(2、讲座(1)马世尧老师作数学讲座;(2)马培中校长作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讲座一、确立一个理念二、体现两个“凸显”三、采用三种方式四、重视四个问题一

2、、确立一个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生命发展1、观念与行为对应的关系案例:于永正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于永正的教育格言:“课堂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面向个体。处理好了这样一个多数和少数的关系,就意味着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落到了实处。”观念对行为的作用 案例老师说:“请同学们把此刻表现人物复杂内心活动的句子给我勾画出来。”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案例:“课文里多了一个字”(狼牙山五壮士)2、生命课堂的关注点(1)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2)生命的过程性生长(2)全体生命的发展 (4)生命的全面发展(5)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3、 (6)生命的主动活泼地发展 (7)生命的个性化发展 (8)生命的主体性发展 3、新理念的确立 新理念确立以后可以使我们教学中实施中,科学施教意识化,行为自觉化。新课程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教学创新。教学创新意味着勇于探索、大胆开拓,打破一些框框条条,用一些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进行教学。但是探索创新不能违背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用语文教学新理念来说,再怎么创新,其宗旨必然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研修活动记录表 活 动 过 程 4、教学理念的自主构建 案例:“作文就是玩儿”的教学理念 二、体现两个“凸显” 1、凸显 “学生主人”的 地位 (1)学

4、生应享有尊重权 案例:毕加索小时候的课堂学习(2)学生应享有知晓权(3)学生应享有参与权 研究表明,学生自主的课堂最重要的是参与。衡量的指标如下: 参与状态,热情饱满,注意力集中,课堂是多向活动 参与广度,人人参与,学生在小组以上活动中的参与率应达90% 参与时间,学生自己活动时间(听、说、读、议、操作、板演等)不少于课堂的2/3 参与方式,多种多样,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活动 参与品质,善于倾听、敢于质疑、勇抒己见 参与效果,当堂合格率应达90%,优秀率达70%以上(4)学生应享有发表独立见解权与保留意见权 (案例“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5)学生应享有选择权2、凸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5、实践能力”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鼓励质疑 引导想象 发散思维三、采用三种方式 1、自主学习 学习前: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组织环境; 学习中: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 学习后: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补救。自主学习 案例鸟的天堂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要素是:(1)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2)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所有学生能有效沟通,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的冲突;(4)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有效地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重在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互动、交流。3、探究学习 特点:问题型、

6、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探究学习 案例:古诗鹿寨四、重视四个问题 1 、要善于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3、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加和谐统一。 4、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3)谭小林主任作把握方向打造渝东教育基地以课为本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讲话。总 结 反 思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交流反思、质疑解难的平台。达到了城市与乡村、教师与教师面对面地对话,心贴心地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感动,相互勉励,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相信通过这样一个送教活动,我们的教师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听了四堂精彩的课,更是一次新课程理念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