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6656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在外汇业务工作中全面使用组织机构代码标识的通知(汇发200224号)精神,切实完善外汇监管、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申报主体基本情况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标识的统一性,制定本规程。第二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委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理特殊机构代码赋码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以及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分局)负责代理辖内特殊机构代码的申领、管理等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全国特殊机构代码申领和赋

2、码的协调工作,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特殊机构代码的赋码、防重查错等工作,并负责安装、维护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系统(以下简称赋码系统)。第三条 本规程所指的特殊机构是指按照有关规定,目前不属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赋予正式组织机构代码范围的、确因办理收支业务需要统一标识的申报机构,包括部分境内机构(军队、武警等),以及在境内银行有收支业务的境外机构(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机构,以下简称境外机构)、驻华使领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等。特殊机构代码是指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向特殊机构统一赋予的、仅供该机构在办理国际收支申报时使用的专用代码。该代码不作为认可特殊机构为有效机构的

3、证明。 第四条 办理涉外收付业务的银行,对首次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机构,需查验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简称代码证),并核验其有效性。 (一)如果该机构无代码证,但属于本规程第三条所规定的军队、武警的境内机构、境外机构或驻华使领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的,应当按以下流程办理特殊机构代码: 1.该机构应当向银行出具包含其准确、完整、规范名称的有效证明或其主管部门的批文或证明,银行于当日按照“特殊机构代码申领表”(表1)的格式将需要申领特殊机构代码的信息通知相应的外汇局分局或者已安装赋码系统的所在地外汇局支局。银行应当审核该申领机构的名称,确保该机构名称与开户档案资料中的名称或预留印鉴一致。银

4、行应当留存该机构出具的有效证明或批文的复印件24个月备查。 2外汇局分局/支局收到申领表后,于1个工作日内通过赋码系统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领特殊机构代码并留存相应的申领表。 3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根据外汇局分局/支局提交的申领请求进行审核、查重后,通过赋码系统实时赋予特殊机构代码并返回相应的外汇局分局/支局。4外汇局分局/支局收到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赋予的特殊机构代码后,于本工作日内打印出“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按银行)”(表2)和“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表5),并通知相应的银行。5. 银行收到外汇局分局支局的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后,应留存“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按银行)”

5、,同时应在本工作日内通知申领机构前来领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二)对于组织机构代码证已经失效的境内机构、无组织机构代码证且不属于军队、武警的境内机构,应当按照以下业务操作流程办理特殊机构代码: 1办理涉外收付业务的银行应填写“特殊机构代码申领协办单” (以下简称协办单,见表3)中的“银行填写”栏,并要求该机构自行填写“机构填写”栏后前往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办理代码证。 2如果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核实,该机构属于其赋码范围,则该机构应按规定申领组织机构代码;如果不属于其赋码范围,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应于本工作日内填写协办单中的“代码管理中心意

6、见”栏,并通知该机构凭该协办单前往所在地外汇局分局/支局办理特殊机构代码;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应留存协办单的复印件,以便于日后筹办机构转为正式组织机构时进行核对。 3已安装赋码系统的外汇局支局收到协办单后,应于1个工作日内通过赋码系统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领特殊机构代码并留存有关协办单;未安装赋码系统的外汇局支局收到协办单后,应于1个工作日内将申领特殊机构代码的清单汇总并填写“境内特殊机构代码申领表”(表4)后,将该申领表递交所属的外汇局分局,并留存有关协办单。 4外汇局分局收到辖内支局提交的“境内特殊机构代码申领表”或代码工作机构出具的“境内特殊机构协办单”后,应于1个工

7、作日内通过赋码系统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领特殊机构代码,并留存相应的申领表或协办单。 5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根据外汇局分局/支局提交的申领请求进行审核、查重后,通过赋码系统实时赋予特殊机构代码并返回相应的外汇局分局/支局。 6外汇局分局/支局收到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赋予的特殊机构代码后,应于本工作日内打印出“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表5)和“境内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表6),并通知申请机构或辖内相应外汇局支局。 7未安装赋码系统的外汇局支局收到外汇局分局的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后,于本工作日内通知申请机构前来领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表5)。第五条 协办单和申领表的留存期

8、限为24个月。第六条 对由特殊机构转为符合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赋码范围的机构,应重新按照组织机构代码的申领要求,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该类机构在申领组织机构代码时应当向代码工作机构出示其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以确保机构代码的唯一性。第七条 已安装赋码系统的外汇局分支局应当将赋码信息制作备份并定期对赋码信息和赋码系统进行维护。第八条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将所办理的特殊机构代码赋码情况于月后5个工作日内反馈给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定期将特殊机构及其代码情况在外汇局系统内部网上发布,供各分支局查询,以减少重复申领特殊机构代码的负担。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

9、理中心应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并定期将特殊机构及其代码情况提供给各地的代码工作机构,便于其核对和管理组织机构代码。第九条 第九条 本规程自 年 月 日起实施。表1特殊机构代码申领表国家外汇管理局xx分局/支局: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的规定,特申请以下机构的特殊机构代码:机构名称所在国家或地区1 驻华使领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填写“中国”。经济行业2 该项由银行根据本规程表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填写。经济类型3 该项由银行根据本规程表8“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填写。机构地址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银行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 XX银行(盖业务章) 年 月 日表2

10、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按银行)说明:本特殊机构机构代码赋码通知仅供特殊机构在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时使用,特殊机构代码不得作为认可特殊机构为有效机构的证明。XX银行:经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请,下列机构的特殊机构代码如下表,请在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时使用。机构名称特殊机构代码机构地址机构联系人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国家外汇管理局XX分局/支局 (盖章) 年 月 日表3特殊机构代码申领协办单银 行 填 写 (机构名称)尚未领取组织机构代码,鉴于办理外汇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的需要,请正确填写“机构填写”栏后前往所在地代码管理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如果不属于组织机构代码赋码范围,请代码中心在

11、“代码管理中心意见”栏签章并请携带此单到外汇局申领特殊机构代码。 银行(盖章) 年 月 日机 构 填 写机构名称:机构地址:联系人: 联系电话:备注1 备注栏应注明机构的详细情况,如筹办中的企业,境外机构等。1: 机构盖章或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意 见代 码 管 理 中 心 经审核,该机构不属于我中心组织结构代码赋码范围。 特此证明。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盖章) 年 月 日辅 助 信 息凡中央级单位到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裕民路裕中西里46号。 电话:62353355314凡 级单位到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理。地址: 电话:国家外汇管理局 分局支局地址: 电话

12、表4境内特殊机构代码申领表国家外汇管理局XX分局: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机构代码工作部门核实,以下机构不属于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机构代码工作部门的赋码范围,因国际收支申报业务需要申领特殊机构代码,请予办理。机构名称经济行业经济类型机构地址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外汇局支局代码:支局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 国家外汇管理局XX支局 (盖章) 年 月 日 表5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说明:本特殊机构机构代码赋码通知仅供特殊机构在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时使用,特殊机构代码不得作为认可特殊机构为有效机构的证明。(境内特殊机构名称):经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请,你机构的特殊机构代码为_,仅在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时使用。 特此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XX分局/支局(外汇管理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