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新港方案说明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16419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佳兆业新港方案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佳兆业新港方案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佳兆业新港方案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佳兆业新港方案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佳兆业新港方案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佳兆业新港方案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佳兆业新港方案说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佳兆业投资有限公司数码港 方案设计说明书设 计 号: 2008FB010 总 经 理: 钟明 首席总建筑师: 周颿 总 工 程 师: 袁天义 设计总负责人: 周 颿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综合甲级 证书号:220301-Sj二零零八年三月目 录一、 表现图1. 西北向鸟瞰图一2. 规划道路沿街透视图3. 西北向沿街透视图4. 主入口昼景透视图5. 中心庭院夜景透视图6. 中心庭院透视图7. 总平面图(填色)二、设计说明1. 规划设计2. 建筑设计3. 结构设计4. 给排水设计5. 电气设计6. 暖通设计7. 消防设计三、设计图纸(一) 总图1. 总平面图(黑

2、白)2. 地下室平面图3. 规划地块现状分析图4. 功能分区分析图5. 道路交通分析图6. 消防系统分析图7. 绿化分析图8. 日照分析图(二) 建筑单体1 01楼平、立、剖面图2 02楼平、立、剖面图3 03,08楼平、立、剖面图4 04,07楼平、立、剖面图5 05,06楼平、立、剖面图6 09,10楼平、立、剖面图7 11楼平、立、剖面图双流数码港住宅小区项目【一】设计依据1、 成都市双流县规划管理局对本地块所提的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07073号(二七年七月)2、 业主提供的项目用地红拨图及地形图电子文件3、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成都市规划管理局,2007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3、50352-2005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7、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9、 汽车库设计规范JGJ100-9810、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2、 业主提供的项目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13、 其他相关的国家及地方规划建设法规、规范【二】项目概况1、建设规模: 规划净用地面积: 40020.00(约60亩)。 总建筑面积:约13.9万(地上约10.

4、2万,地下约3.7万) 建筑层数:地上: 住宅13层,11层 商业设施 1层 地下: 1层2、项目组成:高层住宅楼及其附属用房(地下车库、机电设备用房等),商业用房。3、建设地点:成都市双流区商贸园区绕城路。4、建设单位:成都佳兆业投资有限公司5、建筑防火类别及耐火等级: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6、耐久年限:50年7、抗震设防烈度:7度8、建筑类别: 住宅楼、商住楼【三】设计范围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通风及总平面设计。【四】建筑设计1、总平面(1)场地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成都市双流区东升组团,西北侧为蛟龙工业港,北侧及东侧为商贸园区,是双流老城、新城与成都市中心区的接口区域。用地面积

5、40020.00,西侧临15米市政绿化带及40米城市主干道,北侧临30米城市道路,东、南两侧为相邻用地,形状方正,地势平坦。用地性质为二类住宅用地,容积率3.0,覆盖率上限30。在规划上除了严格执行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国六条”关于90以下小户型比例的相关规定以外,尚须满足该区域39.4米的航空限高和沿街建筑面宽须小于80米的条件。项目用地周边未来以大型汽车展销厅、商业购物中心、商贸物流基地等物业形态为主,特别是与项目同步规划实施的数码港商业项目联系紧密,具有鲜明的商业核心地带高品质小规模、精品式商住一体化物业特征。(2)总体布置:规划上将住宅平行边界布置,从而形成小区基本的围合概念,保证

6、完整性和私密性要求。沿用地东西两侧住宅单元成折形拼接,并在用地的四角留出空间,与主要的城市道路之间形成比较生动和流畅的界面关系,并加强小区内外的绿化渗透.为了明确小区内部组团绿化,增强的领域感.,在用地中央部分,用2个单元住宅和1个点式住宅把用小区内部分为1个大尺度中心花园和2个组团景观绿化,通过良好的绿化景观设计,创造出静谧宜人的居住环境。(3)交通组织: 用地南、东两面无法开设车行出入口,只能将主要的两个车行出入口设于北侧和西侧的道路上,并就近与地库出入口相连接,方便车辆进出。小区车道只沿东、南用地红线布置,连接两个车行出入口,组团内部不设车道,实现人车分流。小区内部预留环形的消防通道通畅

7、通路,保证各个单元均有直接的紧急进出路径和消防扑救作业区。地下车库出入口除设置在东北,西南2个车行出入口旁外,第三个出入口设于小区南侧住宅山墙之间,对住宅视线和景观没有影响。北侧边界中段开设20米宽的步行广场作为主要的步行入口,正对中心景观广场,并与小区组团广场和景观通路顺畅连接。小区内消防通道均作景观广场化设计,日常使用中均为步行区域,完全实现内部人车分流,保障住户的安全和居住品质。(4)组团构成:在小区内部形成了3个相对围合的院落空间,围绕其中的中央大组团和西南,东南2个组团形成了个相对独立且在角落对外开敞的居住组团,可以采用院落的概念进行塑造;而位于中央大组团中轴的公共广场景观把3个组团

8、有机的联系在一起。2、平面设计(1)地下室:用地设置一层地下车库,设有3个出入口,可停车1020辆,自行车库设置在地下室,可停1037辆。其余部分为机电设备用房和物管库房。(2)商业用房:在用地北侧临道路边界设置了1层(层高5.8米)临街配套商业用房.设计中尽量减少商业用房对高层住宅的影响,同时力求通过富有创意的立面效果形成良好的商业气氛(3)住宅: a.平面形式为了节约建筑占地,减少单元数量,用地周围住宅单元均为一梯五户、六户、七户单元式可拼接平面。一梯三户拼接和点式的大户型集中在中心绿地周围,以每个户型都有最好的朝向。在设计上尽量做大单元的面宽,保证所有住户均有良好的视野和景观朝向,同时也

9、注意避免了拼接单元之间的对视和相互影响。b.户型结构按照业主要求,户型结构为45至90的小户型,通过精细化的户型推敲,动静分区明确,房间方正好用,并充分考虑了生活阳台、冰箱位、洗衣机位、热水器位、空调机位等生活细节,保证中小户型的居住品质和舒适度。c.层高控制为了充分挖掘限高条件下项目的建设潜力,减少单元数量,考虑到中小户型的实际特点,我们将住宅的层高设定为2.9米,结合无机房电梯的使用,可以在39.4米的高度范围内将住宅层数提升到13层。有利于小区环境品质的提升和空间的通透,为项目增加亮点。3、造型及立面设计住宅单元采用现代风格,以富有特色的建筑形体和色彩肌理体现楼盘的时尚数码概念。建筑体量

10、以水平方向的纵深感为主要造型焦点,强调水平线条的流动和飘逸,并通过阳台玻璃栏板和飘窗的虚实对比,赋予建筑轻盈灵动的质感。建筑色彩以冷色调的白色和深灰色为主要色调,深浅搭配合理,体块交接清晰,视觉感受强烈、明快。外立面材质主要采用优质高档面砖和彩色铝合金门窗框及装饰百叶。【五】技术经济指标:经济技术指标一 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40020.00二 规划总建筑面积:138993.62 (一).地上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02106.39 1、住宅建筑面积:101327.53(1)套型建筑面积小于90的住宅面积及 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101327.53100.00%(2)套型建筑面积大于90的住宅

11、面积及 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0.000.00%(3)公寓建筑面积及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16200.9615.99%2、非住宅建筑面积:778.86 (1)商业用房建筑面积:778.86 (2)物管用房建筑面积 (二).地下建筑面积及层数:36887.231层其中 物管用房的面积:416.98三 容积率总容积率:2.55 住宅容积率及住宅占总容积率的比例:2.53 99.24%四 建筑密度总建筑密度:23.61%住宅建筑密度(含投影密度):23.61%五 总绿地面积:10265.13六 绿地率:25.65%七 机动车位1020辆 (一).地上室外停车位:0辆0% (二).地下室停车位:1

12、020辆 (1).住宅停车位:1013辆 (2).商业停车位:7辆八 非机动车位:1037辆 (一).地上非机动车停车位0辆 (二).地下非机动车停车位:1037辆九 土地利用汇总表面积比例 (一).建筑基底面积9448.7223.61% (二).总绿地面积10265.1325.65% 1.集中绿地面积6672.33 2.宅旁绿地面积3592.80 3.植草砖铺地停车场折算绿地面积0.00 (三).道路及地面停车用地面积7615.1919.03% 1.道路用地面积7615.19 2.地面机动车停车用地面积0.00 3.地面非机动车停车用地面积0.00 (四).其他用地面积12690.9631.

13、71% 1.距建筑物外墙角1.5M内不能计入绿地面积3965.45 2.其它8725.51十 全民健身场所1690.00十一 日照分析结论 按照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本日照分析图测试时间为大寒日8:0016:00,每小时测试一次。经对日照阴影综合分析,公寓293户,建筑面积为16200.96,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15.99%,不满足至少一个卧室或起居室(厅)大寒日日照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其余均满足日照要求。【六】结构设计本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11栋1113层的住宅小区,其中9、10号楼为11层,其它均为13层。1号、2号楼局部含一层商业。总建筑面积为13.9万。工程位于成都市双流区。一、 采用的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6年版) 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