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63972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学期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下学期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下学期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下学期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下学期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学期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学期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学期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惠济区教研室 赵杰抽查考试已通过去,为了更清晰细致地理解试卷以及学生答卷状况,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特对本次试卷进行分析,为此后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某些资料,但愿能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裨益。一、抽测阐明1. 抽测目的本次抽查考试的重要目的是检测本年级学生对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对本册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梳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种审视自我、评价自我的视角和根据,增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充足体现新课程评价为了全面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改善教师的教学的思想。2命题的指引思想本次抽查考试命题的指引

2、思想就是数学课程原则(实验稿)指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增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步,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努力体现课标基本理念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本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试题设计上,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果,更关注她们学习的过程;

3、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关注她们在数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协助学生结识自我,建立信心。试题范畴、内容、特点由于我区4年级没有进入课改,使用的仍然是老人教教材,因此本次抽查考试所根据的原则仍然是教学大纲对上述内容提出的教学规定。考察的内容是以六年级12册总复习内容为基本,涵盖11册学过的部分知识,侧重五、六年级,不涉及*号题和思考题。这张试卷总体上沿袭了过去的形式,但同步具有自身的特点。(1)人文性。在这张试卷中,沿袭了我此前的方式,在学生容易因非智慧因素失误的地方加以提示。高招试卷中采用的是加着重号,我也采用过,效果不明显,这次仍然采用的是变换字体同步加大字号引起注意的方式。这样解

4、决使无声的文字变为具有强烈提示意义的符号,避免了非智慧失误,有助于更客观、科学的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状况。(2)开放性。这张试卷中的开放性题目较多,例如填空6,列式解答的1、3,都不是只有一种答法。这些试题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均有积极作用。(3)渗入新课程思想和规定。目前,我区六年级还没有进入课改,但是我们必须有课改的意识。最后一题就是根据课程原则设计的。它属于记录的领域,老式教材是从四年级开始波及记录图表,从五年级开始专门学习,六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复杂的记录图表,新教材从一年级就开始有记录的学习,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可见新课程对记录概率的注重

5、。记录观念重要表目前:“能从记录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 过收集数据、描述 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结识到记录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解决 数据的措施,以及由此得到的成果进行合理的质疑。”过去考察记录知识的掌握状况常常是一句话,问条形、折线记录图有什么特点,这有违记录的目的。这次考题我是把记录图表当成一种工具、手段,学生要在读懂记录图的基本上综合运用分数、百分数等知识才干解答,带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是一种创新和突破。(4)基本性和发展性。这张试卷是对六年级学生学习状况的一次摸底,以大纲(课标)为根据,紧扣课本,注重“双基”,避免繁、难、偏、旧。考试试题波及了整个小学

6、阶段所学到的内容,覆盖面大,照顾全体,力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类学生。3.试题来源及考察点阐明六年级题目及知识点阐明题号相应知识点一1整数的读写、近似数分数、百分数、小数互化;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3单位换算4分数的意义;已知数量差与相应分率的差,求单位1的分数除法应用题5分数的意义6正反比例的意义7用字母表达数工程问题应用题9已知部分的和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求部分量的应用题10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二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间单位3发芽率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5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三1三种记录图的特点2比例意义或性质3表面积、体积的结识4轴对称图形5年月日换算6求一种数比另一数多(少)百分之

7、几四、五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六、七解方程和比例八1已知单位1和部分分率,求部分量用方程解答应用题;谁比谁的几分之几多(少)几3求利息九1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2已知体积求圆锥底面积3比例尺4读条形记录图;填写登记表;已知数量和相应分率求单位1;已知单位1数量和部分分率,求部分量;已知谁比谁多几分之几和其中一种量,求另一种量;二、总体状况1. 全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数据分析:反映出的趋势和问题;分数段登记表分数段109090890760645940如下人数1678224022125232百分率73291.0011136.5633.2注:参照人数11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分。

8、最低分太低了。分数段扇形图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超过了80分,对于六年级来说,我觉得这个成绩可以算是良好。但我们怎么看那3.24%呢?有人也许对.24%这个百分率不觉得然,事实上它已经相称不小了,按“普九”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要不不小于等于,你看这名学生我们的初中教师能保住几种?10分如下的学生有8个,不涉及得0分的,占了042%,这些学生我们的初中教师又能保住几种?因此说,越是年级低越不能轻言放弃,补差要长抓不懈,我们要尽量多地保证我们的学生达标,及格,在教育的接力跑中交好我们那一棒。全区学生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登记表参照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不小于等于59.分)及格率(%)

9、优秀人数(不小于等于5分)优秀率(%)19141656.883.817990311763.58参照人数指得分不为0的学生数,不是取%好的计算,而是基本上按00%。这个及格率和平均分还是不错的,优秀率超过50,阐明有一半以上的同窗不仅能做基本的题目,还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是我们六年级教师的成绩,是我们付出的艰苦苦动换来的,阐明了我们的教学是夯实有效地,面向绝大多数同窗的。各学校均分散点图共4所学校,最高97分,最低7.1,正好相差4分;大多数点分布在090之间,低于6分的有两个点。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差别?横向的比较给了每一种学校一种位置,我们明确了位置才好,明确方向,明确目的,

10、迎头赶上。中心校平均分条形图最高90.79分,最低6.2分,相差459分;大多数学区的成绩在70分以上。这个差距我们又该如何看?2. 今年我区成绩的算法前两年我们给各学校各中心校算分,是按参与考试的学生数取前80%的学生成绩除以相应人数,得出这8学生的平均分,按平均分的高下排名积分。今年按照上级的批示,变化了算法,采用级别制,具体措施是:先把全区本年级所有考生来一种大排名;然后按照3:3:3:1的比例进行级别划分,即成绩最佳的0学生为A等,接着的30%为B等,再往后的30为C等,最后的10为D等;各类学生所占比重不同,算一种学校的得分时,公式如下该校本年级A等学生数学校本年级总人数00A等学生

11、总分该校本年级B等学生数学校本年级总人数80等学生总分该校本年级C等学生数学校本年级总人数60C等学生总分该校本年级D等学生数学校本年级总人数0D等学生总分、B、C、四项总分的和就是学校的总得分。中心校得分采用同样的算法。各学校的总分算出后来,进行大排名,仍然按照3:3:3:1的比例划分ABC四个级别,像六年级数学,共有41所学校参与考试,1所A等,12所等,1所等,所D等。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种不同计算措施的优劣。今年的算法和过去相比有什么长处?我们觉得用那种措施更客观更科学?下面是六年级数学各个级别学生数以及取值范畴。参照人数ACD1914取值人数取值人数取值人数取值人数9562986549

12、5518从这些数据我们看出来什么呢?这和前面的状况是一致的,两极分化有些严重。等五年级取到6分,四年级取到7分,可是五年级的均分比六年级还低0.2分。三、具体分析第一题 填空(20分)参照人数总分题号每题分值错误人数错误率(%)对的人数对的率(%)60120210166503.3313042731626.6744733233.3336.675155457675388.3732.674778.338193.741833922.67386.3310778.313167 除了1、6、7题,其她题目错误均超过了0%,显得偏高,阐明六年级学生对众多概念的选用和综合运用能力普遍还是有欠缺的,这也是不可避免

13、的。固然,我选用的样本中有一种考场比较差也是错误率较高的一种因素。1是亿以内数的读写,是四年级的知识;是正反比例,是六年级的知识;7是数与代数中的用字母表达数和数量关系的综合运用,都掌握的较好。2题是数的互化,一种常用的比较典型的综合运用,一方面是理解连等,一般是把已知数化成最简分数,再根据商不变性质、分数和比的基本性质填写缺项。3是单位互化,错误在措施,尚有比较多是没有化简。4的错误率高某些,由于这道题要用到分数意义,还要用到分数除法或其她措施,不是单纯的记忆、辨认,而是要理解运用。6/(1/51/7),相称于一道两步应用题,还是间接告知条件的,有一定难度。5是分数意义的考察,但这个图有些复

14、杂,提成两部分比较好做些。8是一道工程问题,理解了“工效”就O了。9是已知和与部分间的关系,求部分的应用题,错的不少。这是用方程解答的一种典型题目,与此类似的有告诉差和部分间关系的。求单位1还容易些,像这道题,求另一种量更复杂。固然,放在填空里有些难。1是圆柱圆锥关系,这道题放在最后阐明我觉得它比较难,事实也是如此。这道题的错误诸多,错误答案有6:1、1:、1:9等。它难在光是记住面积比是半径比的平方还不行,还要考虑1/3,最佳是列出来这个比,实际去比一下,/3*S1:S213*1:,面积的比是1:4,体积比是/3*/12。用举例子的措施比较好,这是小学常用的一种措施,是从一般到特殊。第二题 判断(5分)参照人数总分题号每题分值错误人数错误率(%)对的人数对的率(%)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