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新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161795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新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新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新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新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新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新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新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工艺标准(208)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桥梁工程中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的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梁的施工可参照执行。2 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钢筋:钢筋出厂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品种、级别、规格和 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 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 1303等的规定。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2.1.2 电焊条:电焊条应有产品合格证,品种、

2、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焊条GB 5117的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母材强度相适应。2.1.3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进厂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2.1.4 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的河沙,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砂的品种、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的

3、规定,进厂后按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进行复试合格。2.1.5 石子: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石子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的规定,进厂后按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进行复试合格。2.1.6 混凝土拌合用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2.1.7 外加剂:外加剂应标明品种、生产厂家和牌号。出厂时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的检测部门出具,其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

4、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规定。进厂应取样复试合格,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2.1.8 掺合料:掺合料应标明品种、等级及生产厂家。出厂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混合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1.9 对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必须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检测报告,砂、石必须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活性检验报告,其质量 应符合北京市标准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京TY5的要求。混凝土中的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2.1.10 钢绞线

5、:钢绞线应根据设计规定的规格、型号和技术指标来选用。钢绞线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出厂时应有材料性能检验书或产品质量合格证,进厂后除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等进行检查外,还应抽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复试,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的规定。2.1.11 波纹管(金属螺旋管):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对其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漏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工地自己加工制作的波纹管也应进行上述检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C/T 3013的规定。2.

6、1.12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进厂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无误后分批进行外观、硬度及静载锚固性能检验,确认合格后使用。2.1.13 其他材料:模板、方木(型钢)、可调顶托、火烧丝、氧气、乙炔、塑料布、阻燃保水材料(混凝土养护用)、PVC管(预应力管道排气用)、木塞、脱模剂等。2.2机具设备2.2.1 支架:48扣件式钢管支架或碗扣式钢管支架、钢管扣件、脚手板、可调顶托及可调底座等。2.2.2 钢筋施工机具: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砂轮切割机等。2.2.3 模板施工机

7、具:电锯、电刨、手电钻等。2.2.4 混凝土施工机具: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汽车吊、混凝土振捣器等。2.2.5 预应力施工机具:千斤顶(压力表)、油泵、注浆机、手提砂轮切割机、卷扬机等。2.2.6 其他机具设备:空压机、发电机、水车、水泵等。2.2.7工具:气焊割枪、扳手、直尺、铁錾、铁锹、铁抹子、木抹子、斧子、钉锤、揽风绳、对拉螺杆及PVC管、钉子、8号铁丝、钢丝刷、限位板、工具锚等。2.3 作业条件2.3.1墩柱经验收合格。2.3.2 作业面已具备三通一平,满足施工要求。2.3.3 材料按需要已分批进场,并经检验合格,机械设备状况良好。2.3.4 墩柱顶面与盖梁接缝位置

8、充分凿毛,满足有关施工缝处理的要求。2.4 技术准备2.4.1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编制分项工程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并报业主及监理审批。2.4.2 进行钢筋的取样试验、钢筋翻样及配料单编制工作。2.4.3 对模板、支架进行进场验收。2.4.4 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4.5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班组织进行交底。2.4.6 进行预应力张拉设备的检验定校验及预应力材料的取样试验。2.4.7 组织施工测量放线。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支架基础处理支架基础施工支架安装底模安装 钢筋加工 钢筋绑扎预应力体系安装定位预应力筋制作 穿预应力钢筋侧模安装

9、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试块制作养生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试块试验侧模拆除千斤顶压力表配对校验 预应力张拉、锚固灰浆配制 预应力孔道压浆 试块制作养生封锚 试块试验模板及支架拆除3.2 操作方法3.2.1 测量放线3.2.1.1 依据基准控制桩在地基上放出盖梁中心点及纵横向轴线控制桩。3.2.1.2 按支架施工方案设计的地基处理宽度,用钢尺从控制桩向轴线两侧放出地基边线控制桩。地基四周边线距离不宜小于500。3.2.1.3 用白灰线标出地基边线控制桩,确定地基处理范围。3.2.1.4 用水准仪,依据支架施工方案,将地基处理的标高控制线标注在墩柱上,墩柱间距较大时应适当加密控制桩。

10、3.2.2支架基础处理3.2.2.1 支架地基处理可采用换填法(灰土、砂砾、碎石等材料)、夯实法等方法:对于软弱土层可采用挤密桩法或化学加固法等方法。3.2.2.2 采用换填法时,先将地基表面不适宜材料彻底清理干净,然后铺筑换填材料,每层松铺厚度不应大于300,摊铺时用推土机推平,然后用压路机碾压,人工配合施工,时压实度大于95%,平整度小于15。3.2.2.3 采用夯实法时,先将地基表面不适宜材料彻底清理干净,用推土机推平,人工配合施工,使压实度和平整度等指标达到本标准3.2.2.2款要求。3.2.2.4 对于软弱土层,可采用挤密桩法或化学加固法等方法;具体施工方法参照相应软弱地基处理施工工

11、艺标准。3.2.3支架基础施工3.2.3.1 支架基础形式应本着经济、施工方便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双向或单向铺枕木、木板或型钢等方法。3.2.3.2当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时,其断面尺寸及强度等级应依据施工荷载、负荷时混凝土龄期及地基等因素确定,条形基础顶宽不应小于200,其施工程序如下:(1) 用全站仪放出底板边线或条形基础的中线。(2) 对地基标高进行检查,超高部分全部铲除。(3) 模板安装,模板可采用钢模板或木质模板,也可在基础顶面挖出凹槽作为模板。(4) 钢筋安装,设有钢筋时,按施工方案的要求

12、将钢筋就位并绑扎牢固。(5) 混凝土浇筑及养生,施工时严格控制平整度及标高,初凝后适当洒水养生,洒水时注意不得浸泡地基。3.2.3.3当采用枕木、木板或型钢基础时,枕木、木板或型钢规格应依据施工荷载及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但其顶宽不宜小于200,其施工程序如下:(1) 对地基标高进行检查,高出部分全部铲除,低洼处回填适宜材料并整平夯实。(2) 用全站仪放出每排基础的中线。(3) 依据基础中线将枕木、木板或型钢就位。枕木及木板就位可人工进行,型钢就位采用人工困难时应采用机械,就位前在基础顶部泼洒细砂一层,使其与地基密贴;双向铺设时可采用焊接、螺栓及销钉等方式使其成为整体,纵横交叉点有缝隙时应用薄钢

13、板或木板予以填充,不得留有空隙。3.2.3.4 按现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验算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及沉降。3.2.4 支架安装3.2.4.1 支架可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架及扣件式钢管支架等支架形式。3.2.4.2 碗扣式钢管支架安装程序及方法(1) 依据施工方案设计的位置,在基础上用墨线弹出纵、横向每排立杆位置线。(2) 在基础上墨线交叉点摆放底座,将立杆插于底座上,采用3.0m和1.8 m两种不同长度立杆相互交错布置。(3) 安装扫地杆,将水平杆接头插入立杆最端碗扣内,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扣下并顺时针旋转将其锁紧。(4) 采用3m长立杆向上接长,顶部再用

14、1.8 m长立杆找齐(或同一层用同一种规格立杆,最后找齐),以避免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立杆接长时,将上部立杆底端连接孔同下部立杆顶端连接孔对齐,插入立杆连接并锁定。(5) 进行水平杆安装,安装方法同“安装扫地杆”。(6) 安装剪刀撑。(7) 安装可调顶托。3.2.4.3 碗扣式钢管支架安装施工要求(1) 支架安装前必须依照施工图设计、现场地形、浇筑方案和设备条件等编制施工方案,按施工阶段荷载验算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报批后实施。(2) 支架安装可从盖梁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也可从中间开始向两端推进,工作面不宜开设过多且不宜从两端开始向中间推进,应从纵横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以免支架失稳。(3

15、) 若基础平整坚实,立杆底座可用垫座,若基础不平或不够坚实,支架底部应采用立杆可调底座。(4) 所有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5) 碗扣式支架的低层组架最为关键,其组架质量直接影响支架整体质量,要严格控制组装质量。在安装完最下层水平杆后,首先检查并调整水平框架的方正和纵向直顺度;其次应检查水平杆的水平度,并通过调整立杆可调底座使水平杆的水平偏差小于L/400(L为水平杆长度);同时应逐个检查立杆底脚,并确保所有立杆不悬空和松动;当底层架子符合塔设要求后,检查所有碗扣接头并锁紧,在搭设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上述内容,并予以调整。(6) 支架搭设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和水平杆水平度,整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h/500(h为立杆高度),但最大不超过100mm;水平杆水平度符合本款序号(5)的规定;纵向直线度应小于L/200( L为纵向水平杆总长)。(7) 纵、横向应每57根立杆设剪刀撑一道,每道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与地面的夹角宜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