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161518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 内容预览:4、?琵琶行教案学习目标: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A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B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感受“声中之情声音描写技巧高超,要求讲完其段落后,学生能及时掌握并背诵。主旨方面重点比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导入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波折岁月。?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顶峰,它像一座光辉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一提

2、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师:这位诗人是谁? -白居易 ,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二、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

3、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顶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后人为

4、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三、学习“序1. 快速阅读,疏通字词2. 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3点明写作动机;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四、录音范读 ,整体感知思考:1. 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 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3. 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4. 全诗共写了几次音乐?连带诗歌结构是怎样写的?第一次 诗人送客闻琴 暗写、侧面衬托第二次 邀见、弹奏?霓裳?六幺明写、详写第三次 感我此言“却

5、坐促弦明写、略写、侧面衬托5. 哪一次音乐写得最精彩?转入精读五、精读音乐段一诗中关于音乐的描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A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板书音乐 特征 情感转轴拨弦 和缓消沉 序曲 先有情低眉信手 声声思轻拢慢捻抹复挑 过渡 无限事1. 如急雨 粗重急骤2. 如私语 轻微委婉3. 珠玉落盘 清脆圆润4. 莺语花底 宛转流畅5. 冰泉冷涩 阻塞压抑 幽愁暗恨6. 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高潮7. 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8. 如裂帛 短促急切曲终、余韵悠悠B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

6、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视觉、听觉融通-通感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4景特描写衬托氛围六、学习3、4、5自然段1. 思考:作者为何听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感动,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原因?2阅读3、4自然段板书比拟诗人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赏析歌女悲凄少年得意 老年失意年表貌美 年老色衰门庭假设市 门前冷落下嫁贾人 独守空船详写生平,略写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凄苦辞帝京,谪居卧病,地僻无音乐,不闻丝竹黄芦苦竹,杜鹃啼血山歌村笛,呕哑嘲哳详写感受,略写生平相逢何必曾相识七、总结主旨诗中通过对琵琶女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叙述了诗人对歌女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天涯沦落人之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