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宝臣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16080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宝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宝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宝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宝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宝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宝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宝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 张宝臣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概述学习目的 一、 识记层次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2.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规定二、 理解层次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重要内容2.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学科性质和特点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意义 三、 应用层次1. 研究学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理论和实践根据2. 研究学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方略第一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一、 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一) 教育科学研究的界定1. 科学研究的含义科学研究是人们有目的地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规律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引下,在社会实践的基本上,以脑力劳动为主的

2、结识活动,具有不同限度的摸索性和发明性。科学研究的成果一般是以知识形态和科学概念和原理体现出来的精神产品。第一, 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结识活动。第二, 科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筹划、故意识、有系统的结识活动。第三, 科学研究是一种在前人已有结识经验基本上的结识活动。第四, 科学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措施对客观事实加以掌握、分析和概括,进而揭示其本质、摸索新规律的结识过程。2. 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者在定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理论的指引下,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措施,故意识、有目的、有筹划地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理解、收集、整顿和分析 ,从而发现和结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指引

3、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一,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研究工作者对有关的教育现象及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筹划的结识过程 。第二,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摸索和发现教育实践中带有普遍性即规律性的东西,并试图通过对教育领域的这些规律性的结识,更好地指引教育实践。第三, 教育科学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措施,其中涉及要根据研究目的任务,科学选用合适的措施,研究的过程要遵循科学的程序,始终坚持实事求理的态度等。(二)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1. 继承性2. 创新性3. 规范性4. 系统性(三)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1. 多因素性2. 实践性3. 迟效性4. 难控性二、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4、与意义(一)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摸索学前教育科学的结识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揭示和发现学前教育领域内多种现象的客观规律,不断丰富和完善学前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而更有效地指引学前教育实践。(二)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1. 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2. 有助于更好地丰富和完善学前教育科学体系3. 有助于更好地增进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4. 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改革的全面进一步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内涵(一)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含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就是研究者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筹划、系统地进行学前教育研究和构建学前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学前教育现象

5、为对象、以科学措施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学前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的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二)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内容略(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学科性质略(四)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措施1. 按合用范畴和概括限度分类(1)措施论 哲学措施论指马克思主义结识论;一般措施论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2)具体措施分为量的研究、质的研究和定性研究()辅助措施记录措施与技术、测量措施与技术、图表措施与技术、抽样措施与技术和计算机技术。2. 按研究过程的阶段分类(1) 准备阶段的措施拟定课题的措施、查阅文献的措施和研究设计的措施(2) 实行阶段的措施 形成事实的措施和形成理论的措

6、施(3) 总结评价阶段的措施 撰写报告的措施、成果评估的措施和推广运用的措施。3. 按问题的性质分类() 理论措施 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综合、概括() 实证措施 观测、问卷、访谈、测量() 实验研究措施 真实验、准实验() 历史研究措施 作品分析法 文献法(五) 学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的意义1. 有助于害羞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提高科研能力2. 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3. 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学前教育科学第二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一、 选定研究课题(一) 选定研究课题的意义1. 选定研究课题既是研究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研究的先决条件2. 精确的选题不仅可以保证研究

7、方向,并且还能提高科研效率3. 选题的过程有助于研究者建立和调节自己的知识构造(二) 选定研究课题应注意的问题1. 选定的研究课题必须是一种有待于解决、验证或回答的问题2. 研究课题不能太大、太笼统3. 课题的表述要精确二、 查阅文献资料1. 进一步明确研究课题2. 对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3. 为研究提供科学根据、借鉴研究4.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三、 拟定研究措施1. 研究措施要根据研究课题,特别是研究目的而定,要适合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2. 要注意所选措施的可行性3. 要注意多种研究措施的综合运用四、 制定研究筹划五、 整顿和分析研究资料六、 成果表述与评价第三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发

8、展与类别一、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发展述略(一) 学前教育实验的开端(二) 研究措施的发展演变(三) 研究措施的发展趋势1. 注重运用数学措施,使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2. 注重经验法、思辨措施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措施的综合使用3. 开放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和协作研究方式的广泛开展 二、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别(一) 基本研究和应用研究基本研究属于纯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注重一盘账太贵、一般原理原则的建立。应用研究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运用基本研究得出的原理、原则,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和措施。(二) 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在一种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学前教育中的某一种教育现象或问题进

9、行系统的定期研究,也称追踪研究。横向研究是就某一种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组或几种年级一的小朋友行为体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也叫横断研究。(三)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措施和角度。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本,从事物的矛盾出发,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定量研究是指重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性或变化的研究。研究活动往往是在一定的理论基本上,将研究内容分析为某些因素或变量,运用数据进行度量,通过对数据的记录分析形成结论,对结论的表述也重要领先数据、图表等

10、手段。(四) 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个案研究是研究者选用一种特殊个体或典型安全进行全面而进一步的考察的研究。成组研究是研究者选用较多的研究对象构成若干被试组,对被试组中的每个个体都进行系统考察的研究。第四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 客观性原则其规定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存在,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反对弄虚作假,脱离实际。规定1. 在研究的指引思想上要坚持客观性原则。2. 在研究过程中要坚持客观性原则。3. 在对事实资料进行分析时要坚持客观性原则。二、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规定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以系统论为指引,把研究的问题或对象放在系

11、统的形式中,注重从整体上、联系上、构造的功能上,考察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这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规定1. 要以整体的眼光,将自身课题研究置于整个人类结识过程的环节之中。2. 要以系统的眼光,既要把课题研究放在更大的系统中去考察,同步也要关注课题自身内容的系统关系。3. 要从系统角度,过程角度和时空角度出发,构建独特具体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这一摸索活动的系统。三、 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规定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牢记育人使命,是为育人而研究而非为则研究,不管是研究目的的制定、研究措施的选择,还是研究过程的组织与实行,都要尽量做到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和谐统一,避免和避免研究工作对小朋友身心发展不良影响。规定1. 课题研究的内容要有教育意义,不能进行任何影响学前小朋友身心健康的研究。2. 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不能损害学前小朋友的利益。四、 伦理性原则伦理性原则规定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遵循基本的社会一方面准则和法律法规,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她们导致身心伤害规定1. 尊重受试者的权利2. 研究活动不给被研究者导致不恰当的压力。3. 要谨慎解释研究材料或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