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16062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1 政策问题。 关于贫困范围和程度的认定。 2 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 位。目前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分灶吃饭财税体制,县 (贫困县 )这一级 的财政状况堪称吃饭财政,甚至连保吃饭都很困难,因此,就造成了 县、乡财政在现行财力情况下根本无力安排财政配套资金用于扶贫开 发。在这种开发资金发生空缺的情况下, 就形成了国家给多少钱办多 少事状态, 最终将对实现扶贫开发目标打了折扣。 3 管理体制问 题。目前,政府扶贫机构设置仍存在体制不完善、管理不畅问题。从 中央到乡村,战线太长,中间环节太多,路途消耗太大。由于政府扶 贫部门只是政府议事协调机构, 有许多具体的扶贫工作是由多部门管 理、实

2、施的。使得各类扶贫资金种类多、渠道多、投入分散,职权不 一,甚至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扶贫资金的合力,降低了扶贫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 4 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贫困乡村均位于山区,立地条 件差,开发难度大,做同样的项目,尤其基础设施建设,山区的项目 投入量要高于立地条较好的平原地带数倍。 再加上需要扶贫开发资助 的范围较大, 需扶贫资金量也是巨大的, 故目前给予的现行扶贫资金 远不能满足需要。 如通过实施多年的易地搬迁工程已投入了不少的资 金,但截止目前,完成的搬迁人数仅占实际需搬迁总量的 47%(原计 划搬迁人员总数为 3690 人),尚有半数以上的搬迁任务,可见还需一 笔较大的搬迁资金投入。 5

3、自然障碍因素。 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 致一方贫困的客观原因, 同时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障碍因素。 主要包 括: (1) 生态脆弱堪忧,环境亟待改善。有些区域植被稀少,水 土流失正在加剧;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无限量施用;冶金、矿产、 采选等工业企业的废气、 废水无处理排放;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日 益增加的机动车辆导致城区大气质量明显恶化。 这些污染因素的存在 和水土流失的继续, 就决定了生态的脆弱性, 使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 力明显降低,对农民发展生产构成了威胁。 (2) 立地条件差,增 加了开发难度。贫困村庄大多位于立地条件极差的区域,土壤瘠薄, 露石裸岩,沙化严重。给扶贫开发带来极大难度。 (3

4、) 水资源短 缺日益突出。多年持续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短缺,地下水位下降, 许多农田机井干枯;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大;从而导 致农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将直接影响农民生产, 难以实现自给自足。 (4) 自然灾害多,注定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 性。多年来,全县农业自然灾害频发,无论是农作物受灾面积,还是 成灾面积,或成灾率均呈上升之势。 尤为突出的是农业旱灾日益严重, 已成为农业的主要灾害。自然灾害已成为农村反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6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开发后劲不足。 我县是革命老区,山区面积大, 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差。 虽经几十年的建设发展, 但经济发展水平还 远低于其它市、

5、县、区。经济基础较薄弱的突出表现为资金不足或严 重短缺。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村小学尚有 2%的危房校舍急需改 造。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无论是资源开发还是项目建设,均是一个 不可回避而重要的制约因素。 7 社会化服务不到位。 发展农村经 济离不开社会化服务, 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 重要保障。目前我县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 要,体系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尤其是乡村两级的社会服务组织松散, 甚至有其名无其实, 多数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技术示范、 推广服务上, 而在资金融通、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育龙头、中介服务等方面严 重欠缺,有的中介服务 “打单帮 ”的

6、多,组织程度低,功能弱化,对农 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 8 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农 田水利设施状况令人堪忧。灌溉主干、支渠及田间毛渠失修;机井配 套不完善;井房破漏、露天井现象还很普遍;常年干旱导致不少机井 干枯,尤其山区贫困乡村, 水利设施亟待开发和完善。农村通信发展 仍处于初级阶段, 农村电话普及率不足县城的 50%。公路等级低, 等 外公路仍占有较大比重, 尤其村级路运载能力差, 尚有近百公里需要 硬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山区贫困、 经济落后不可 回避的重要因素。 9 经济发展环境仍需改善。为优化包括投资、 市场和交通在内的经济发展环境, 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

7、件, 但在 具体落实过程中也时常出现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 市场管理存在重收 费、轻管理、费税较高等现象;交通运输乱卡、乱罚、以罚代管、或 以完成上级规定罚没收入指标而查、堵、罚的现象仍很严重。优化经 济发展环境问题是屡提屡不验的问题。 经济发展环境是影响一方经济 发展和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之一。 10 人力资源问题。目前,农 民的文化素质还普遍较低。 单就贫困山区而言, 农民的文化程度就更 低了,再加上有文化、有技能的人不愿去山区工作,就导致了贫困乡 村人才科技的匮乏。多数山区村因受地理、经济和科技条件的制约, 仍然延用着传统的耕作方式,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产出效益差。扶贫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1

8、 完善扶贫开发政策 建议国家制订 反贫困条例或反贫困法 ,把因诸多因素导致的反贫群体及时 被纳为扶贫对象,建立一个 “即贫及扶”的动态扶贫模式。 扩大 扶贫范围,对在十年规划中符合贫困村条件但仍未纳入的应出台相应 政策予以扶持,对那些因灾、因病、因教育消费等原因造成的返贫人 群均应纳入政策扶植。适当提高扶贫对象的界定标准,并逐渐与国际 接轨,以使扶贫政策能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 对那些退耕还林的 贫困户,由于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到期而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收益还不明 显,面临着收入减少和缺粮吃的困难。建议对贫困村退耕还林户适当 延长补偿期限的政策。 2 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贫困村的扶持标 准。贫困村需要解决

9、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贫 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按目前国家投入到各个贫困村的无偿资金数 额,加上贫困群众的投工投劳投资,很难完全达到脱贫目标。建议国 家增大扶贫村的国补资金数量。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改革中国农业 银行独家投放扶贫贴息贷款模式,可以确定农村信用社、农发行、农 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从事扶贫贴息贷款业务, 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扶 贫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易县推行的孟加拉 GB 小额贷款到户扶贫模 式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坚持统筹社会扶贫资金,用于弥补政府 专项资金的不足。 强化落实地方政府配套扶贫资金,以确保扶

10、贫 项目开发到位。 充分发挥企业、知名人士、民主党派等的力量, 献计献策,出资助贫。 注重国际扶贫工作交流,引入外资以增强扶贫活力。3 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与使用。 在现行扶贫资金管理体 制下,资金使用必须实行 “阳光工程 ”。依据全县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 和年初制定的计划,全县一盘棋,统筹安排,捆绑使用,确保重点, 突出效益。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和报帐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扶 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扶贫资金要严格按省 市要求,专户储存,避免资金外流和挪作他用。建立对扶贫项目资金 使用的检查、监督机制,对其进行阶段性审计,及时报告,以避免随 意变更、滞留、挤占和挪用。 为从根本上

11、解决扶贫资金 “路途消 耗”问题,避免个别部门和个人从中渔利,建议政府部门将被扶贫对 象(农户)到指定银行开个人账户,中央财政将扶贫资金通过各级银行 直接拨付到户或项目单位。 政府部门要重点强化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督 导与监察, 建立较完备的扶贫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 这样就能实现 真正意义上的用百分之百的扶贫资金完成百分之百的扶贫目标。4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围绕发展农村产业做文章, 是扶贫工作 的重要内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达到农业增产、农 民增收的脱贫目的。 围绕发展农村产业, 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按 “一村一品 ”定位,发展品质优 良

12、、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产业。 经营结构, 以种植为基础, 提 高林、牧业比重。品种、品质结构,重点解决优质产品比率低、 产 出率低的问题。 种植业重点推广优质麦、高赖氨酸玉米、高淀粉玉 米、抗虫棉、低酚棉、黑芝麻、小杂豆等优良品种; 养殖业以发展 瘦肉型猪、肉牛、小尾寒羊、皮肉兼用兔、肉鹅、柴鸡等畜禽;果业突出发展磨盘柿, 兼顾发展名、优、特小杂果。大力发展无公 害绿色农产品。 强化非农产业发展。积极扶持以农产品深加工、精 加工为重点的加工业;加强小城镇建设, 吸引并积极引导大批农村 剩余劳力进城 (镇 )务工、经商、办企业。(2) 注重农业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加快建立以政府为

13、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 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体系,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对农业 技术推广项目给予专项补贴。继续实施 “种子工程 ”和“畜禽水产良种 工程”,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 防治污染技术的推广。建立县、乡、村三级科技示范网,在进行县级 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同时, 各乡镇均建有 12 个体现本地特色的科技示 范园,各村扶持不少于 5%的科技示范户。(3) 引进、扶植农字型龙头企业。 扶植发展龙头企业是实现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使农民脱 贫增收的重要途径。 这恰恰是我县扶贫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 应给予 重视。 (4) 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实

14、现农 村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多年来,我县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距产业化发展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应加 快现有 5500 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充分调动农 民建设、管好、用好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加强山区、 丘陵蓄水池、 水窖、塘坝、扬水站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推广 管灌、防渗垄沟、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农村新能源,积极推广 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完成全国农村 水电电气化县建设 ,使全县小水电站达到 11 座,总装机 2.82万 KVA; 电话普及率 35%。 (5) 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

15、是 带动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改扩建厂东关农产品、狼牙山果品、大巨 肉牛三个专业市场 ,完善易州小杂粮、塘湖肉牛区域产地市场;大力 培育中介服务组织, 积极发展民间经纪人队伍; 建立健全农资物流专 营服务体系,建设连锁化 “农家店”,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 改善农村市场环境。 (6)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乡村 集体经济组织为重点, 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 农民自我服务为补 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充实加强县、 乡农技、植保、种子、畜牧兽医、 农机、气象等服务组织网络;完善县、乡、村农业专业协会,为产业 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深化农村供销社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为 农村产业发展提

16、供资金支持; 建立以易县经济网为中心, 连接易县农 业信息网等农业专业网站,以乡镇村信息为终端的全县 “综合农业经 济信息网 ”,为农民提供多方位信息支持。 5 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是最终实现脱贫 目标的根本。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志。故应多方位地提高贫困人口 的综合素质, 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基本技能。 加强贫困地区的基 础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一代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 对 现有农村劳动力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基本 技能培训,如对专项实用技术发明白纸到户、利用农村广播讲解、县 电视台宣传讲座、易水报刊登等。以最直接、最简便、通俗易懂 的方式传递给农民,不求理论,只求实用,达到即使不识字看不懂, 旁人一说即可操作的程度。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去农村就业并兼职,真正把他们所学到的现代专业知识贡献给农村,贡献给农民,这 样就有望使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较快地提高。 重视发展贫困地 区医疗卫生事业。 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推行贫困人口重大疾 病救助制度, 一是从根本上控制因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