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6012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1第1课变化的世界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记录物体的变化,我们釆用的方法有拍照片、文字描述、画图等。4、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第2课多样的天气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2、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电话等。3、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昭曲天气阳云天气雨雪天五丈抵气至云)(冰直)F(区r和

2、孔向】丿(凤力和斑向)(雾)!f(丰雨)f(大雨小雪)、随着科学技术的;分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壬段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4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5、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6、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7、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极热7个等级。第3课观测天气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仪箭头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2、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

3、,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三个要素变化形成的。3、气象站的百叶箱内装的是温度计。4、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5、制作风向标的技术关键是风向标能自由转动。6、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雨量。7、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测量的天气数据不一样。第4课发布天气消息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2、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的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3、气象工作人员把从卫星或地面上传回的、经过多次观测获得的天气资料输入电脑,进行综合分析,

4、得出对未来天气的科学预测。4、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第5课天气与生活1、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2、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3、检测酸雨方法:ph试纸、牵牛花4、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5、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台风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6、台风是天气对我们生活和生产不利的一个例子。7、农村与城市相比,气温低,人

5、流量小,建筑物低矮。&城市中心的气温会比农村的气温咼。第6课固体、液体和气体一、知识点1、固体的主要性质是: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流动,绝大多数不易被压缩。2、液体的主要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并且能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不易被压缩。3、气体的主要性质是:没有一定的形状或体积,可以被压缩进一个较小的容器或无限膨胀。二、演示实验(一)使用天平1、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并应注意以下事项: 每个天平都有它的称量范围,被测物体的质量;能超过这个范围,称量之前,先要估量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再选用适当的砝码。 要保护天平盘,脏的、湿的、有腐蚀性的以及粉末状物体,不能直接放

6、在天平盘里。 注意保护砝码,往天平盘甲放砝码时要用镊子夹,而不能用手直接拿。用完以后仍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里,不允许放在其他地方。 要保护天平,取放物体、加减砝码都要轻拿轻放,避免振动。2、待指针指在标度盘中央,或从标尺上看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之后,停止加减砝码,此时天平已平衡。3、计算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包括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4、实验完毕,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拨到零刻度处。(二)使用量筒把最筒(或烧杯)平稳地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左手(或一个人)扶住量筒(或烧杯),右手(或另一个人)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为了防止溅出,要把杯子紧贴量筒(或烧杯)。在接近1、00毫升时,要

7、格外仔细,尽量保持液面平稳,读量筒的数值时视线要和刻度持平。三、拓展实验【实验课题】测量石块的体积【实验器材】量筒一、石块一、棉线、水。【实验过程】方法1:向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录下来;将小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之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方法2: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出浅盘内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第7课冰、水和水蒸气一、知识点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拿出水面。2、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

8、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3、把水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4、冰化成水的过程中它的质量不变;水在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减轻。5、冰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水。7、冰变成水,再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水,再变成冰的过程需要释放热量。&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9、冰受热后化成水,还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10、水蒸气是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二、分组实验【实验课题】化冰实验(冰水和水蒸气三者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冰30克、两个烧杯、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实验过程】实验一1、甲组的同学把冰放在室温下静

9、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实验二1、乙组的同学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2、几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停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会有哪些变化?【注意事项】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拿出水面。第8课水到哪里去了、知识点1、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

10、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3、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4、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风力越大,蒸发的速度越快。相反,温度越低,表面积越小,风力越小,蒸发的速度越慢。二、分组实验1、【实验课题】写字游戏【实验器材】温水、黑板、湿布【实验过程】 用湿布在黑板或桌面上写一个字,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实验结论】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2、【实验课题】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水、玻璃2块等。【我的假设】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11、【实验过程】 在两只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发现向阳处的水蒸发得快。 在两块玻璃上分别滴一滴水,在其中一块玻璃上方用扇子扇,发现扇子扇的水蒸发得快。 在盆和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同时放在阳光照射的同一地点,发现盆里的水蒸发得快。【实验结论】温度高、风大、蒸发面积大可以加快蒸发。第9课雨的形成一、知识点1、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3、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成为人工降水。它不仅能有效的缓解旱情,还有灭火的作用。二、分组实验【实验课题】小水珠从哪里来【实验器材】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玻璃片、试管夹、温

12、水、酒精灯【实验过程】1、向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2、用试管夹夹住一片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要晃一晃,让玻璃片受热均匀。3、同时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实验现象】冷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生成;热玻璃片上没有小水滴生成。【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三、演示实验【实验课题】:雨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材料:碎冰若干、铝盘、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水、大烧杯【实验过程】1、用锤子和铁钉在金属盘上打些小坑,使盘底向下鼓起小凸点。2、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酒精灯放在三角架下,在烧杯中倒入约五分之一的温水,把盘放在烧杯口上。3、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现象】盘地出现小水

13、珠,随着水珠的增大,从盘地落下。【实验结论】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降落下来形成雨。第10课周围的生物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为非生物;一类是有生命的,我们称为生物。2、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科学家们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三四多万种。3、生物的主要特征有:能生长发育、能繁殖后代、能制造或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废物排出体外、能对周围的刺激能作出反应。第11课种茄子1、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等途径和方法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2、种茄子主要包括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间苗等步骤。3、记录茄子的生长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统计表、记录

14、卡、拍照等。第12课植物的生长1、茄子从播种到结果主要包括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2、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量不相同。3、1999年,第一代508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收获了。4、20世纪90年代,宇航员成功地在40厘米高的温室里种出了萬笋和萝卜。第13课养小鸡小鸡在生长过程中,我们应该从羽毛的颜色和形状、身长和体重、鸡粪的形状和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第14课小动物的生长我们可以釆用文字描述、拍照、表格等方法来记录小鸡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第15课毛毛虫不见了1、蝴蝶把卵产在树叶上,卵孵化成幼虫,毛毛虫挂在树枝上成了蝶蛹,蝴蝶是成虫。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

15、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像蝶、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3、蝌蚪是青蛙的幼虫,生活在水里;成年的青蛙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以昆虫为食物。4、制作蝴蝶标本的步骤: ,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昆虫针,自蝴蝶胸背中央插入,并留有8mm长度。 将针对准展翅板槽的中间垂直插下,使虫体背面与展翅面板平行。 再用小号昆虫针或镊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较粗的翅脉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缘和身体相垂直。 压上事先折叠过的透明的压翅条,使其前翅后缘与压翅条上的折痕重合。 为了使标木呈自然状,可用昆虫针在翅基部翅脉处拨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触角和触部稍加整理。 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可把标本放进40C的烘箱内烘于或放在通风干燥处约两周,使其自行干燥。第16课我在长大1、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