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学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15990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学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咏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傅( )柳絮( )差可拟( )( )无奕( )雪骤( )道韫( )2 解释字词:内集( )儿女( )俄而(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因风起( )即(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个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A 撒盐/空

2、中差/可拟 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7对“公大笑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8 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个句的用意何在?答: 9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 10 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喻体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 句: 陈太丘与友期1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与人期行( )尊君在不( )12解释加横线的

3、字词。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4)待君久不至( )尊君在不( )( ) 相委而去( )家君(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3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待君久不至,已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个天资的语言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1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16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17 你知道哪些相关诚信的的词语或名言?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请各举出两例)词语:名言:故事:虽有嘉肴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1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 能自强也 虽有至道 教学相长 是故 教然后知困 20 翻译下列句子。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1本文节

5、选自 学记 ,又名小戴礼记 ,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礼仪 论著的选集,共 49 篇。学记是礼记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教育学 的专著。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教学相长。 22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 教与学是互相促动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教学相长 ”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23 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用嘉肴比喻至道,运用了类比论证,是为了衬托至道的好处,也起到了

6、引出论点的作用。24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5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

7、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河中石兽26.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是清代人。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2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河干( )圮( )棹小舟( ) 曳铁钯( )( )湮( ) 啮( ) 溯流( ) 木杮( ) 臆断( )28.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河的下游,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理由是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河的上游,是因为 。29.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河干( )圮( )并沉焉( )阅十余岁( ) 求石兽( )湮( )竟不

8、可得( )棹数小舟( )设帐寺中( )耳( )颠( )确论( )遂( )如是再啮( )( )不已( )如其言( )30.翻译下列句子。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1.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分别用原文和自己的话回答。智子疑邻32.本文选自韩非子说难_,作者是 (时代)末期著名_ _家_ _(人名),是诸子百家中 _家思想的代表。3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天雨墙坏( )而邻人之父亦云( ) 暮而果大亡其财( )34.翻译下面的句子:“不筑,必将

9、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35. 课文开头八个字写了什么? 写故事发生的背景。37.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家富,且“天雨墙坏”。38.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教育人们不可因人废言,要看意见正确与否。塞翁失马39. 塞翁失马选自 _,此书为 (朝代)淮南王 等编著。40.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善术者( )亡而入胡( )将胡骏马而归( )以跛之故( )41.翻译下面的句子:此何遽不为福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2.本文是蕴含的道理是:祸福相依、好坏共存,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要懂得努力将坏事

10、变成好事。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出自本文。43.你认为塞翁“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的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不是。塞翁的高明之处是不悲观,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反面思考问题。论语十则51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52.请说说”四书五经”分别指什么?“四书”指 ;“五经”指 。53.表明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54.表明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成为乐事的是: ?55.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是: ?56.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57.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58.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59.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的是: 。60.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