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的影响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15846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灸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艾灸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艾灸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艾灸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艾灸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灸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灸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的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3月6日论文评语:论文建议成绩:评审教师签名:年 月 日论文综合成绩:答辩组长签名: 院系盖章: 年 月 日学校自考办意见:艾灸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对层级护理干预对腰痛患者症状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对腰痛患者实施集体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其中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开始实施层级护理,亦回顾性分析其中54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艾条灸,穴位选取大肠俞和双肾俞,同时辅以腰背肌的功能性锻炼,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后的临床疗效、Oswestry慢性腰痛评分、相关

2、知识的掌握程度及SDS评分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Oswestr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及3个月,实验组Oswestr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答题及格率为92.59%,对照组及格率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下腰痛的诊断标准3;护理期间有正常的依从性。 1.3 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肢体疾病;合并精神疾病,不能参加小组或集体活动;未能完成

3、3个月的院内护理;有吸毒或酗酒史;文盲患者。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艾条灸,穴位选取大肠俞和双肾俞,同时辅以腰背肌的功能性锻炼,护理方面,实验组患者接受层级护理策略,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治疗方法为: 取穴:取大肠俞(于第四腰椎棘突的下旁开3寸)、双侧肾俞(于第二腰椎棘突的下旁开1.5寸)。操作:令患者取俯卧位,点燃艾条,对双侧肾俞和大肠俞进行温和,每穴灸20min,直至局部的皮肤出现红晕,以患者局部出现温热感但没有灼痛感为度。1次/d,7d为1疗程。护理干预: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方面、锻炼背肌功能方面以及艾灸方面。实验组:将护士分成四个层级,N1到N4

4、(分级依据:护士的工作能力与其道德素质、职称等相结合),依次为从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护士。N,即专家护士,因其临床经验丰富但同时数量也较少,就需要他们自己主动参与护理过程的关键步骤和核心步骤。同时他们也应当是整个护理过程的主导者和监督者。每位患者应该由哪些低级护士负责,每位护士都需要负责哪些具体项目,这些统筹规划都应该由专家护士来完成。除外,专家护士还需要对急救药品以及相关仪器进行仔细检查,最大化的保证其性能,为可用状态。对一定数量腰痛恢复情况较差甚至恶化的患者,专家护士应当亲自参与这部分患者的护理过程,恶化患者毕竟数量有限,专家护士必须逐个落实这部分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经过护理就有了好转的

5、患者,专家护士也有注意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例如患者针灸后出现不适症状的处理,对于背肌功能锻炼无显著效果的患者如何改变护理策略等,并主动参与到科室内疑难护理课题的讨论中去。参与到医生的临床查房。通过每周跟随查房的过程,使得自己能够对本科病人的基本情况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包括患者病史,下腰痛的严重情况,护理恢复效果等,从而总结工作重点,针对病人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指导N及N1工作, 而N3需对本组内一定数量的重、危、急症下腰痛患者护理进行负责,例如合并有其它病症或者术后恢复不良的腰痛患者。高级护士需要对自己分管的小组负责,自己小组内人员如何配置,如何合理分配工作等。高级护

6、士还应督促自己小组内所有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工作过程当中,遇到任何困难应及时向N寻求帮助和业务指导,于本班的工作结束之前和下一班的责任护士床头或书面交班,若针灸治疗或功能锻炼尚未结束,应准确告知进行到什么程度,保证接班护士可以继续完成,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N2需参与到轮值夜班中来,担当当晚夜班的主班职责,对晚夜班的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进行安排协调,随时应对患者突发的疼痛或不适现象并进行适当处理,对本组患者的各项护理问题进行了解,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定期评估效果,这里主要是患者腰痛症状的改善率。保证病室的安全、安静, 保证办公室、治疗室的整齐、清洁,准备好各种所需治疗物品,主要是针

7、灸和功能锻炼所需工具。对于N1护士,在上级护士的相关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患者的日常饮食护理,和患者日常转运等的护理。对照组:主要由慢性腰痛的健康教育护士或骨科医生,于每2周组织患者接受一次腰痛相关的知识讲座,形式包括看录像,幻灯片,专家讲座等,每次2h左右。1.5 疗效评价标准2组患者于2个疗程护理干预后进行疗效评价,并于3个月后进行随访。使用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4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判断,包括主管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膀胱功能共4个大项,29分,分数越低则表明患者功能障碍越显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100为治愈,大于60为显效,2

8、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通过Oswestry慢性腰痛的评分量表5,于干预之前、护理干预2周后及3个月之后对腰痛症状的评分进行评价和对比。Oswestry慢性腰痛的评分量表具体通过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变化程度,及腰痛缓解或加重和社交活动、行走、站立、起居、自理能力、提取重物、旅行、睡觉十个方面的社会活动关系 ,以及不同的症状程度积分,对慢性腰痛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程度进行全面评价,得分越低表示越优。在2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3个月后对其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10个问题,答对6题以上评定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使用SDS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之前、护理干预2周后和护理干预3个月之后的

9、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得分越低则越优。1.6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分析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剂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可见两组的护理干预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然而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疗效更佳。具体见表1。表1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例)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5433173198.15对照组54161712983.332值/u值4.027.06p0.010.012.2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

10、后的腰痛症状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Oswestr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及3个月,实验组Oswestr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表2治疗前后的Oswestry评分对比(例,s)组别例数干预之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5429.523.214.754.013.173.3对照组5429.174.122.363.121.094.1t值-0.476.747.33P值-0.050.050.05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 实验组干预后的及格率为92.59%,对照组及格率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11、05)。具体见表3。表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例)组别例数及格不及格及格率(%)X2值P值实验组5450492.594.070.05对照组54272750.02.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及3个月,实验组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评分对比(s)组别例数干预之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5449.183.9441.803.5739.252.97对照组5448.403.7046.472.9646.023.33t值-0.865.956.37P值-0.050.050.053 讨论如今慢性的下腰痛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社区疾病,其临床表现是长时间的持续症状,易于出现反复,因此,目前,对于腰痛的复发预防以及相关的缓解工作已经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大量临床实践显示,使用艾灸治疗并辅以锻炼腰背肌的功能在治疗慢性的下腰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康复锻炼锻炼的方式都会对最终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差异6,7。那么就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护理人员参与的程度和健康教育的到位程度。当前,健康教育方式已由传统的当面宣教向多媒体的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