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研活动流程及要求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157751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教研活动流程及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主题教研活动流程及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主题教研活动流程及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教研活动流程及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教研活动流程及要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教研活动流程及要求一、活动流程1收集整理大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研讨需要聚焦解决的一个具体问题。2组长收集或发动大家收集与解决问题有关的学习材料,学习后进一步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确定研究课的授课内容和授课人。3在授课教师独备的基础上,组织全组教师集备,集体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4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组织全组教师研究观察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性的观察表。5全体人员观摩研究课,并参与观察。6.各观察小组汇总观察信息、讨论形成本组的观察结论,确定发言人。7.授课教师课后反思。反思课堂中运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构想、效果及原因。8.组长主持全体人员围绕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交

2、流。各观察小组代表发言。9.组长、教科室主任和分管校长进行专业引领。归纳提升讨论中的经验,进行理论与实践的链接。二、活动要求1活动前:(1)每次研究目标明确,有明确具体的研究问题。(2)研训结合,组织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学习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章。根据确定的研究问题和所授学科内容,组织教师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教学设计,组织开展一人一课多轮或多人一课多轮的研究改进活动,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完善观察工具,使其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能为问题的研究解决服务。(3)每次活动要有教研活动方案、教学设计、观察工具或研讨问题,在活动前发给参加活动的人员。(4)组长对组内人

3、员要合理科学分工,要安排好观察、照相、摄像、记录人员。2展示活动中,教研组的全体教师要参与观察记录和研究反思。学校应尽量组织其他教研组与教师参与观察或观摩,以便推动全员参与学习、全员参与研究。注意每次研讨都要能形成一定的共识或总结出适宜大家在教学中运用的一般策略和规律。3展示活动后:(1)授课教师要提交课后反思;(2)承担展示任务的教研组或备课组长要提交教研活动反思和完善制度的建议,提交本次教研活动实录和课例。(3)参与的教师要写参加此次主题教研活动后的体会。(4)活动完成后的一周内,学校教科室将上述材料收齐,自己装订成册留校备项目办检查,将电子稿上传给项目组的鲜兰()老师。4其他学校在学习借

4、鉴的基础上,思考并改进本校的校本教研组织推进工作、制度建设工作。三、材料要求1学校汇报材料和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的可以是条款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要讲清楚学校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过程与做法)、有什么经验和困难。2教研活动方案要包括以下内容:教研主题、教研时间、教研地点、教研人员及人员安排(授课教师、观察分工、录像、记录等)、教研目标、教研负责人、教研主持人、教研准备、教研过程(聚焦问题、课例展示与观察、现场研讨、专业引领)、观察量表、教学设计。3教研组长反思要围绕本次教研目的或目标达成情况、组织方法与过程、操作要求与制度等方面做得好和不好的方面及原因进行反思,以及写改进的思考。4授课教师反思要围绕本节课拟解决问题的解决情况、运用的方法等做得好和不好的方面及原因进行反思,以及写改进的思考。5课例和教研活动的案例与实录,要围绕问题的产生、如何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效果等进行反思和撰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