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15744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最近阅读了李镇西的给新教师的建议,看了之后感触颇深,李镇西校长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对教书育人的独特见解,并给予了很实际的建议,没有苦涩难懂的理论,有的是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娓娓道来的人生哲理。好书是对读者可以产生影响的。读了这本书,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一、用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学无止尽,作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新教师更应该有这种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善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是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就像书中所说我们的教育其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深切的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我们的教育应该站在孩子一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着眼于未来

2、。就像我的科学课,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我们一生的学习生涯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刚刚接触科学的孩子来说,培养兴趣更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师傅一直引领我的方向。所以在课堂上,我都尽可能地让孩子亲手做实验,尽可能地让他们观察真实的事物,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从生活去发现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就像书上说的“让生命因课堂而精彩。”二、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书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自己静下来思考,我们的备课的确是在为我们的孩子设计人生。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倘若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

3、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和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在备课时一定要树立兴趣比分数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的思想。精心两个字说得很简单,但做起来未必能面面俱到。“在上课之前必须吃透教材,作为新教师一定要独立钻研文本,凭借认知结构、生活经历研读教材,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进入教材,依照学生的认识结构去估计学生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是书中对新老师备课的意见。总之,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把功夫下在课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中锻炼,在课堂成长。三、要善于化批评与表扬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

4、不可复制的,因此榜样的力量未必无穷。但表扬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喜欢听表扬是人的天性,只要这表扬是真诚而符合实际的。从表扬中,我们朝着人们所期待的方向不断进步。在我的科学课上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里,上课经常性讲话,习惯很差。但是在上狗尾巴草的这一课中,他由于自己的兴趣在这一堂课中表现的特别好,那堂课我狠狠地表扬了他,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从那节课后,他在每堂课的表现都很不错,一直到现在。同时在我表扬他的同时,在全班的常规调节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所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如果能够达到教育目的,我还是尽可能多地选择表扬。四、合理安排工作,保证阅读时间。什么东西性价比最高?一本好书。书籍是人类进

5、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来说更加重要。不读书,观念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已有的知识水平就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我们在大学里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良好的阅读习惯,幽静的阅读环境。走上工作岗位,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摆在了面前,我们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搞好教学上。“我太忙了,没有时间读书!我太累了,没有精力读书!”平时我们会有这样的抱怨。其实工作和阅读并不矛盾,关键是看你如何处理。面对繁杂的工作,我们要把学校的工作时间高效地利用起来,把业余时间留给自己。奥斯勒,一名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书中介绍了他如何化整为零地挤时间读书。他每天规定自己必须在睡前抽出15分钟来阅读。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他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读3.15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万字,如果一本书以7.5万字计算,一年就可阅读20本书。其实我们书读的多了,就能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更高效地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达到一个良性循环。读书乐,乐读书。让我们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