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看央视重阳节晚会有感范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157182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看央视重阳节晚会有感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看央视重阳节晚会有感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看央视重阳节晚会有感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看央视重阳节晚会有感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看央视重阳节晚会有感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看央视重阳节晚会有感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看央视重阳节晚会有感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看央视重阳节晚会有感范文秋天来了,挂花开的季节也到了,在这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春天的美可以用来比方年轻人,那秋天的成熟和大方呢。那关于央视重阳节晚会观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央视重阳节晚会观后感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1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闻。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每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最终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

2、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最终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奇妙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最终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最终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事已经学成,应当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了旁边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打算。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

3、,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今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许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2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最终让我盼来了。我们学校首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到野外进行一次登高活动。这一天大清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上山去,大约走了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吃过了早饭,我便和几位同学去观看风筝竞赛。风筝竞赛场的人可真多呀!把整个赛场围得

4、密密层层,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突然一声哨响,风筝陆接连续飞上天空,不一会儿,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劳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飞的苍鹰最吸引人的那还要数活灵活现的龙和蜈蚣了。那条龙抬起头来,尾巴高翘,摆出一副神气的样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会儿,就超越那条龙啦!场上的人都为它喝彩。我刚揉了揉眼,可不知怎么的,那龙和蜈蚣纠缠在一起了,或许是龙胆怯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两败俱伤的做法。不一会儿,它们俩都断了线,掉进了山谷,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惋惜,都埋怨龙不应当那样自私。它们的主子像箭一样冲下山谷,找寻自己的风筝,好不简单找到了,可时间特别紧迫,但是它们的主子一点也不灰心,

5、把风筝重新安上线再放飞到了最终还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龙获得其次名风筝竞赛在一阵阵热情的欢呼声、掌声中结束了。吃了午饭,就到我们学校的运动员大显身手的时候,登山活动起先了,只见运动员们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预备姿态。又是一声哨响,运动员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学就要拿到红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头绊倒了,摔得个四脚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来再跑,可是来不及了,红旗被五2班的同学夺走了。这时,太阳慢慢地西下了,金色的阳光照在同学们的笑脸上似乎盛开着朵朵鲜花。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3今日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年节。可是,你可知道它的来历?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

6、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做重阳,也叫重九。据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始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并沿袭至今。历来过重阳,都是以登高望远笑傲人生为主题,民间多开展一些登高、爬山、郊游、品酒、赏菊、书法、作赋等活动。自从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年节,使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年节后,每逢重阳,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通过组织的形式组织老人过节,形式虽然不一,内容却基本相同,大体都是组织老年人座谈会,对老年人进行慰问活动,自此很少看到有开展传统的重阳文化活动的了。重阳节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些个节日都有很

7、重的文化份量,都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肯定的文化渊源,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元素。重阳节的文化背景和渊源深刻而悠长,登高望远,品酒赏菊,吃重阳糕,这些都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仅以一个敬老明显不是重阳节的本质和内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节日的文化氛围却在渐渐淡化,除一些特别的阶层或群体还能想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名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节日的文化元素已起先慢慢被遗忘,以至出现有韩国人把端午节拿去申请为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荒诞,而笑话的背后莫非不是我们背弃了传统文化后的一个痛心疾首的教训么?假如继端午节被端之后,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文化名片再被人家拿去申请为他

8、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那我们中华文化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要被人一锅端掉,真要那样,我们怎么去对我们的子孙进行五千年文化的教化与传承,拿什么让我们的子孙信服我们有悠久绚丽的中华文化。诚然,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相比整个中华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比敬老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重阳节不等于敬老节,敬老只是重阳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外来文化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争夺较量不止,并且外来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取胜于我,在向我们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好处。我们传统文化这最终的堡垒假如也被攻破,那时,我们就失去了支撑民族意志的精髓和脊梁,就失去了民族的沧桑与尊严。一个民族要想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非要有她的一种精神

9、,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内涵深刻、底蕴深厚的精神,是能够扛得起千年文化和亿万人民的精神。因此,重阳节,我们不再应当仅仅把她当做敬老节,而要将她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现代人丰富的文化生活中,过出她的现代意义,过出她的本质内涵,让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扛起千年文化和现代文明。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4重阳节,一个孝敬老人、孝敬父母的节日,也是我喜爱的节日。今日是重阳节,我一大早就起了床,一缕暖和的阳光从窗外射了进来,多么漂亮啊!爸爸妈妈已经去上班了,我叠好了被子,看了看闹钟,还有些时间。觉得地板太脏,我确定拖地板。我先把拖把浸湿,然后准备拧干,可是,拖把实在太重了,我怎么拧也拧不干,想到妈妈常常拖

10、地板肯定很辛苦,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气,最终拧干了。哎呀!7点了,我抓起书包,急匆忙地上学去。中午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望见邻居石爷爷提着菜篮,篮子里装满了簇新的蔬菜,天气燥热,石爷爷特殊累。我抓紧跑过去对石爷爷说:石爷爷,我帮您吧!石爷爷微笑着说:感谢你,好孩子!我帮石爷爷把菜送到了他家里说:爷爷再见!就回家了。妈妈还没回来,我拿起话筒刚想给妈妈打电话,转念一想:我不应当打搅妈妈的工作,今日是重阳节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我起先行动,先煮饭,再炒菜,我炒了妈妈最爱吃的西红柿炒蛋,噢,味道不错。妈妈回来了,我做了一个美丽的手势请坐。给妈妈倒了一杯茶说,您辛苦了,先用茶,再用餐。笑容在妈妈的脸上绽开了:

11、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妈妈告知我,晚上要到外婆家吃饭,我兴奋得跳了起来。放晚学后我来到了外婆家,表弟正在睡觉,舅父、舅母正在做饭,外婆还没有回来,父母在上班,表妹在写作业。我给表妹做辅导,然后帮舅父、舅母摆碗筷,快摆完时,表弟突然醒了,可舅父、舅母忙得实在脱不开身,我抓紧跑过去哄表弟说:不准哭啊!再哭以后就不带你出去玩,不给你糖吃了啊!表弟不哭了,我给了他一颗糖,让他自己玩着,我摆完碗筷后,爸爸、妈妈、外婆都回来了,饭菜也做好了。大家一起吃饭,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我举起杯子对大家说:庆祝重阳节,干杯!干杯!不对。表妹说,应当是庆祝全天下老人们重阳节欢乐啊!大家一块说:对!干杯!就这样,我们度过了

12、一个欢乐而难忘的节日。重阳节,一个让长辈绽开笑脸的节日,一个让我们孝敬父母的节日。我希望全部的老人、父母都能够开快乐心、快欢乐乐!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5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我们全家早早起来坐车到老家探望爷爷,每次回老家,除了带一些吃的,我还常常帮助爷爷做一些家务活。今日为爷爷做一些什么呢?想了想,就把爷爷屋的玻璃擦擦吧!说干就干,我先端来一盆水,往盆里挤了一些洗洁精,然后把抹布洗湿,就起先擦玻璃了。你别说,玻璃还真不好擦,擦了半天,一看,玻璃一点也不亮,反而像涂了一层雾,越擦越脏,我一看水,啊!水都变成黑的了。我立刻又换了一盆清水,把玻璃上上下下,仔细致细又擦了一遍,这回看上去亮多了,爷爷望见了,心疼地说:歇会儿吧!我说:爷爷,以后这些家务活,我会常常帮你干的。爷爷兴奋地直夸我懂事了。爷爷很爱我们,每次回老家,爷爷会拿出许多好吃的东西让我们吃。我祝福,爷爷每天快乐,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