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央空调节能基本原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156457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央空调节能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央空调节能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央空调节能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央空调节能基本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央空调节能基本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央空调节能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央空调节能基本原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空调节能基本原理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水泵和风机流量Q、压力P、转速n和功率N满足如下关系: 流量Q与转速n成正比的关系; Q=an 压力P与转速n2成正比的关系; P=bn2 功率N与转速n3成正比的关系:N=gn3 由此可见,如果采用变频器,在改变输出频率的同时,改变输出电压就能保障电动机稳定运行。在降低电源频率时,即可降低水泵和风机转速,减少水泵和风机的流量(风量),从而按立方关系大幅度降低水泵电机和风机的功率消耗,实现有效节能。 见表1。表1.变频调速的节电比率如下表: 冷量2.52.52.52.52.52.5温差2.52.753.133.584.185.0水流量Q1.00.90.8

2、0.70.60.5泵转速n1.00.90.80.70.60.5水压力P1.00.810.640.490.360.25电机轴功率N1.00.730.510.340.220.13节电率00.270.490.660.780.87中央空调节能技术路线 水系统节能的技术途径是将定流量运行改变为变流量运行。 调节旁通阀开度的变流量方法,其目的仅在于实现空调主机的定流量运行,保护主机安全,并不能节省能量。 增减运转水泵数量的变流量方法,调节粗放,节电效果不好。 能够有效的节能的变流量方法,是改变拖动水泵、风机转动的交流电动机的工作频率,即改变水泵、风机的转速。应用变频调速技术,使水泵电机和冷却塔风机按照实际

3、的需要,降低工作频率运行,实现变流量工作,这就是水系统节能的基本原理。 由于水泵、风机消耗的电功率与其工作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即, 变频运行的节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寻求并建立水系统运行参数与主机制冷/制热效率之间的耦合关系,也就是通过优化空调主机的工况,及时调节水系统的温度、流量,提高主机的效率,这就是主机节能的基本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潜在的节能空间为什么与工频运行时的温差大小有关?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的基本原理是:在保持流量与温差之乘积即转移的热量不变的前提下,用大温差、小流量代替工频时小温差、大流量工况,以大幅度地减少转移等量热量时的水系统运输耗能(当然,这里的大温差、小流量是有约束条件

4、的)。 若工频时,流量为1,温差为1,转移的热量=11=1。变频调速后,流量减小为0.5,温差扩大为2,则转移的热量=0.52=1不变;但水泵消耗的电功率则锐减至 (0.5)3=0.125,节能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4.1条(2)空气调节冷水供回水温差:510,一般为5(其他国家的地区也常用较大设计温差,并在国内一些工程中使用例如建筑物取69,区域供冷为810。 考虑到我国目前制冷设备常用冷热量的名义工况,推荐为5)。7.7.2条(3)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应按冷水机组的要求确定: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宜取5,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宜为57(当考虑室外气候条

5、件可采用较大温差时,应与设备生产厂配合选用非标准工况冷却水量的设备)。 如某系统工频运行时冷却水温差均值为3.5,则其潜在节能空间按(3.5/5)3=0.343计,约65.7%。 中央空调及其节能1 空调 空调,即空气调节,指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要求的技术。 空调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 舒适性空调满足人的居住,工作和活动时对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一般把冬季1824,夏季2228作为舒适性空调的标准。 工艺性空调满足生产、科研过程对环境空气参数的要求。 工艺性空调对温度变化范围、湿度、空气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有特殊要求。1.1 空调作温度调节时的主

6、要物理过程空调作温度调节时的物理过程的主线是热量转移。有时说冷量转移,实际上,冷量转移与热量转移是等价的。(1) 中央空调热季制冷时,热量转移的过程可示意如下。 室内空气中的热量,通过风机盘管传热作用转移到冷水中;冷水升温,室内空气降温。 制冷机消耗外部能量做功:把冷水中的热量搬移到冷却水中;冷却水升温,冷水降温。 冷却水中的热量,经冷却塔喷淋气化、风机吹风蒸发作用,转移到室外环境大气中;室外空气升温、湿度加大,冷却水降温。需要说明的是: 空调运行时转移的是热量,不是携带热量的水和空气。室内空气并没有流到室外去;冷水和冷却水是相互隔离的。 冷却水带出的热量大于从空调室内移出的热量,其差额部分就

7、是制冷机耗能做功产生的热量。 上述热量转移过程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通道中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中断或消弱热量转移;否则,该处就会因为热量堆积而引发故障。热量转移的最终归属应该是一个可以无限吸纳热量的“无底洞”,通常就是环境大气和地下水。(2) 中央空调冷季制热时,热量转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把煤、油、燃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携带热量的热水,把热量经风机盘管转移到空调室内。另一种是热泵方式。热泵是通过四通换向阀实现蒸发器与冷凝器功能互换的高效制热机。热泵消耗一部分外界能量做功,把室外大气、地下水等较低温度的低位热能,提升温度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利用的高位热能,然后通过携带热量的水或空气,把热量转移

8、到室内空气中。(3) 转移热量的计算 热量转移时,如果工质(水)的相态没有变化,经传热器转移的热量Q=kFt。式中,k=cp为常数。c为水的比热容,p为水的比密度,F为循环水的体积流量(m3/s),t为流经传热器前、后水的温度差()。 循环水系统经传热器转移的热量取决于流量F和温差t的乘积。这是以小流量、大温差代替大流量、小温差转移等量热量的依据。1.2 中央空调系统的耗能(1) 运输耗能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无需耗能,可以自发完成的。但对中央空调来讲,这种自发的过程无法实用,必须对携带热量的冷水、冷却水施加推动力,使之作快速的长程运输,这是用水泵、风机完成的。水泵、风机的耗能,常称水系

9、统耗能或辅机耗能。以压缩式制冷机为主机的中央空调系统,水系统耗能占系统总耗能的份额(平均值)约27.5%。运输耗能的经济性指标是水输送系数,定义为提供给水系统的热(冷)量与输送水消耗电能量之比。(2) 补偿耗能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要想完成上述热量转移,必须消耗外界能量做功以作补偿。这种补偿耗能就是制冷机,热泵的耗能,也称主机耗能。制冷机补偿耗能的经济性指标是性能系数(COP)和能效比(EER),两者都定义为制冷量与净输入功率之比,且净输入功率都以W为单位。同一台制冷机,在制冷量和净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使用制冷量的单位不同,所得的经济性指标值不一样

10、。若以kcal/h为单位COP=1时,制冷量改用W为单位,则COP=1.16;制冷量以BTU/h为单位,则EER=3.97。 热效率为了100%的一台100KW电炉,产生的热量是100KW。一台效率为100%、净输入电功率也为100KW的制冷机,其制冷量也是100KW吗?回答是否定的。压缩式制冷机消耗电能做功,实现人工制冷的逆卡诺循环,将热量从低温端搬移到高温端。开利离心式制冷机,额定输入电功率为211KW,制冷量为了1055KW,COP=5。制冷机的制冷量总大于净输入功率,这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制冷机耗能用于搬移热量,并不是用于制造热量。 各种功、功率、冷量、热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1Ca

11、l(卡)=4.1868J(焦),1kcal=103cal=Cal(千卡,大卡);1kW=860kcal/h=3412BTU/h,1BTU(英制热量)=1055J= 252cal;1HP(英制马力)=745.7W,1PS(公制马力)=735.5W;1USRT(美国冷吨)=3.5169kW=3024kcal/h,1JRT(日本冷吨)=3.86kW=3320kcal/h,1BRT(英国冷吨)=3.923kW=3373kcal/h.2 中央空调中央空调也称集中式空调,用一台或几台制冷/制热机组集中供冷/供热,是集中进行空气处理、输送和分配的空调技术。当空调房间数为40500间时,中央空调的耗能约为分散

12、式空调的63%74%。按空气处理设备的不同,中央空调可分为集中系统:用风管集中进行空气的处理、输送和分配。半集中系统:各空调房间内的空气处理由各自的风机盘管完成。混合系统:即有集中系统,又有半集中系统。2.1 中央空调系统2.1.1 大、中型中央空调系统,从布局上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1)空调机房 制冷制热机组及其控制、辅助设备,低压配电柜,水系统的阀门,水泵、旁通阀、分水箱、集水箱、各种传感器等等,通常被安装在一个机房内,也称制冷制热站。(2) 循环水管网其主体是分布在建筑物中的循环水管道,还有冷却塔,加压泵等。管网连通制冷制热机组与末端装置,制冷制热机组与环境大气,是热量转移的通道。(

13、3) 末端装置半集中系统的末端装置多为风机盘管,二(三)通阀,装在空调房间内,实现管网中冷/热水和室内空气间的热交换。末端装置还有新风机、排风机、空气过滤器、加湿机、去湿机等。2.1.2 中央空调系统,从功能上看,可分为另三个部分(1) 冷热源,即空调主机(2) 冷/热水循环系统冷/热水循环系统为闭式系统,在最高处设置膨胀水箱,在机房内设置定压补水装置。a 按冷/热水管道的设置不同,冷/热水管网可分为: 两管制:用同一套管网,热季循环冷水,冷季循环热水,不能同时供冷又供热。 三管制:供水管路为两套,分别供冷和供热,末端装置可选择用冷或用热;回水管路为同一套。四管制:用两套不同的供、回水管路,分

14、别供冷和供热。b 按水流在末端装置中的路程不同,冷/热水管网又可分为:异程系统:水流经过各末端装置的路程不相等。同程系统:水流经过各末端装置的路程相等。 c 按有无加压泵,冷/热水管网还可分为:一次泵系统:只用一次泵推动冷水在用户装置与主机蒸发器之间循环。一、二次泵系统:一次泵推动冷水通过主机蒸发器循环,二次泵(加压泵)向用户提供冷水。冷/热循环水,从主机流出的,称供水;流入主机的,称回水。(3)冷却水循环系统 冷却水系统,只在热季制冷工况下才需运行。 冷却水为开式系统,冷却塔与大气连通,需要经常补水。 冷却水,从主机流出的,称出水;流入主机的,称进水。2.2 中央空调系统示意图图中, 主机为双台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热季工况运行,主机在供冷的同时供给生活热水;冷/热水循环系统为两管制,同程式,一、二次泵系统,一次泵二用一备,二次泵一用一备;冷却水泵二用一备;图中标注的参数为额定工况下的运行参数。3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3.1 空调耗能的宏观态势和政府的节能方针目前,我国中央空调耗能己占建筑耗能的60%以上,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大、中城市空调用电占高峰时段用电量的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