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与陈仕铎学术关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15611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青主与陈仕铎学术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傅青主与陈仕铎学术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傅青主与陈仕铎学术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傅青主与陈仕铎学术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傅青主与陈仕铎学术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傅青主与陈仕铎学术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青主与陈仕铎学术关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士铎与傅青主之学术研究陈士铎与傅青主之学术研究傅青主女科一书可以说影响清朝以降数百年的中医妇科,这是谁也不能否认 的,打开现代妇科各名家的经验集,不牵涉到傅氏女科的几乎没有,女科的 部份方剂更是如雷贯耳。而女科与辨证录中妇人科是有着百分之百的相似度, 那么辨证录中的其它内容,是否也能像女科有着出神入化的功效,这是我们 应该关心的。女科的说理、用药均相当独特,辨证录的其它内容也是一样,文气更是相同 自清朝到现在,对于傅青主与陈士铎的相关著作,都呈现各说各话的问题, 有的推崇,有的把陈士铎贬低到一文不值。其实比较少关注到的是内容有用 吗?能够指导医学把病治好吗?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以我的阅读感受

2、而言,陈士铎一系列著作,是有其一贯的思想,用这一贯的 思想去治病、用药,这是最难得的。以雄视中医数百年的张景岳也尚未达到 能破能立的阶段,可惜书中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看了真的令人摇头叹息, 例如看来就是肿瘤,可是还会跑出小鸟、小蛇等等。陈士铎用很诚心的笔触 表明,这些著作不是他的原创,只是记录与传递,托名黄帝、岐伯这些都还 好说,不管对与错他是原文照搬,像关于红铅的问题他也不以为然的提出来 这是他书中唯一提出辩解的。医书就是要能解决临床问题,否则一切都是假的,尽管讲的天花乱坠、煞有 其事,毕竟也是笔墨游戏。然而自古有太多医书不是专业医师写的,即使大 名鼎鼎的医书我也认为只是编纂的剪刀糨糊著作,

3、例如张氏医通、证治准绳 寿世保元,这些作者有的当大官、有的就是表明不业医,所以以搜集资料、 保存文献而言是有贡献的,但是要我完全信服其中医案是很难的。所以岳美中在评论傅青主女科时,也认为“求其术之可用,无庸核其书之必 真“,这句话是王安石说的。也认为傅氏之方,粗看虽无法度,实际还是本 仲景制方准绳而来,不过能变化神明而已。录自(岳美中医话集P27)。所 以看陈氏之书,要先熟悉内、难、伤寒、金匮,以及后世名家之论,因为牵 涉甚广,是在前人的法度中作修正与突破。然而临床厉害、疗效高竿的医师,往往是会被病人所淹没,例如叶天士,每 天病人都看不完,哪有时间静下来写书,把他一肚子的学问写出来。而且越 是

4、年长越会害怕写书。因为一方面不管写的如何,总是会留下踪迹,让后人 指点,另一方面是随着年纪学验的增长,更多了解疾病的险恶和医理的不可 捉摸,到老还有不可解决的问题,那么会自认凭什么写书指导后人呢。况且著书一定要能立说,不然写书做什么,前人都已经写很多了,何必再写 立说就是要完整的建构一套理论,能够普遍的应用解决问题。张仲景是最佳 代表,所以受到后世的推崇,伤寒金匮除了理论指导,其中大部分内容可以 说是医案记录,用医案来带理论,这才是正常逻辑推论。因为临床有这些问 题,所以我就架构这套理论来解决,我想这也是最好的立说方式。然后医案 立说的著作之后,最好能够再写本草书,把对药物的经验和见解写出来,

5、这 很重要,因为处方用药关键处为什么要这样用,不自己讲清楚谁也不知道, 张仲景如果能写本草书,那后学者就能更快掌握、理解伤寒论。而最后一定要再写一本补充内经的书,内经的重要性是因为它提出的是终极 式理论,什么是终极式理论,简单的说医学就是要解决疾病,所以阐明人的 生理、病的病理、治病的原则才是最重要的。这些看来很简单,可是却也是 最困难的,就好像论语讲的人性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想要建立能够亘古不变 的终极式理论,哪可能是简单的事情,想要超越内经是一个梦想,一般能够 批注内经已经很了不起了,张景岳的类经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还是绕在内 经中,还没提出令人兴奋的新理论。所以理想的著书顺序就是以医案来带

6、理论的书,再来就是本草书,最后是终 极式理论的书。以上这些目标我在陈士铎的系列著作都看到了,虽然书中有 大量乱七八糟的东西,可是其中有很多项目是我目前正在摸索的,也有我已 经体会到了的,可是书中已经先提出来了,例如以克为生。读这一系列著作也要有顺序的阅读,先读黄帝外经,把书中关键的理论理解 好,然后再读本草秘录,这两本书篇幅都很短,一两天都可以看完的,因为 这套书有个基本原则,就是详人所略、略人所详,重点是很突出的,易读。 再来可以先读石室秘录,这本是以治法为分类,以古医书而言是个创举,算 是一种模拟教学,是一种脑力测验。但是病种分散,同病症分散于各治法中 临床时难以按图索骥,所以后人从此书分

7、别采出,再依病症分门别类,就成 了【傅青主男科】这本书。可是虽然方便阅读与临床,但是减省甚多,难以 体会原意而加以变通运用,应该自行依辨证录的目录再重新编辑过,最后再 与辨证录合观,也就能读出其中的精髓,而基本上就是几个古方的加减,如 六味丸、补中益气汤、逍遥散、四君、天王补心、补血汤等等,不然几乎一 个证就是一个方,方子那么多怎么去背、去用。唯有抓住基本原理,才能随 心所欲的运用,应付临床的各种变化,就好像用伤寒意而不用伤寒方。而比 伤寒论好太多的是症状加减则有本草秘录可比对,脏腑生克则有外经可以解说,这样就有个完整的架构。例如当归补血汤,这方子谁都知道,可是书中的灵活变化令人击节赞赏,加

8、肉桂五分,成为黄耆补气汤,治疗畏寒腹痛小产。加黑荆芥二钱治吐血。加 三七、茯苓、丹皮治血淋。加熟地,而重用当归、轻用黄耆,治男子萎黄而 无子,此治血虚非失血之血虚。加三七、桑叶,治老妇血崩。二陈汤更有至 少 25 种变化,而重要的心肾不交的问题,黄连与肉桂同用的方子就有七个, 用心的交叉比对则了无遗蕴。而应用伤寒的方剂、或是理论又有所增益的更 是繁多,所以不熟悉内难、伤寒、本草,贸然的来读这套书是会倍感吃力的阅读这套书还有个大的障碍,就是脉症简略,为什么会有脉症简略的问题, 我想这套书是写给有丰富医疗经验的人看的,太基本的就不写了,阅读者应 该都要懂了,都要知道了,所以是在详人所略的前提下,而

9、又略人所详,主 要用心在很多篇幅解释辩证的关键,与仲景的写法不同。例如本草秘录也是 一样,一定要和本草蒙筌一起看,因为当时主流的本草书就是本草蒙筌,而 不是清朝中后期的本草备要。所以会阅读本草秘录的人应该是已经熟悉本草 蒙筌的,这样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而脉症简略的问题当可自行补充 这对有经验者不是难事,更何况另有脉诀阐微一书可参考,脉诀阐微是唯一 陈士铎用大篇幅批注的,不像外经微言那样写的少少的,不过也可以见到陈 士铎厚实的功力。石室秘录有一段文章没有目录,在伤寒相舌秘法后面,我把他们标为【雷公 十七论】,这是外经的简易本,论脏腑、阴阳、五行、四时、气色、生死、 脉诀等等,须与外经同看。

10、如论五行的文字与外经几乎相同,有些段落雷公 十七论有而外经却没有,所以要抄过来。其实即使这样,外经的内容还是不 完整,因为还有很多终极式理论散落在本草秘录和辨证录。所以张釉峰编写 的黄帝外经浅释,根本有批注跟没批注一样,并不能提高我们对此书的认识 例如辨证录、石室秘录、本草秘录就有 23处的胃为肾之关门(附录二),与 内经的肾为胃之关不同,而 23处就有22个处方是可以了解为什么不同。本 草秘录的肉桂一文,对心肾的解说更是清楚,有理、有法、有方,三者皆俱 而批注红铅损益篇第七如果不与本草秘录的月水互相参考,我想是不能理解 其原意的,所以我会摘取辨证录和石室秘录的相关理论抄到外经之中,也把 应用

11、方剂补充进来,这样就有法有方,不像内经、诸病源候论都是有法无方 所以想要批注外经必须通读所有陈士铎的著作。辩证录一定要最后读,而且要从头开始读,边读边记录,不然随意翻读不然 会觉得莫名其妙,尤其大部分前面批注过的后面就省略掉了。刚开始读比较 辛苦,因为独特的理论不易理解,最后会越读越快,了然于心的感觉很快就 会涌现,整套读完再根据自己不懂的部份找出来加强,或是自认为有需要整 理的再抓出来,如心、肾、肝之间的关系运用,能够多读几遍那是最好的。 最后应用到临床一两个月之后,再重新细细的阅读一遍,临床与理论互相再 激荡,就会有更多的奇妙源头出现。【黄绳武妇科经验集】书中有【傅青主女科评注】可以参看,

12、补充女科不足 的地方写的很好,毕竟大匠受人以规矩,不足以方寸,所以不可能全面性的 都写到。比较详实的是对女科中的不可能症状也是直言无讳,不因女科盛名 而有所曲隐。如经前泄水一症罕见,简直不大可能,但是黄老见过数例用建 固汤亦有效。而女科评注关于药物配伍、作用就没能写到要害,这与其它妇 科书一样,因为没有全盘的了解这套书所致,所以如能全面的理解而能灵活 变化,就不至于为女科所限或是这套书所限,可以处理的问题会更多、更广再来关于著作权的问题,陈士铎有表明他这些著作是别人传给他的,是挂名 而已,应该认真的关心究竟是不是傅青主而已,陈士铎并无剽窃之嫌。山西 何民高先生对比女科手稿是傅青主的墨迹,内容稍

13、有出入,但是出入的是比 辨证录和女科语意更完整,而且纠正了顺经汤茯苓应为黄芩的错误。所以我 猜想这批书或许是傅青主的老师所传,而傅青主或是傅青主的同门再传给陈 士铎,会交给陈士铎是因为陈士铎交往的人可以帮助书的出版,古代出书不 容易。本草纲目要传到李时珍的孙子才得以刊行,而出版的最大功劳是当代 文坛大家王世贞的做序。所以女科会冠上傅青主大名,应该是这套书与傅青 主有相当渊源,而且傅青主民族气节与医术的盛名至今不衰,所以其传奇最 近更有电视剧的开拍,那么当时冠上傅青主就更容易出版与贩卖。傅青主 38岁才拜师学医,比朱丹溪更早一点点,可是要能够建构这么一套复 杂的理论与应用,短时间内是不大可能的,

14、即使伤寒论也是如此,所以张仲 景也不是原创者,只是整理者而已。有人认为女科文词粗鄙,其实用医书的 书写越是简略越好,虽用到对仗的语法还不至于被说是八股。而另外一个可 能被认为低俗的原因,我想是关于性行为的描述,如老妇房劳,原宜闭关, 不宜出战,倘兴酣浪斗,一如少年时,或是妇人气衰者,不耐久战,战久则 必泄精,或是月经来时,贪欢交感,或是孕妇久战不已,或是下体冰冷,其 实性行为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讳莫如深反而更会导致行为偏差,辨证录书 中出现色欲有九次,提到下体有十次,这些都是应该勇敢面对的,可是顽固 变形的礼教封闭之下,想要做这样的突破是不容易的。不过书中不少练形成仙、仙骨、或是山魈、鬼祟、鬼

15、胎的问题,鬼胎者肿瘤 也,鬼祟也多见精神疾患,这是不该苛求的,而成仙之道更是道家念兹在兹 的,这是个人信仰、信念应该给予尊敬。中医与道家是很难分开,中医藉由 道家而得到发展的有不少,道家是有功于医,但是神仙不死的观念还是令人 不能接受,所以中医大量引用道家书籍的很少。反倒是韩国的东医宝鉴就引 用不少,这是很难得的,虽然东医宝鉴只是重新编辑中医的少数几本书而已 没有提出新的观念或是看法,而引用道家说法却是令人注目。道家的修行对 养生有很大帮助,这是传统中医所缺乏的,尤其是静坐调息对智慧思绪更有 提升与稳定的作用,所以张锡纯不也提倡过医士应该学习静坐。不过虽然渗入道家说法,也不掩其创新的精神,如神

16、农本草、千金方都是一 样,所以著作权是谁的这个问题不大,关键在于有用最重要。况且在阅读近 人的经验集屡屡出现陈士铎的大名,这与其它著作而言是少见的(附录一) 浙江名医范文甫甚至将辨证录、石室秘录贮之青囊,以便随时翻阅。在【四 部总录】中引用【慈云楼藏书志】关于石室秘录的评语;世之信而用之者, 亦间有效,则是不可解矣。程杏轩虽然在【医述】石室秘录的条目中把陈士 铎骂到臭头,可是还大篇幅的引用三篇文章,更是不可解。验方新编也摘录 辨证录与石室秘录甚多,但不明出处,如心肾两交汤、保精汤等等,而近代 沈仲圭、何绍奇虽赏用验方新编的方子,可是却还看不出源自何处。其实看 惯陈士铎的方子,如果在其它书中看到引用,大约一眼就可以看出不用翻书 比对,就像仲景方一样,是有一定的规律。沈金鳌的伤寒论纲目和妇科玉尺 也引用陈氏之书甚多,不再复述。陈氏这套书虽曰不可解,其实解之不难,用不用心而已。会用心是因为书中 充满大声疾呼,呼喊中医的不用心思考,指责辩证论治的错误。更佩服作者 在继承原有的基础上,做到能立、能破,我们在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