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154791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1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分析依据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并结合2013年度采掘接续计划,我矿2013年度设计首采区诱发水害事故的主要因素有:首采区9#煤底板受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压介于0.27 MPa1.45MPa之间。突水系数介于0.013 MPa/m0.024 MPa/m之间,均小于0.06 MPa/m。故奥陶系灰岩水对9#煤层开采影响不大,但不排除受断层、陷落柱等垂向导水构造的作用而发生奥陶系灰岩水突水的可能。2011年6月由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采用地面瞬变电磁法对11、13、15采区东部边界小窑积水情况进行探查,首采区9#煤层采空区有1处。结合三维地震勘探

2、资料,该异常区面积约0.14Km。尽管已留设保安煤柱,但在 采掘工程接近时应采取严格的探放水措施。井田北部F64断层,落差大、破碎带宽,根据地面瞬变电磁探测成果报告,F64断层局部位置含导水,但从上下地层中异常区的对应位置来看,疑似有局部存在通过断层或其伴生裂隙上下连通的异常区,说明断层会成为不同异常区的直接或间接的含水构造或导水通道。中央轨道大巷在施工过程中于发生了涌水,涌水量达到200400m3/h。920m水平辅助运输大巷联络巷通道在接近或穿越F64断层时,可能发生断层透水事故。因此施工单位在掘进过程中应及时使用直流电法超前探、钻探等手段,查清断层位置、落差、富水性及导水性等水文地质参数

3、,在逼近断层时预先注浆等防治水措施。9#煤层充水水源为第、含水带,富水性较弱,局部可能富水,该砂岩段位于9#煤开采的导水裂隙带影响范围内。根据骆驼山煤矿东部边界小煤窑及积水采空区探测成果报告,首采区内异常1、异常2推测为9#煤顶板砂岩富水区或新生代底部相对富水区引起的。在+920m水平二号辅运大巷在接近A2顶板砂岩水物探异常区时,施工单位应采取相应探放水措施。虽然目前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对矿井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雨季期间施工单位应在主副井、回风立井井口附近准备足够的沙袋,以防洪水侵入矿井的威胁。水灾事故类型:掘进工作面可能发生老窑水、断层水、奥陶系灰岩水造成的事故,主副井及风井可能发生洪水灾害事故

4、。危险程度分析:顶板砂岩水透水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淹工作面事故;老窑水、断层水、奥陶系灰岩水及雨季洪水灾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淹工作面、甚至淹井事故。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发生井下水害事故后,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现场人员要在跟班领导、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的带领下按照避灾路线迅速撤离至地面。调度室接到水害报告后,立即通知井下所有人员撤至地面,向应急救援指挥部、乌海能源公司调度室汇报,同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险。水害事故发生后,及时撤人并采取有效措施,使水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水害事故发生后,各单位要尽快准确地检查下井人员,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如发现人员被堵井下,

5、要采取一切措施营救。水害事故发生后,应尽快查明涌水水源,水量变化与补给等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1.3组织机构及职责1.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张国桥(矿 长)副总指挥:崔建昌(总工程师) 成 员:张占和(党委副书记) 马庭方(分管掘进副矿长)陈 新(分管安全副矿长) 纪连江(分管机电副矿长)刘国章(副矿长) 刘 畅(副矿长) 郭文全(副矿长) 敖介成(工会主席) 刘瑞英(工会副主席)周瑞斌(副总工程师兼安健环部部长)赵洪运(地测防治水副总)代玉梅(副总经济师兼人力资源部部长) 杜建有(生产技术部部长) 王守国(调度室主任)

6、 李富强(机电动力部部长) 朱红美(综合办公室主任)焦长虹(党工部部长) 孟 凯(经营管理部部长)赵海亮(保卫科科长) 罗 军(业务督办室高级业务主管)赵长海(物资供应部部长) 常权国(监测中心主任) 李文成(地质测量部部长) 李其军(通风队队长)王银生(机电运转队队长) 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附件一: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总指挥部下设8个小组: 1.3.1.1抢险技术组组 长: 崔建昌 成 员: 高阳平 赵洪运 周瑞斌 杜建有 李富强 李文成及各部门有关人员1.3.1.2抢险救援组组 长:马庭方成 员:任永利 李其军 王银生及事故单位相关抢险队伍1.3.1.3后勤保障组组 长:郭文全成 员:

7、代玉梅 孟凯 朱红美 赵长海及各部门有关人员1.3.1.4设备保障组组 长:纪连江成 员:赵长海 李富强 常权国及各部门有关人员1.3.1.5安全保卫组组 长:张国桥成 员:保卫科全体人员1.3.1.6抢险救治组:组 长:刘国章成 员: 能源公司救护队 樱花医院 辅助救护队人员1.3.1.7事故调查组:组 长:陈 新成 员:崔建昌 马庭方 纪连江 周瑞斌 赵洪运 高阳平杜建有 李富强 李文成 王守国及各部门有关人员1.3.1.8善后处理组: 组 长:张占和成 员:敖介成 刘瑞英 焦长虹 向永勤及各部门有关人员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和

8、接警工作,办公室设在调度室(接警电话:外线04733982974、3982981、内线2000、2001、小灵通2601、2602),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王守国担任。办公室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井下作业人员撤离,并迅速通知所有水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指挥部成员及各个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赶往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或根据需要设置临时地点)。施工单位必须编制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附件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1.3.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水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水害事故发生后,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

9、要求,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职责:根据灾害状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指挥全矿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制定营救遇险(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方案和措施。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负责安排预案的演习及各种培训工作。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损伤程度,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和补救行动的方案。保证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执行。负责日常预案的演习、培训的考核总结工作。技术组职责:协助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抢险、抢

10、修的现场指挥。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灾害程度。负责准备抢险救灾所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完成其它工作。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应急救援措施。组织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做好日常技术资料的收集、更新及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考核。抢险救援组职责: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及时控制危险源,负责现场抢险作业和遇险(难)人员的营救。评价现场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提出重大应急行动的建议。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事故现场信息。做好抢险救援的日常演练与培训。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工作。按照救援抢险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日常抢险物资的储备工作。负责抢险救

11、援后勤保障工作,组织车辆运送抢险救援成员快速抵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协助调度有关人员做好通信联络。 做好抢险救援物资的储备及日常管理、检查、更新等工作。安全保卫组职责: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做好事故抢险期间的现场秩序维护,为抢险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负责协调、组织公安、保卫人员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协助人力资源部门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参加事故调查工作并对外进行抢险救援信息的发布。日常做好与保卫科沟通协调工作。抢险救治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治方案,并实施现场抢救和紧急处理工作,护送伤员到医疗点救治。调运急救药品、器材,组织医疗应急救援队

12、伍,提供医疗保障。参加相关事故调查。做好抢险救援的日常演练与培训。应急通讯组职责:负责突发安全事故现场的通讯和联络工作,保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按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传达指挥部总指挥指令,及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迅速进行集合。日常做好通讯器材、线路的维护,储备通讯器材的检查等工作。事故调查组职责:在应急救援总指挥领导下,在其他小组的配合下,负责事故的调查与取证工作。提出事故调查书面报告,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提出评估报告。日常做好事故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全员培训学习。善后处理组职责:做好遇险(难)家属以及

13、伤员的慰抚工作。按规定提出对遇险(难)家属和伤员的补偿方案。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学习工作。1.4预防与预警1.4.1我矿造成水灾的主要水害因素是采空区积水、老窑水、断层水、奥陶纪灰岩水及雨季洪水。采用物探、钻探、水文观测、天气预报等方式发现水情。1.4.1.1采空区积水、老窑水、断层水、奥陶系灰岩水危险源监控的措施建立健全井上、下水文观测系统,充分利用地面奥灰水文监测系统监测矿区奥灰水位变化情况,观测井下涌水量状况,绘制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掌握规律,为采掘设计提供依据和超前防范水灾事故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及整理矿井水文勘探、观测等资料,为矿井建设提供所需要的水文资料。充分运

14、用直流电法超前探、地面或井下瞬变电磁、音频电透等物探手段及钻探、化探水文地质勘探手段,进一步探查整个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由施工单位加强对井下出水点的日常观测工作,定期对各大巷水沟进行清理。雨季期间,加强对奥灰水位的监测工作,掌握奥灰水位的变化情况。施工单位应及时编制可靠的水情水害月、季、年预报,指导生产工作。施工单位采用地面防治和井下监控的综合方法开展防治水工作。在做好地面雨季“三防”工作的同时,对大气降水的径流和排泄作全面跟踪,最大限度地控制井下各煤层采空区积水范围。施工单位应留设合理的井田边界煤柱和大巷隔离煤柱。编制探放水施工设计、探放水措施,并严格执行。施工

15、单位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探放水设备等;负责每月初进行一次防水隐患排查,查明防排水系统中的设备设施,如水泵、水管、水仓、防水闸门以及疏水渠道等,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落实骆驼山煤矿防治水专项设计中的物探、钻探等防治水措施。井巷施工过程中,按要求采用物探手段探测,并严格执行先探后掘措施,当探放水钻孔发现透水征兆时,立即停钻撤人并向调度室汇报。施工单位在首采区巷道掘进过程中以探查底板奥灰水为主,兼顾探查小断层影响区域及验证顶板砂岩水异常区;掘进头有涌水、淋水等透水征兆出现时,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