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南农大选读课读书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15412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南农大选读课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国演义(南农大选读课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国演义(南农大选读课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国演义(南农大选读课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南农大选读课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南农大选读课读书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读书报告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者之间政治和军事的斗争。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艺术性更强。该书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分24卷,240则,每则一个七言标题。此后新的刊本迭出,卷数、回目、引用诗词等均有改动。清康熙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修订,遂成为最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作品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

2、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传播政治、军事斗争经验、推动历史演义创作的繁荣等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三国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三国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五分史实,五分虚构,的确

3、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哪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便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三国演义内容跨越90多年,三国演义对各种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描写,确实精彩,除了民间熟知的刘、关、张、

4、赵等人物写得很生动之外,还有一些人物,不经意的几笔,就展现在人们面前: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蒋干;昏庸、低能、“乐不思蜀”的刘禅;富有政治、军事才干却残忍、阴毒异常的曹操等,给人深刻的印象。书中武将们金戈铁马厮杀之馀,文官谋士更是大显身手,各派势力的谋士勾心斗角,什么二虎竟食、驱虎吞狼、借刀杀人、疏不间亲、美人之计、连环之计不一而足,无所不用其极。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

5、,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百年三国,

6、时势造英雄,风云际会,一时多少豪杰,各领风骚,演绎了百年三国传奇,如果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一部三国演义,与其说是诸候争头,群雄逐鹿,倒不如说是人才的争斗。且看刘备、曹操、孙权的用人之道,便能管中窥豹。刘备惜才,三顾茅庐于隆中,请得孔明出山辅佑,三分天下的隆中对成为千古佳话。孔明行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刘璋之策,并先行联手抗曹,孙刘联军赤壁一把火,百万曹军灰飞烟灭。再智取荆襄取得立足之地,再大军西指攻取西川,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再者雄才大略的曹孟德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事情更是举不胜举,更促成了其谋士如云,猛将千员,平定北方,雄视天下的大业。三国之中东吴虽略弱,但居有长江天险之利,自古江南多才俊,

7、加上孙权阅人、用人自有过人之处,保住鼎足之势倒也足足有余。江东英雄出少年,自周瑜、吕蒙、陆逊皆为青年将领,也无背景,说明东吴不拘一格用人材的特色,而且他们往往不负主公厚望,挽狂澜于既倒。这些经典,无不向我们启示着治天下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军事理论和计谋的系统运用是“三国演义”的一大特色。这些计谋、策略大都是理论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典范,从定国安邦之策如孔明的隆中对,到一战定天下的火烧赤壁,从欲擒故纵的七擒孟获,到纵敌骄兵的火烧连营。这些成功的战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天衣无缝,无不让人拍案叫绝。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他在思想艺术上都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在文艺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它的影响下,先后出现了四、五十部历史演义小说。他的章回体体制、创作思想、人物形象、艺术风格、艺术手法都对后代各种题材小说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