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Word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153933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Word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 粉体工程基础粉体:粉末质粒与质粒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集合。*粉末:最大线尺寸介于0.1500m的质粒。*粒度与粒径:表征粉体质粒空间尺度的物理量。粉体颗粒的粒度及粒径的表征方法:1. 网目值表示(目数越大粒径越小)直接表征,如果粉末颗粒系统的粒径相等时可用单一粒度表示。2. 投影径用显微镜测试,对于非球形颗粒测量其投影图的投影径。 法莱特(Feret)径DF:与颗粒投影相切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马丁(Martin)径DM:在一定方向上将颗粒投影面积分为两等份的直径 克伦贝恩(Krumbein)径DK:在一定方向上

2、颗粒投影的最大尺度 投影面积相当径DH: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投影周长相当径DC:与颗粒投影周长相等的圆的直径3. 轴径被测颗粒外接立方体的长L、宽B、高T。 二轴径 长L与宽B 三轴径 长L与宽B及高T4. 球当量径把颗粒看做相当的球,并以其直径代表颗粒的有效径的表示方法。(容易处理)*粉体的工艺特性:流动性、填充性、压缩性和成形性。*粉体的基本物理特性:1. 粉体的能量具备较同质的块状固体材料高得多的能量。2. 分体颗粒间的作用力高表面能,固相颗粒之间容易聚集(分子间引力、颗粒间异性静电引力、固相侨联力、附着水分的毛细管力、磁性力、颗粒表面不平滑引起的机械咬合力)。3. 粉体颗粒的

3、团聚。第二章 粉体加工与处理粉体制备方法:1. 机械法捣磨法、切磨法、涡旋磨法、球磨法、气流喷射粉碎法、高能球磨法。 脆性大的材料:捣磨法、涡旋磨法、球磨法、气流喷射粉碎法、高能球磨法 塑性较高材料:切磨法、涡旋磨法、气流喷射粉碎法 超细粉与纳米粉:气流喷射粉碎法、高能球磨法2. 物理化学法 物理法(雾化法、气化或蒸发-冷凝法):只发生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适于各类材料粉末的制备 物理-化学法:用于制备的金属粉末纯度高,粉末的粒度较细 还原法:可直接利用矿物或利用冶金生产的废料及其他廉价物料作原料,制的粉末的成本低 电解法:几乎可制备所有金属粉末、合金粉末,纯度高3. 化学合成法指由

4、离子、原子、分子通过化学反应成核和长大、聚集来获得微细颗粒的方法 固相法:以固态物质为原始原料(热分解反应法、化合反应法、水热法等) 液相沉淀法:最常见的方法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影响颗粒粉碎的因素:易碎性、碰撞速度(碎料例子碰撞速度、粉碎介质碰撞速度)粉体的分级:把粉体材料按某种粒度大小或不同种类颗粒进行分选的操作。(筛分分级、流体分级)1. 影响筛分的因素物料(堆积密度、粒度分布、含水量)、筛分机械(孔隙率、筛孔大小、筛孔形状、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加料的均匀性、料速及料层厚度)。2. 流体分级的种类及其优缺点利用不同粒径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差,针对超微细粉

5、体分级 干式分级 湿式分离优点(精度高、范围窄、操作简单),缺点(过程中易固结、单位面积产量低、对可溶于分散介质和易变质的物质不能使用)造粒:“增大粒径”的过程常用的造粒方法:凝聚造粒法、挤压造粒法、压缩造粒法、破碎造粒法、熔融造粒法、喷雾造粒法。粉体成形:将粉末状态的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孔隙率以及强度的预成形坯体的加工过程。模压成形:单向压制、双向压制、浮动凹模压制等静压成形:借助高压泵的作用把流体介质压入耐高压的刚体密闭容器内,高压流体的静压力直接作用在弹性膜套内的粉末上,使粉末体在同一时间内各个方向均衡受压而获得密度分布均匀和强度较高的压坯。第三章 有机高分子材料成形加工基础牛顿

6、流变学:也称经典流变学,是把研究对象处理成简单的流体,再用数学描述简单流体中抽象质点的切应力与且应变的定量关。*聚合物的成形性能:流动性、收缩性、结晶性、吸湿性和粘水性、热敏性和水敏性。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温度、压力、模具和聚合物的品质)1. 温度的影响聚合物的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好2. 压力的影响压力增加流动性增大3. 模具的影响浇注系统形式、尺寸与布置、冷却系统设置、流速阻力设置直接影响4. 聚合物品质影响热固性塑料粒度均匀、湿度大、含水分等利于改善流动性影响聚合物成形性能的因素:聚合物粘度的影响、聚合物的聚集态及物理特性的影响。第四章 聚合物成形加工技术及原理模压成形:(又称压制成形或压缩成

7、形)是先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的塑料放入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而使其成型并固化的作业。包括模压成形前的准备和模压过程两个阶段。模压成形阶段中应注意的问题:加料、合模、排气、交联固化、聚合物制品脱模、清理模具。模压成形过程参数:成形温度、成形压力和成形时间。挤出成形加工过程的工艺阶段:加料、输送、压缩、熔融、混合、排气。注射成形:(注塑成形)将聚合物的颗粒注入注射机内,并经外热式加热熔融至流动状态,再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凝固成形。注射过程:加料、推进、熔融、注射注射成形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机筒温度(包括喷嘴温度)、注射压力和成形周期(注射、高压、冷却等时间)

8、;其次是加料量、剩料及模具温度等。(机筒温度、喷嘴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成形时间)。气辅注射成形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熔体温度、熔体预注射量、气体注入延迟时间、气体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气体注射时间。吹塑成形的基本过程:型坯制备、吹胀赋形、定型、脱模。吹塑成形的主要方法:中空聚合物制品吹塑、薄膜吹塑。第五章 硅酸盐类材料的生产及工艺原理硅酸盐类材料:玻璃、陶瓷、水泥、耐火材料等玻璃的主要成分原 材 料SiO2硅砂、砂岩Na2O纯碱、芒硝MgO白云石CaO石灰石、方解石Al2O3长石、高岭土玻璃配合料制备的要求:1. 配比正确、稳定,保持水分、温度适宜2. 配合料混合均匀性良好3. 具有一定的颗粒

9、级别4. 具有一定的气体率玻璃的熔制:将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成为均匀的、无可见气泡并符合成形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硅酸盐玻璃熔制过程大体可分为:硅酸盐的形成、玻璃液的形成与澄清、均化与冷却。玻璃制品的成形过程:成形(赋予制品以一定的几何形状)、定形(把制品的形状固定下来,在温度降低下想、进行)。*日用玻璃器件成形方法:人工成形、机械成形。玻璃中的应力三类:热应力、结构应力、机械应力。玻璃为什么要退火:玻璃及玻璃制品在成形后的冷却过程中,经受激烈的、不均匀的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会导致大多数制品在存放、加工及使用中自行破裂,所以一般在成形后均要经过退火,以减少或消除应力。*玻璃退火的原理:玻璃的永久

10、热应力产生于从转变温度附近到退火温度区的结构调整(应力松弛),因此,为了消除永久应力,也必须将制品加热到质点可移动、调整的温度。玻璃在转变温度以下的相当温度范围内,玻璃中的质点仍能进行调整,而玻璃的粘度值也相当大,不至于造成可测出的变形,因此可以在该温度区内进行退火。*玻璃的退火工艺:(按温度和时间变化)一次退火、二次退火及精密退火;(按退火设备)间歇退火、连续退火。陶 瓷 原 料主 要 成 分粘土类SiO2、AL2O3,少量碱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着色氧化物、灼烧减量长石类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石英类SiO2滑石类含水硅酸矿物硅灰石类偏硅酸钙类矿物陶瓷生产工艺过程:1. 坯料制备:

11、第一阶段原料处理,第二阶段混合制备2. 坯体成形:将泥坯料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均质坯体3. 坯体干燥4. 烧成:热工设备是窑炉。 燃料不同分为:固体燃料炉(煤烧窑)、液体燃料炉(重油烧窑、轻柴油烧窑)气体燃料炉(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烧窑) 以电为能源:电炉、微波炉、高频感应炉、等离子炉 制品是否与火焰接触:明焰窑、隔焰窑、半隔窑 烧成过程连续与否:间歇式窑、连续式窑 制品输送方式不同:隧道窑、辊道窑5. 釉料及制备: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很薄的玻璃体。釉有铅釉(PbO为助熔剂的易熔釉)、石灰釉(CaO)、长石釉(长石为主要熔剂)等。釉的组成:玻璃形成剂、助熔剂、乳浊剂、着色剂、其

12、他辅助剂。基本施釉的方法有浸釉、浇釉、喷釉。从原料配方到釉层形成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原料的分解、化合、熔化、凝固。耐火材料:一般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烧结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原料加工配料成形干燥烧结拣选成品。耐火材料烧成用窑炉:隧道窑、倒焰窑、梭式窑。水泥的主要原料主要成分石灰质原料氧化钙粘土质原料氧化硅和氧化铝,部分氧化铁铁质校正原料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式:(按生产制备的方法)干法生产、湿法生产。1. 干法生产采用烘干生料粉,或是原料的粉磨与烘干同时进行,或是先烘干后再粉磨,而后煅烧成熟料,再用其生产水泥的方法。2. 湿法

13、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直接煅烧成孰料,再以其生产水泥的方法。第六章 特种陶瓷的生产制备特种陶瓷的成形方法:冷等静压成形、注射成形、轧膜成形、流延成形、热压铸成形。特种陶瓷的是烧结方法:热压烧结与热等静压烧结、液相烧结、反应烧结。影响烧结的因素:烧结程度与烧结时间、颗粒半径等密切相关(粉粒越细小,烧结时间越长,烧结越充分),其他因素也会产生影响,如气泡和晶界、杂质及添加剂、烧结气氛等。第七章 冶金工程基础金属冶金按其原理可以划分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及粉末冶金火法冶金的基本过程:炉料准备、熔炼和精炼。金属粉末冶金的基本过程:(又分为制粉、成形、烧结、后处理等四个基本过程)1. 金属粉

14、末的制取和准备2. 将金属粉末制成所需形状3. 将坯块在物料主要组员熔点以下的温度进行烧结,使之成为满足最终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要求的合格材料或制品第十三章 钢的相变*钢中典型的相变可归类为: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转变;冷却过程中的珠光体、贝氏体及马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后的再加热(回火)转变。奥氏体:碳溶解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点阵结构。具有较高塑性、较低屈服强度,相变过程易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大量位错或出现孪晶。奥氏体转变:钢在由室温加热至高温的过程中,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A1时会发生由、Fe3C两相组织向单相-固溶体的转变。这种转变会随温度升高直至亚共析钢的A3、过共析钢的Acm以上

15、方可转变完全。转变生成的-固溶体称为奥氏体。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1.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2. 加热速度3. 第二相质点4. 钢的化学成分5. 钢的原始组织贝氏体:是一种铁素体与碳化物的两相机械混合物。(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无碳贝氏体)贝氏体转变:当奥氏体被过冷至珠光体转变以下的较低温度时,过冷奥氏体发生的另一种分解转变。马氏体转变:以高于过冷奥氏体分解转变的临界温度冷却速度冷却通过高温区与中温区,珠光体与贝氏体的分解转变将会被抑制,而在低温区发生的一种新型的相变。马氏体高强度、硬度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其中的过饱和碳含量,合金元素的影响较小。退火:目的是要消除材料内部的非平衡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是指将材料加热到某一特定温度,并保持适当时间,而后再以较缓慢的速度冷却至室温,或冷至某一较低的特定温度再等温保持足够时间,而后继续冷却至室温的工艺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