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153273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摘要】分别对基础梁、基础拉梁做出了定义,对其 设置位置,计算及其构造作出了简要的介绍,以方便设计人 员理清概念,合理设计。【关键词】基础梁;基础拉梁;定义;设计1.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的定义(1) 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基础梁一般 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 梁交叉点上,如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中基础梁,其主要作 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起承重 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 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起到基础的效果。(2 )基础拉梁又称为连系梁,一般起到承担柱底弯矩、 地

2、震时承担轴向拉力、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承受低层隔墙 的荷载的作用,实际计算模式中,拉梁可考虑为仅承受自重 和底层墙体总重传给两边基础的单跨梁或连续梁。但实际施 工中由于基底下土层为老土或压实填土,且在协调变形过程 中会承受一定的两边基础的变形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也会 有一定的土反力。因此,拉梁计算应考虑上下部均配置受力筋,一般上下钢筋均通长配置,且钢筋配置一致。2. 基础梁的设计(1)柱下条形基础一般由基础梁和翼板组成,梁板式 筏形基础由基础梁和基础底板组成。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 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采用扩展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 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

3、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或梁板式筏形基础。这种 基础的抗弯刚度较大,因而具有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并 能将所承受的集中柱荷载较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底面积上。(2)计算方法有反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及剪力平衡法。反梁法适合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 分布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它的内力刚好与正向连续梁相反,弯矩为跨中上拉,柱下下拉;弹 性地基梁法分为普通弹性地基梁、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弹性地基梁,上部结构为刚性的弹性地基梁,一般按普通弹性 地基梁计算,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刚度;剪力平衡法假定地基 反力按直线分布,但不考

4、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求出净反 力后,基础上所有的作用力都可以确定,按静力平衡条件计 算出任意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一般反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 算出的弯矩值比较接近,剪力平衡法算出的弯矩边支座与前 两种接近,中间支座和跨中相差较大,具体工程设计中,应 仔细分析选用合理的方法计算,同时注意复核比较,在配筋 时适当调整。(3) 柱下条形基础及梁板式筏形基础中的基础梁还有构造要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3 节。如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41/8。翼板厚度不应小于 200mm。当翼板厚度大于 250mm时,宜采用变厚度翼板, 其坡度宜小于或等于1: 3 ; 2条形基础的端部宜

5、向外伸出, 其长度宜为第一跨距的 0.25倍;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的交接 处,条形基础至少扩出柱50mm ;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顶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1/3 ;另外还要考虑梁刚度和变形协调要求,及计算受剪、抗扭、 局压等计算。3. 基础拉梁的设计(1) 基础拉梁一般设置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 承台之间。(2) 基础拉梁对承台的作用主要是协调两个承台的水 平、竖向位移及转动变形。为了减少不均匀沉降,防止形变 的拉压杆传力构件,把水平荷载均匀的传给各个基础,在地 震作用下,基础承台变形大,基础拉梁可以起到一定的耗能 作

6、用。一般基础拉梁顶面标高与承台顶面标高同。(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6.1.11 条,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两个主轴方向设置 基础连系梁:一级框架和W类场地的二级框架;各柱基础底 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压应力差别较大;基础埋深较 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 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桩基承台之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5.23条 承台之间的连系梁的设置及配筋也提出了要求:单桩承台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两桩承台应在短向设置;有 抗震要求的柱下独立承台宜在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连

7、系梁宽度不小于250mm,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 1/101/15,且不 小于400mm ;连系梁主筋计算确定,上下纵筋不小于 2根 12,按受拉要求锚入承台。(4 )拉梁的梁上荷载如隔墙,应考虑相应荷载所产生 的内力;拉梁还需平衡柱底弯矩;另因拉梁起到加强基础的 整体性,调节各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的作用,拉梁还需承担 其所拉结的两端柱轴力较大值的1/10的拉力或压力,按受拉构件计算配筋,计算所得的钢筋通长布置;按受压构件计算 其稳定性。(5 )当建筑存在地下室,需进行地下室抗浮设计时, 基础拉梁除应考虑以上的荷载外,还应承受向上的水浮力, 此时水浮力作为活荷载进行荷载组合,不与向下的其他活荷 载

8、同时组合,当水浮力较大时,基础拉梁的钢筋构造应按筏板基础梁的构造,基础拉梁的钢筋应通过有水浮力和无水浮 力计算比较后取大值进行配置钢筋,上部钢筋应通长布置, 钢筋接头位置不得布置在跨中。底部通长钢筋除应满足计算 要求外还不应少于顶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1/3。4.结语(1)基础拉梁在表层地基土比较好如承载力特征值高、 中低压缩性土、土层较厚等或梁下换填处理效果较好时,拉 梁底部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力作用,类似基础梁的作用,一般 根据工程经验,可适当考虑拉梁下地基土对拉梁上部荷载的 部分抵消作用。(2)综上,基础梁和基础拉梁在基础中起的作用、计 算方法、构造措施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工程实践中,要分清 楚基础梁和基础拉梁的概念,合理设计。参考文献1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3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4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5 夏念恩,谭正清.浅谈基础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的区别一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为例J.建筑设计.2010.6朱丙寅. (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