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15223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供应室工作总结 供应室工作总结 在院长和院领导帮助和指点下,完成了本院供应室的各项操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一、划分工作区域。分为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即去污区,主要负责接纳清点、清洗临床科室送入本科室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清洁区包括包装区,灭菌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并带领本科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各区域功能,认清供应室建筑布局和各项操作流程,要求符合人流,物流由污到洁,气流由洁到污的路线,不交叉,不逆行的原则。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和职业防护概念。 二、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重申护理人员职责,

2、明确各类岗位护理工作制度,各尽其职。(.供应室工作制度、 2.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4.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供应室清洁卫生制度、.供应室设备保养维修制度、.供应室去污区制度、8供应室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9.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0.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制度、1.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3供应室操作流程规范)(职责:供应室护士长职责;供应室护士职责;回收人员工作职责; 清洗人员职责;检查、包装区工作人员职责;消毒员工作职责) 三、科室坚持了每日对去污间、打包间、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95%酒精进行保养,

3、并记录。用消毒液(: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 四、科室建立了记录本: 。供应室消毒物品交接本,对各科室送入的器械名称及数量有详细登记,并双方签字。 2: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维修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开关机时间,仪器运行状态(电源、水压、压力表),使用人签字。 五、设备。目前本科室已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打包机、超声清洗机及蒸馏水机。 六、新入职人员首先熟悉本科室制度及操作流程规范,再逐渐上手。 以上工作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无菌物品,所以也希望大家在使用无菌物品给病人进行诊疗活动时做到慎独,行为上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否则,供应室也失去其最终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需完善: 逐步完善清洗,检查包

4、装,灭菌,无菌物品发放的规范化操作,把好质量监测关,对灭菌环节严格做到每锅物理监测,每包化学监测,每周生物监测。每个灭菌包按科室分别存放,包外都注明科室,物品名称,锅号,锅次,灭菌日期,有效日期,消毒员签名,以起到质量追溯作用。质量追溯制度是供应室独有的制度,是靠各种数据和科学信息来执行,而这些数据和科学信息来自于设备仪器操作和各项监测。还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下收下送,因受房屋建筑限制,无直接运输通道,目前还不能按院感要求来进行下收下送。 2人员的安排:部分时间需要消毒物品多,而人员较少(建议:科室人员足够且不忙情况下,可安排一个人到供应室帮忙) 以上概括了2X年上半年供应室工作进展情况,接

5、下来对2年下半年供应室的未来简单地做一下展望: 1设备及设施配备。据本院情况而定。 2.管理体制及管理要求。近几年我国提出了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确切地说应是cssd集中式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供 应室要承担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它是个独立的医疗技术科室,服务涉及面广,科学性强,责任心重。它是达到控制院内感染,保障医疗质量的重心。供应中心的发展好坏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csd的管理体制是在院长,护理部,院感办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效果更好。 .人员要求。cssd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护工都要接受相关的院感知识培训。 4查阅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保留符合院感

6、要求的内容,再依据cssd的三项标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陆续在科室业务学习活动中向本科工作人员传达 .建立每月一次与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做好与临床科室沟通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对工作加以改进。 前台。自试营业以来综合科共接诊17个客人,配合诊治客人140个,做根管治疗4个,拔牙20个,补牙21个,洗牙29个,修复17个,其他27个。 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设想。供应室要达到高水品的服务质量还需要院领导给予大力支持。篇二:202X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 202X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 22X年我科室将以病人为中心,围绕医院救死扶伤的中心工作,在医院的正确的领导下,按照护理部的工作计划与本科室

7、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改进供应室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供应室工作质量管理标准,使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得到较大提高。按照医院的学习计划,本科室切实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建立切合实际的学习制度,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半年来我科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202X年我科室坚持以人为本在业务院长和护理部的领导下,根据供应室工作质量考核标准,成立供应室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王德蔷 成员:黄翠兰何丽司小龙 二、认真开展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护理业务知识培训。为开展好供应室工作,大家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8、 三、积极推进供应室质量改进,健全规章制度,组织学习十六项制度,规范科室人员的行为。 四、坚持下收下送,洁污分装,每天对下收下送篮进行消毒处理。外包布一用一洗一换。无菌金属器械和棉布分类包装,打包掌握松紧分寸。保持工作台面及地面清洁整齐,每日用三氧机对空气进行消毒。 五、按照供应室工作质量要求,对重复使用的污染物品进行消毒、洗涤、灭菌的双消毒原则,洗涤时使用含酶洗涤剂刷洗,初消毒时含氯制剂浓度不低于1000mg/l,感染后物品不低于202Xmg/l。 六、无菌包最大不超过0x0x25立方厘米,最重不超过k。 七、包内无缺件,捆扎方式正确,包外标识有名称、负责人、灭菌日期和有效期。无菌包表面有粘

9、于封口的化学指示胶带作灭菌过程标记,且不少于5cm长。包内有批示卡,监测灭菌效果。 八、灭菌包存放在无菌物品专用存放室内,室内空气每日进行三次消毒。 供应室 202年7月6日篇三:20X年上半年消毒供应室工作总结 202年上半年消毒供应室工作总结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它负责临床一线科室的各种医疗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和医护质量,更有甚者会影响医院的声誉。就目前我院供应室的条件,只能在软件上给予尽可能的提升,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为临床服务,为院感把关,经过努力,上半年工作目标已经基本完成,现总结如下。 一、健全领导管理体制 我院消毒供应室由

10、分管护理的副院长直接领导,由护理部及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检查工作。科内配有名质量监督员和2名院内感染成员,协助护士长搞好各种医疗器械及耗材的质量检查工作。科内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一套完整的领导管理体制。 二、规范管理升级内涵 一是不断补充完善本科管理制度、职责,并结合医院实际,持续改进;二是对日常记录的不断补充完善,它记载着工作量、质量等内容,是查对和质量追踪的原始记录,是进行质量追踪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工作水平的一种手段,为日后查对提供有效的证据。 人员管理到位,专业人才分层次(定向)培养,建立以能 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是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11、。将科室人员按照能力分为“基本层”、“骨干层”和“核心层”,分层管理与培训。 三、有效的质量监控标准 1、按规范要求各个区域有专人负责,按照各项操作流程执行。污染区进行污染物品的分类、清点登记、清洗消毒,每班有人负责监测。包装区要对清洗后的物品进行目测或光源放大镜监测,发现不合格的要重新处理。灭菌区按要求装锅,纺织类物品放上层、竖放,金属器械放中下层,手术器械包平放,纸塑包装侧放,每锅装载量不超过灭菌柜容积的9%,同时也不少于灭菌柜容积的10%,器械包重量不超过7,每锅有物理监测、每包有化学监测,每天第一锅必须做-测试,每周做生物监测,有植入形器械每批次做生物监测兼做第类化学监测,实现追溯记录

12、。定期进行无菌物品采样,灭菌后物品不得检查出微生物。无菌物品储存区每个灭菌包分类存放,包外注明物品名称、锅号、锅次、灭菌日期、有效日期及签名,以起到质量追溯作用,把好灭菌物品质量关。严格把好一次性使用物品进库关,保留产品信息并存档,建立了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发放登记本,这也是质量追溯的一个重要环节。 2、空气消毒:污染区臭氧及紫外线消毒每天1次,每次2小时;包装区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天1次,每次2小时;无菌物 品储存区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每天次,每次2小时;每月进行空气监测,均达到质量标准。 3、消毒液的微生物检测。使用的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其消毒效果,对消毒剂采取现用现配,特别是含氯消毒剂,因

13、具有挥发性,所以做到每日进行浓度检测。每月进行生物检测,其细菌含量10cfu/ml。 四、狠抓环节质量管理 (一)重视质量安全,加强质量监督检测,确保供应物品的安全性。 、按消毒规范的要求,对脉动真空高压灭菌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进行物理、化学、生物检测,保证达标,并登记存档,有可追溯性。 2、清洗质量是否达标是灭菌物品质量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因此严格检查集中清洗质量,加强清洗质量检测,加强器械的除锈及保养工作。每月进行细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加强对回收手术器械、物品的管理,首先建立物品、器械交接清单登记,规范回收物品由污染物入口进入消毒供应室,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建立“器械物品交

14、接清单”,严格按照交接清单的要求查数量、型号,从源头上解决了物品、器械的使用和管理问题,并严格按照清洗流程进行操作,加大质控力度,使清洗工作更规范专业。 4、完善各项资料归档。质量追溯制度是供应室独有的制度,是靠各种数据和科学信息来执行,而这些数据和科学信息来自于设备仪器操作和各项监测。每人每班按要求做好记录。 (二)一次性医疗用品统一由医学装备科购进,“三证”齐全,领取、发放时都认真检查,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标记合格,方可领取、发放。科内质量管理小组每天跟班检查工作,护士长每周对科室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坚持边检查、边整改、逐步改进提高。抓好风险管理,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 各种手术器

15、械、器具的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都有严格的质控标准,由护士长及质检员在工作中随时随机检查,确保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每周生物监测一次均符合要求,植入性器械每批次进行,灭菌合格率达0%;保证临床科室的需要。由于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及质检措施,从未发生因灭菌物品不合格引发的院内感染现象。 五、开展“继续再教育”提高科室人员整体素质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与其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岗位培训,掌握了多项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各项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流程,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的相关知识。根据专业开展各项培训,更新知识。根 据科室业务发展的特点,参加院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科室每月定期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学习中人人都当老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大家共同提高。每月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