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149966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 作者: 日期:1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课题:观察物体 累计课时:( 44 )授课班级:_ _ 授课时间:_ 授课教师:_王战军_审核人:_一、学习目标: 1、 观察由两个简单的几何体拼搭而成的物体,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体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位的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二、学习重点:先通过观察两个物体确定观察到的形状,再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摆出物体模型。 学习难点:先通过观察两个物体确定观察到的形状,再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摆

2、出物体模型。 (1)温故知新1、出示一个长方体。 让学生说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理解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的意思。 说说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侧面和上面呢? 2、变换长方体的位置。 再让学生说说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各是什么? 3、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同桌一人说从哪个面看,一个说看到的形状。 (2)探究新知1、出示老师观察30路公交车的照片 提出问题:如果站在平地上,从不同位置观公交车最多也能看到3个面(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巩固练习填一填. 1、 从前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从右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 从上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 2、 用5个同样大的

3、正方体,摆成了一个物体,根据所给的信息,猜一猜这个物体是怎样的? 3、 从正面看到的是: 4、 从侧面看到的是: 5、 从上面看到的是: 6、 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体。 五:课堂检测(1)从正面看到 的有( ) (2)从正面看到 的有( )? (3)从侧面看到 的有( ) 六、总结提升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观察长方体物体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多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的奥秘。课后反思课题:观察物体 累计课时:(45 )授课班级:_ _ 授课时间:_ 授课教师:王战军_审核人:_一、学习目标: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

4、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二、学习重点: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学习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1)温故知新1师用3个4个正方形摆图形,师提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向来观察它?你看到了几个正方形? (2)探究新知1游戏一。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

5、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2游戏二。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总结提升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累计课时:(46 )授课班级:_ _ 授课时间:_ 授课教师:_王战军_审核人:_一、学习目标:1、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1格表示1个单位),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

6、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2、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二、学习重点: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学习难点: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实验可能发生

7、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1)温故知新1、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个袋子,你们能猜出袋子里有什么吗?2、打开袋子验证:3个红球,3个黄球. (2)探究新知1、想一想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说明:袋子里有红球、黄球。摸到红球和黄球都是有可能的.2、猜一猜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会口袋,一共摸40次,红球、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学生各抒己见。讲述: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这仅仅是我们的估计和猜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红球和黄球各摸到多少次呢?引出课题,并板书。3、说一

8、说。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讲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你知道正”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吗?想一想,每组4个同学,平均每人要摸多少次呢?学生活动。每组组长负责记录,并把记录结果填在统计表里。组长汇报摸球结果。问:统计的结果和你开始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讲述:在袋子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同样多的情况下,从袋子里每次摸一个球,摸球的次数又比较多,那么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是差不多的,这就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任意摸一个球,默祷红球的机会和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四: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请每组拿出一个小正方体.问

9、:知道这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吗?在6个上都有写数字,小组内轮流看一下有哪些数字?各出现了几次?活动规则:把小正方体抛30次,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其它同学统计并填表格。学生活动,并填写表格。收集各小组数据,并完成班级各小组的汇总表。问:看着合计栏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讲述:通过观察合计栏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那么抛一次,向上的数字有几种可能?这三种可能性的大小怎样?(相等的)五:课堂检测2、想想做做2谈话:在布袋子里放4枝铅笔,怎样放才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红铅笔.想想口袋里该装什么铅笔?小组同学合

10、作装铅笔,问:你为什么这样装?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红铅笔。问:你是怎样想的?每次任意摸一枝铅笔,摸50次,摸到红铅笔和蓝铅笔的次数差不多,应该怎样装铅笔?为什么六、总结提升 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由3个红球,3个黄球,摸球前要先把口袋摇一摇,然后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球,如果摸到红球,组长就在红球的后面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过以后要把球放回口袋,要摇动口袋。小组同学轮流摸球,一直摸完40次。课后反思课题:统计与可能 累计课时:( 47 )授课班级:_ _ 授课时间:_ 授课教师:_王战军_审核人:_一、学习目标:1、 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 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

11、应的统计图。3、 通过积极参与猜想、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4、 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以及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学习难点:1、谈话:老师想在这个布袋里放一些红球和黄球,你能出个注意,怎么放使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若干次,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2、学生交流并反馈。3、小结:当布袋里放入同样多的红球和黄球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4、谈话:如果布袋里放入的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不一样多,摸到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1)温故知新1、摸球活动问:如果在布袋里放3个黄球,1个红球,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猜想同桌猜一猜。实验四人一组讨论分工、记录摸球结果的

12、方法;小组活动.分析数据:统计的记过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嘛?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吗?如果我从这个布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问:每次涂一个方块做记录的方法和每次涂一个方格做记录涂成一个条形图的方法哪一种更好?为什么?推测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怎么办? (2)探究新知如果老师在袋子里按下面的数量放球,你能很快判断摸球结果吗?袋子里8个全是黄球。4个红球,4个黄球。7个红球,1个黄球。2、掷小正方体活动问: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写”1,一个面写2”,一个面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猜一猜哪个面朝上的次数多一些?哪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猜想。实验验证。分析: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3、装铅笔活动(想想做做2)出示课本图片,谈话: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提出活动要求:玩两次,第一次的要求是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第二次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数比蓝铅笔少。 五:课堂检测练习九六、总结提升今天这节课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