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载荷试验检测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149273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载荷试验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桩载荷试验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桩载荷试验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桩载荷试验检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桩载荷试验检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载荷试验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载荷试验检测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FG桩单桩载荷试验检测方案YH/CB02-2006购买理正基坑、理正岩土、广联达、启明星等软件请联系我,QQ603481026,我是做基坑的,理正方面的都是从公司正版锁复制的,不像他们的是把破解文件写进去,我的能保证计算数据的真实性。而且我也销售正版的理正软件,需要的联系我吧,如果推荐公司购买正版,本人可给你1000元以上中介费。谢谢合作。中国岩土淘宝: 内有岩土设计软件和资料方案大全检测单位: 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校核: 编制:检测有限公司2012年5月6日 一、接受委托方的委托 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接受委托方的委托,并要求委托方向检测方提供有关检测信息及与检测相关的资料,相关资料包括:该工程的岩

2、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地)基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填写测试委托书。二、委托方要求 3#楼 (工程名称)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数量为 9 棵,预计工期10天(因天气原因工期顺延),每棵单桩的承载力特征值为 575 kN,桩径 400 mm,桩长 13.5 m。低应变180棵。三、检测仪器设备 千斤顶 1 台( 320 吨)、百分表 2 块、油压表、基准梁1根。桩基动测仪1台、手锤 1 把、传感器 1 块。四、试验现场和设备的准备工作 1、安排1名主检技术人员,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并保持设备状态良好。对于所有单桩静载荷试验的桩头处理: 混凝土桩头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

3、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到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30cm,试坑底面宜于桩承台标高一致。五、现场检测 设备安装图所示(见下页): 单桩试验技术标准执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a)某级荷载作应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应下沉降量的5倍。(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c)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d) 当工程桩做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检测数据按建筑基桩

4、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附表的格式记录。六、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时,应绘制荷载-沉降(QS)、沉降-时间(Slgt)曲线。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a) 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变型QS曲线,取其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载; (b) 根据上拔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斜率明显变陡或曲线尾部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c)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a) 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

5、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b) 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的数量。七、检测报告包括内容1 前言2地质概况3检测依据和测试系统简介4测试原理及分析方法5检测结果综述6静载荷试验委托书7荷载沉降、沉降时间对数曲线8地质勘察布点平面图9地质柱状图10试桩平面布置图附低应变检测方案:一、对于所有低应变动力检测的桩头处理: 混凝土桩头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桩顶标高为设计标高。二、现场检测 检测前对仪器、电源、传感器、连线及设定参数全面检查。检查锤击系统,确认安全可靠后作好

6、原始纪录。 将传感器安装的部位清理干净,清除积水及浮动的砂土颗粒。将加速度传感器放在平整的桩顶表面,用手锤或力棒垂直敲击桩顶中心,瞬时冲击产生的信号通过系统放大和/转化,变成数字信号后存入内存,同时显示实测波形。若有异常波形,则需多点反复采样,使信号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对于直径800mm的桩进行不少于两个测点的多次检测。检测过程中如实、准确的作好原始记录。低应变试验技术标准执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三、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分析方法为反射波法。采集一组信号,将该组信号进行叠加平均,来提高信噪比。桩顶受到瞬时冲击荷载作用后,扰动将以波的形式沿桩身传播。当桩身阻抗变化时,将导致应力波的反射,由反射波的时刻和幅度来确定桩身阻抗变化的位置和程度,来确定桩身的完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