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附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145818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基础(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材料科学基础(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材料科学基础(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材料科学基础(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材料科学基础(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三元相图一、选择题1. 在三元系相图中,三相区的等温截面都是一个连接的三角形,其顶点触及 _A_。A单相区B两相区C三相区 D四相区2. 根据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图。可以_B_。A分析相成分的变化规律B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C用杠杆法则计算各相的相对量D用重心法则计算各相的相对量。3. 在三元相图的两相共存区,系统的自由度数为_B_。A 1 B 2 C 0 D 34. 在三元相图的三相共存区,系统的自由度数为_A_。A1 B2 C 0 D 35. 三元系最多存在 C 相平衡。A. 2B. 3C. 4D. 5 二、判断题1. 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三元系统最多4相平衡共存。”2. 三元相图的垂直截

2、面的两相区内杠杆定律不适用。X3. 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可确定合金相成分和量的变化。X4. 在三元相图的三相共存区,系统的自由度数为0X5. 在三元相图的四相共存区,系统的自由度数为0。”6. 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可应用杠杆定律确定平衡相的成分和相对量。X7. 三元相图的水平截面虽然可以确定合金的相组成,但不能确定平衡相的成分 和相对量。X8. 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可分析合金的结品过程,并确定合金相与组织的相对量。”第八章 铁碳合金与铁碳合金相图一、判断题1. 在Fe-Fe3C系合金中,只有过共析钢的平衡结品组织中才有二次渗碳体存在。 X2. 凡是碳钢的平衡结品过程都具有共析转变,而没有共晶转变;相反

3、,对于铸 铁则只有共晶转变而没有共析转变。X3. 无论何种成分的碳钢,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组织中铁素体相对量减少,而珠 光体相对量增加。X4. 在退火状态下,随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总是提高的。X5. 在退火状态下,随含碳量增加,钢的硬度总是提高的。”6. 在优质钢中,S、P元素总是有害元素。(”)7.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室温相组成物都是a和Fe3C。”8. P元素将造成材料冷脆,S元素将导致热脆。”9. 在铁碳合金中,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都是在一定成分和一定温度下进行的。V10. 莱氏体是铁素体与奥氏体形成的机械混合物。X11. 珠光体是奥氏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X12. 任何成分的铁碳合金

4、在室温下的组织都由a和Fe3C两相组成。X13. 在Fe-Fe3C相图中凡含碳量在0.09%0.6%之间的铁碳合金在缓冷时都会发生 包品反应。X14. 在Fe-Fe3C相图中凡含碳量在2.11%6.69%之间的铁碳合金在缓冷时都会发生共晶反应。V15. 过共析钢自高温缓慢冷却全室温,其相组成物P+Fe3CIlO (X )二、选择题:1. ( A )属于固溶体。A.铁素体 B.渗碳体 C. TiCD. 6 C62. Fe-Fe3C合金在室温可能存在的相是(C )。23 6(a)P、A、a、Fe3C(b)P、Fe3C(c)a、Fe3C(d)Ld、A、a、Fe3C3. Fe-Fe3C相图上有(c )

5、恒温转变。(a)1(b)2(c)3(d)44. 某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发生如下反应:L-y,YFef皿,y -a+Fe3C,该合金的含碳量范围是(b )。(a3) 0.77%且0.77%(d) 2.1%5. 某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组织中有莱氏体,该合金的含碳量 范围是(c )。(a) 0.77%(b) 2.11%且4.3%6. 某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其组织为F+P,该合金的含碳量范 围是(c )。(a) 0.77%(b) 0.02%且2.1%7. 某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其组织为P,该合金的含碳量范围是 ( c)。(a) 0

6、.77%(b) 0.77%且2.1%8. 某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其组织为P+FeC,该合金的含碳量范围是(b )。3 H(a) 0.77%且2.1%9. 某Fe-C合金在平衡冷却条件下,在800开始发生A-F转变,727C发生A -P转变,可以知道(a )。(a)该合金的含碳量(b)该合金属于过共析合金(c)该合金含碳量大于0.77% (d)其耐磨性比工业纯铁的低10. 某Fe-C合金在平衡冷却条件下,在800C开始发生A-Fe C转变,727C发生A-P转变,可以知道(b )。3(a)该合金属于亚共析合金(b)该合金属于过共析合金(c)该合金含碳量小于0.02% (d)其耐

7、磨性比工业纯铁的低11. 已知某优质碳素钢经完全退火后铁素体的体积分数为52%,其钢号是(b )。(a) 30(b)40(c)45(d)5012. 已知某优质碳素钢经完全退火后Fe3C皿的体积分数为4.8%,其钢号是(d )。(a) 30(b) 50(c) T7(d)T10D.铁素体)%。D. 2.11D. 2.1113. 二次渗碳体来源于(C )。A.液相B.莱氏体C.奥氏体14. 碳在铁素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BA.0.77B.0.0218C.6.6915. 珠光体中碳的含量为(A )%。A.0.77B.4.3C.0.021816. ( B )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会产生热脆。A.锰B.硫C.磷

8、D.氢17. 莱氏体的含碳量为(B ) %。A.0.77B.4.3C.0.0218D. 2.1118. 铁素体属于下面哪一种(a )(a)间隙固溶体(b)置换固溶体(c)化合物(d)中间相19. 铁碳相图中的转变下面哪个是非恒温转变(b )。(a)共晶转变(b)匀品转变(c)共析转变(d)包品转变20. 莱氏体是以下哪两个相组成的混合物(b )。(a)铁素体和奥氏体(b)奥氏体和渗碳体(c)铁素体和渗碳体(d)珠光体和渗 碳体第九章一、判断题1. 淬透性高的钢,其淬硬层一定比淬透性低的钢更深。X2. 碳钢淬火时,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越大,工件变形和开裂的倾向越大。”3. 对所有使钢C曲线的孕育期

9、变长的合金元素都可提高淬透性。X4. 钢淬火后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的合金元素。X5. 正火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都由a和Fe3C两相组成。”6. 同一种钢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 好。X7. 钢的淬硬性主要决定于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X8. 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两者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 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X9. 第一类回火脆性是可避免的,第二类回火脆性是不可避免的。X10. 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X11. 本质细品粒钢的奥氏体品粒要比本质粗品粒钢的细小。X12. 钢淬火后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的碳含量。”13. 在碳钢中具有

10、共析成分的钢,较之于亚共析钢有更好的淬透性。(V)14. 所有的合金元素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X)15. T8与20MnVB相比,淬硬性和淬透性都较低。(X )16. 对于受弯曲或扭转变形的轴类调质零件,也必须淬透。(X)17. 本质细品粒钢加热后的实际晶粒一定比本质粗晶粒钢细。X18. 下贝氏体比上贝氏体的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好。(”)19. 马氏体相变的最大阻力是表面能的增加。(X )20. 钢的淬透性与工件大小、淬火介质冷却能力无关。(”)21.9SiCr钢和T9钢的淬硬性相同。(”)22. 珠光体的片间距越小,强度、硬度越高,但塑性越差。(X )23. 上贝氏体中的碳化物分布在铁素

11、体外部,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分布在铁素体 内部。(寸)24. 高碳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的相组成不同,但组织形态均为针叶状,亚结构都是 孪品。(x )25. 对同一种钢来说,奥氏体品粒越粗大,淬透性越好。(寸)26. 在相同强度情况下,位错马氏体的韧性比孪晶马氏体的韧性好。(寸)27. 高温回火可能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而降低韧性,因而对韧性要求高的零件不 宜采用高温回火。(x )二、选择题1. 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如 炉冷、坑冷、灰冷)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b )。(a)正火 (b)退火 (c)淬火(d)回火2. 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

12、上3050C,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完全奥氏体化后, 在空气中冷却(大件也可采用鼓风或喷雾),得到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称为( a)。(a)正火 (b)退火 (c)淬火(d)回火3. 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或Ac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快速冷 却从而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叫做(c )。(a)正火 (b)退火 (c)淬火(d)回火4. 45钢常用的淬火加热温度是(b )。(a) 727C(b) 840C (c) 880C(d) 912C5. T10钢常用的淬火加热温度是(b )。(a)727C(b)780C (c)850C(d)912C6. 45钢常用的淬火冷却介质是(c )。(

13、a)空气 (b)油(c)水(d)油+水7. 40Cr钢常用的淬火冷却介质是(b )。(a)空气(b)油(c)水(d)盐水8. 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最容易发生转变的温度是(c )。(a)727C(b)650C (c)550C(d)450C9. 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发生下贝氏体转变的温度是(c )。(a)727C(b)550C (c)300C(d)100C10. 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发生上贝氏体转变的温度是(c )。(a)600C(b)550C (c)450C(d)300C11. 在F、P、S、T组织中,强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d )。(a) TSPF (b) FSTP (c) SPTF(d) FPST1

14、2. 对同一种钢,S回、T回、M回的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d )。(a)STM(b)S MT(c) TMS(d)M TS13. 含碳量为回).2%的钢淬火后得到马氏本,这种马氏体称为(b )。回 回 回(a)孪品马氏体(b)位错马氏体(c)混合马氏体(d)蝶状马氏体14. Ms 表示(d )。(a)马氏体转变结束温度(b)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c)贝氏体转变结束温度(d)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15. 经过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低硬度和高塑性,应该采用的合适热处理方法是(d ) o(a)淬火+高温回火(b)完全退火 (c)高温回火(d)再结品退火16. 具有较严重网状碳化物的T12钢应采用的预先热处理工艺是(d )o(a)球化退火 (b)完全退火(c)正火+球化退火(d)正火+完全退火17. 某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轴颈部分要求耐磨(5055HRC), 比较合适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是(d )o(a) 45钢淬火+高温回火(b) 20CrMnTi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 45钢感应加热淬火(d) 45钢先调质,然后轴颈处进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18. 机床镗杆,在重载荷下工作,精度要求极高,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