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14542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级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第3章1。放射防护的三个原则:1)实践的正当性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3)个人剂量的限制2.放射防护的四个注意:1)减少照射时间 2)屏蔽防护 3)减少无效线射线量 4)距离防护第4章根尖片投照技术包括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和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2.两种根尖片投照技术的描绘见课本P2P25。3.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的胶片分配(成人和儿童)见P24。4。牙颈部unut征象:有时因投照技术问题而造成牙颈部近中或远中呈低密度影像,位于釉质和牙槽嵴顶之间。.如何区别上下颌牙片:髓腔形态:上颌呈圆形或卵圆形,下颌磨牙髓腔似H形牙槽骨形态:上牙槽骨密质骨薄松质骨多,骨小梁

2、呈交织状,X线显示为颗粒状影像;下牙槽骨密质骨厚而松质骨少,骨小梁呈网状结构牙根数目:上颌第一磨牙多为三个根,下颌多为两个根解剖结构:上颌切牙位根尖片常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上颌磨牙位根尖片常见上颌窦底部、颧骨、喙突、上颌结节及翼钩等结构。下颌切牙位根尖片常见颏棘、颏嵴、营养管等结构;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常见颏孔;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常见下颌骨外斜线、下颌管及下颌骨下缘等结构.6. 华特位片:患者坐于摄片架前,面向暗盒,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垂直,使颏部靠暗盒下缘,头后仰;外耳道口上缘至外眦连线与暗盒成37角。7. 唾液腺造影:最常用的造影剂是4%碘化油和碘的水溶剂(6%泛影葡胺)。8. 唾液腺

3、造影的适应证:(1) 阴性结石、异物及阻塞性疾病 (2) 涎瘘 (3)唾液腺炎症和唾液腺自身免疫性疾病(4) 唾液腺良性肥大及唾液腺肿瘤 ()唾液腺周围组织病变是否侵及腺体与导管9。唾液腺造影的禁忌证:1) 碘过敏者 2) 阳性结石 3)急性炎症期第5章。龋病的分类:()按病变进展情况:急性龋、慢性龋、静止龋、继发龋。 ()按解剖学:he面龋、平滑面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 (3)按病变深度:浅龋、中龋、深龋.2. 继发龋的线片上可显示在金属充填物的窝洞边缘,牙硬组织破坏形成密度减低的不规则 窄缝。3. X线检查仅对牙内吸收和牙髓钙化有诊断价值。4. 牙内吸收影像学表现:患牙髓腔有局部扩大呈圆

4、形、卵圆形密度减低影像或髓腔呈现局限 的边缘不规则扩大影像。5.致密性骨炎:指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慢持续性的低毒性因素刺激产生的一种骨质增生的防御性反应。6. 阻生牙:因位置不够或因周围存在阻力,不能萌出至正常位置的牙,称为阻生牙。下颌第三磨牙多见。其次是上颌第三磨牙、上颌尖牙。7. 阻生牙X线检查目的:()阻生牙的位置 (2)阻生牙的方向 (3)阻生牙本身状况(4)阻生牙与邻牙的关系 (5)牙根数目及形态 (6)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和磨牙后间隙的大小 ( 7)患牙伴随的其他病变8. 牙脱位:由于外力使牙向e面方向或根部自牙槽窝内脱出或嵌入,称为牙脱位。9. 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根尖

5、周囊肿的鉴别诊断:第6章1.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四期X线表现:(1)弥散破坏期:。骨小梁模糊 b。骨质弥散性点状、斑片状破坏 c线状骨膜反应多见于升支后缘、乙状切迹或下颌下缘. d越近病原牙骨质破坏越严重,以病原牙为中心,边界不清。(2)病变局限期: a.在本期,病灶的边缘与正常骨质的分界逐渐清晰,周围开始有新生骨增生。 b.X线片上有两种不同表现。 c.在本期,大量的骨质破坏及死骨形成可导致病理性骨折。()新骨形成期:病灶明显局限,边界清楚,病灶周围的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形成致密影像。死骨已完全分离或已有移位。(4)痊愈期:骨质破坏区域被修复,修复后的原病灶区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排

6、列与正常骨纹理不同,呈较致密影象.颌骨多见畸形。2。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通常在发病后2周,脱钙达到3%以上时,X线才能显示出骨质病理变化。3死骨:坏死的骨质从颌骨逐渐分离而形成的不规则致密团块,其X线影像表现通常为密度较高且界限清楚的病变.4线状骨膜反应:当骨内的脓液穿破密质骨至骨膜下则将骨膜掀起,并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跃而出现骨膜性新生骨,故X线片上可见密质骨外有密度高的线条状影像.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影像学表现:()牙与牙周:a。牙周膜间隙增宽,骨硬板密度减低或消失,牙槽突吸收,高度降低。 b.放射性龋,以牙颈部为典型好发部位,X线片上呈较规则的口小底大的半圆(2) 颌骨(骨质吸收、骨

7、质增生,有死骨但不易分离,少见骨膜反应):病变早期,骨质呈弥散性疏松,散在增粗的骨小梁和密度高的团块,或点片状阴影与斑块状密度增高影交错。当病变以牙槽为主时,表现为局部骨质疏松及根端阴影,还可见明显的硬化带,硬化骨无正常骨小梁结构。下颌管多模糊不清。有时可见死骨形成,死骨不易分离。很少有骨膜反应.第7章1. 成釉细胞瘤分型: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局部恶性征型.2. 部分颌骨囊肿、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X线鉴别诊断(记主要的)见书P1323表格。3. Codma三角:骨肉瘤所致的骨膜反应有层状和袖口状,后者指增生特别迅速的骨膜反应,被肿瘤突破并遭到破坏,其残端投影呈袖口状,此又称odm三角。第章

8、1.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1)骨折线 2)异常致密线 3)骨小梁扭曲紊乱 )游离碎骨片)压缩变形6)骨缝分离。骨折线片观察要点:1)骨折的部位与数目2)骨折的类型3)骨折的移位 4)骨折线与牙的关系)骨折线与营养管及正常骨缝影像的区别3. 临床上在颌面骨折12月后就基本愈合。而X线片上一般在36个月方可见骨性愈合征象,儿童则可在个月或更短时间便可显示。若不能及时复位,上颌超过2周,下颌超过周,则复位困难。第章1. 汉许克病典型表现为颅骨缺损、尿崩症及突眼征(三联症)。2. 漂浮征: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颌骨病变中,牙槽突型病变从牙槽突开始,沿牙槽突破坏骨质,类似牙周疾病样骨质吸收改变。骨质破坏

9、严重时,牙完全埋没在软组织中,可明显移位,呈现“漂浮征”。Albright综合征: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多骨发病者同时伴有皮肤淡咖啡样色素沉着及内分泌疾病时,称为Abrig综合征。4.骨纤维结构不良的X线表现分类:1)透射性改变 )阻射性改变 )透射及阻射混合性改变 5急性白血病X线表现: )骨量减少、骨质疏松 2)儿童白血病患者可见对称性干骺端带状透亮区3)溶骨性破坏 4)骨膜炎 5)骨硬化第10章1. 迷走唾液腺:指唾液腺的部分始基异位于正常情况下不含唾液腺组织的部位,而正常唾液腺可存在。2. 静止性骨腔:在下颌骨体内偶见唾液腺组织,通常穿过舌侧密质骨,以蒂与正常下颌下腺或舌下腺相连.3. 唾液

10、腺结石病:唾液腺导管或腺体内形成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征称为唾液腺结石病.4.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造影图像上表现为: 1)主导管除少数扩张不整外无明显其他改变.2)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苹果树征).。 3)分支导管显像少. 4)排空功能迟缓。5唾液腺肿瘤的检查一般禁忌做组织学活检。6涎腺造影及平片表现:1)导管系统变化 2)腺泡改变 3)造影剂外溢 4)下颌骨改变 5)临界征 6)腮腺深叶肿瘤 7)hin瘤7. 临界征:指涎腺导管中断或造影剂外溢等恶性特征与导管移位等良性征象同时存在,多见于一些恶性程度较低或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8. 舍格伦综合征分类、依据、唾液腺造影表现:1) 分类:舍

11、格伦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损害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可分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及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2) 依据:a.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经临床检查证实仅有口干及眼干者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又称干燥综合征;.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有口干和(或)眼干并伴有结缔组织疾病者称为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3) 造影表现:a腺体形态正常,排空功能迟缓。唾液腺末梢导管扩张:典型表现为唾液腺末梢导管扩张、主导管无改变、腺内分支导管变细、稀少或不显影。末梢导管扩张分为四期:点状期、球状期、腔状期 、破坏期。X线上除了末梢导管扩张外,主导管呈腊肠状、羽毛状、花边状或葱皮状改变。有时还可见腺体内小充盈缺损,缺损边缘

12、不整齐,周围无导管移位现象。c。向心性萎缩:主导管和少数叶间导管显影,周缘腺体组织不显影。多见于晚期病变。肿瘤样改变:肿瘤样改变:腺泡充盈缺损,分支导管移位,造影剂外溢。9.复发性腮腺炎、阻塞性腮腺炎、舍格伦综合征的鉴别诊断第11章1. 关节强直:是指由于疾病、损伤或外科手术而导致的关节固定和运动丧失。2.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髁突脱出关节之外而不能自行复位的情况.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影像学表现:1) 关节间隙改变:常见的关节间隙改变有: a.髁突后移位: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这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髁突前移位: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 c髁突上移位:整个关节间隙变窄。 d。髁突下移位:整个

13、关节间隙增宽。2) 髁突运动度的变化:常有髁突运动度的异常。3) 两侧关节形态发育不对称:两侧关节结节的高度、斜度、关节窝深度、宽度以及髁突大小、形态发育不对称。4) 骨质改变:a. 髁突硬化:多表现为髁突前斜面密质骨板增厚、密度增高.亦可表现为髁突散在的、斑点状的致密、硬化。b.髁突前斜面模糊不清:可见髁突前斜面密质骨致密影像消失,边缘模糊、不整齐。髁突小凹陷缺损:多发生于前斜面。表现为小凹陷,周围骨结构不清楚,密度减低.。髁突前斜面广泛破坏:表现为前斜面密质骨边缘消失,表面不整齐,有较广泛的骨质侵蚀及破坏。髁突囊样变:髁突前斜面密质骨板下有较大的囊样变,周边有明显、清楚的硬化边界。.髁突骨质增生:可表现为髁突边缘唇样增生,多发生于髁突前斜面。有可形成明显骨赘。g髁突磨平、变短小:表现为髁突横嵴及前斜面磨平、成角,髁突变短。为本病较晚期的线征象。h关节结节、关节窝硬化:可表现为关节结节及关节窝密质骨板增厚、松质骨密度增高。关节结节后斜面最常发生硬化.) 关节盘及关节内其他软组织改变a。上、下腔穿通:将造影剂单纯注入关节上腔或下腔,而上、下关节腔同时充盈显影。b.关节盘穿孔前改变:关节盘长期受到髁突的创伤而明显变薄,但尚未发生穿孔时,称为关节盘穿孔前改变.关节盘移位:分为可复性盘前移位、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关节盘侧方移位及旋转移位等。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