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师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14454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师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师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师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师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师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师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问卷 出卷人:王琼 审卷人:初二语文备课组 2012-10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说明:1本试卷共4页,考试用时100分,满分100分。2答卷前请将答题卷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和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2分)A. 场圃p 俶尔ch 丧乱sng 悄怆qio chungB佁然 鸡黍sh 参差ch 布衾qnC清冽li 摇缀zu 怒号ho 挂罥jun D羌管qing 塘坳o 突兀w 开轩xun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

2、不同。B他踽踽独行,走了一程又一程,涉过了冷水滩,又趟过了冰凌湖。C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D好的书需要多读 ,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 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 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B.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C. 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斜下来。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2分)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B律诗每首限定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分别是首联、颈联、颔

3、联、尾联,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游山西村是一首七言律诗 C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D渔家傲的作者是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5、下面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例: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C、门前流水尚能西 D、 念无与为乐者6古诗文默写,每空2分。(10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绿树村边合 ,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3)、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4)、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5)、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二、古诗文阅读。( 34分)(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7-11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5、。(4分)(1)水尤清冽( 寒 冷 ) (2) 佁然不动( 愣住的样子 )(3)凄神寒骨( 使 凄凉) (4) 以其境过清( 凄清 冷清 )8、下面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2分)A. 心乐之 乃记之而去B. 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C.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D.如鸣佩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9、翻译下列语句(5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分)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 10、上文段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潭、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和潭中气氛(2分)11、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心乐之 ”,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分)(二)阅

6、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2-15题(11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念无与为乐者 (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欣然起行(高兴地)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13、翻译下列语句(5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分) 14、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运用了 比喻 修辞手法(2分)15、下列说法有误

7、的一项是( D )(2分)A. 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三)阅读渔家傲,完成16-17题(4分)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着重描写 边塞秋色 , 下阕着

8、重抒发 爱国思乡之情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17、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19题(4分)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

9、业完成学业18、解释加点词(1) 弃去( 离开 ) (2)方磨铁杵( 正在 )(2分) 19、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铁杵磨成针 (2分)三、名著阅读(6分) 再说A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A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A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A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

10、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20、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其作者是 施耐庵 。(2分)21、此回书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教头指 林冲 ,他曾任“东京十万禁军教头”,他还有个绰号叫 豹子头 (2分)22、从这段文字来看,A的主要性格特点是(C )(2分)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四、作文(40分) 23.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 “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 得到理解”、 “美梦成真”等。2、要有真情实感,语言通畅。3、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