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142875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八章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八章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八章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八章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中(F 为单元节点力向量,*为单元的虚应变,*为节点虚位移向量。增量形式的应变一位移关系可表示为8.2)上式中d i表示单元节点位移的微分。根据变分与微分运算在形式上的相似性,有第八章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法8.1 引言前面各章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在小变形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即假定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远 小于物体自身的几何尺寸,应变远小于1。在此前提下,建立物体或微元体的平衡条件时可 以不考虑物体的位置和形状(简称位形)的变化,因此在分析中不必区别变形前后位形的差 别,且应变可用一阶无穷小的线性应变表达。实际上,上述假设有时是不成立的。即使实际应变可能是小的,且不超过材料的弹性极 限,但如果需要精

2、确地确定位移,就必须考虑几何非线性,即平衡方程应该相对于变形后的 位置得出,而几何关系应该计及二次项。例如平板大挠度理论中,由于考虑了中面内的薄膜 应力,求得的挠度比小挠度理论的结果有显著的减低。再如在结构稳定性问题中,当载荷达 到一定数值后,挠度比线性解答予示的结果更剧烈地增加,并且确实存在承载能力随继续变 形而减低的现象。在冷却塔、薄壁结构及其它比较细长的结构中,几何非线性分析都显得十 分重要。几何非线性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大位移小应变问题。一般工程结构所遇到的几何非线性问题大多属于这一类。例 如高层建筑或高耸构筑物以及大跨度网壳等结构的分析常需要考虑到结构大位移的影响。(2)

3、大位移大应变问题,如金属压力加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就属于这一类型。(3)结构的变形引起外载荷大小、方向或边界支承条件的变化等。 结构的平衡实际上是在结构发生变形之后达到的,对于几何非线性问题来说,平衡方程必须 建立在结构变形之后的状态上。为了描述结构的变形需要设置一定的参考系统。一种做法是 让单元的局部坐标系始终固定在结构发生变形之前的位置,以结构变形前的原始位形作为基 本的参考位形,这种分析方法称作总体的拉格朗日(L agrange)列式法;另一种做法是让 单元的局部坐标系跟随结构一起发生变位,分析过程中参考位形是不断被更新的,这种分析 方法称作更新的拉格朗日列式法。本章首先对几何非线性问题作一

4、般性讨论,从中导出经典的线性屈曲问题的公式;然后 建立平板大挠度问题和壳体的大位移(及大转动)分析的有限方法公式;接着还给出了大应 变及大位移的一般公式,最后还详细讨论了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关公式。在讨论中 我们采用总体的拉格朗日列式法,但对杆系结构,为应用方便我们给出了两种列式法的公式。8.2 一般性讨论8.2.1 理论基础无论是对于何种几何非线性问题,虚功原理总是成立的。由虚功原理,单元的虚功方程 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8.1)T yjedv (T(F e = 0(8.3)以上两式中21 尔为大位移情况下的增量应变矩阵,代表了单元应变增量与节点位移增量之 间的关系。在大位移情况下& 应是

5、节点位移的函数。bL (时两部分组成,即BLb +b 0L8.4)若将上述应变增量矩阵分解为与节点位移无关的部分即和与节点位移有关的部分此时即也就是一般线性分析时的应变矩阵。将式(8.3)代入(8.1),并考虑到节点虚位移*的任意性,可将单元的平衡方程写 上式中I和匸丄分别为单元材料中可能存在的初应变和初应力。 00rn b】d dv If I = o8.5)按照式(8.5)可以对整个结构建立有限元列式,这种列式方法可称为全量列式方式,在几 何非线性分析中,按照这种列式方法得到的单元和结构刚度矩阵一般是非对称的,于求解不 利。因此,在分析非线性问题时大多采用增量列式法。以下就着重介绍这一方法。

6、式(8.5)所示的平衡方程可以写成微分的形式8.6)由于在几何非线性问题中,应变矩阵B 和应力都是节点位移的函数,因此有 d (L】0) = d+ t L H8.7)将式(8.7)代入(8.6),则有JJJ d B tjedv + fffB d Udv = d(F8.8)单元内部的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存在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增量形式表示为d= d h8.9)式中b称为应力一应变关系矩阵,或称为材料的本构关系矩阵。如果材料属于线性弹性的,b将是一个常数矩阵。并且,对于线性弹性材料来说有= d幺幺) + y 008.10)8.11)将式(8.4)代入式(8.11)后得d 0e = D(B +B

7、 jd se0L于是,式(8.8)左端中的第二项便可表示为B!B】d0edv = (Bib DB dv + (Bib DB dv8.12)000L+T D B h + B!B t b B Lv)d 备L0LLvv8.13)将式(8.2)代入式(8.9)就可以得到应力增量与单元节点位移增量之间的关系d ye = D IB 1 fee若记(8.14)k 是与单元节点位移无关,它就是一般线性分析时的单元刚度矩阵。式(8.13)右端第二 0 层括号内的项可记为8.15)k =ffl (B bB +B bB +B IdB jdvL0LL0LLv称为单元的初位移矩阵或大位移矩阵,表示单元位置的变动对单元刚

8、度矩阵的影响。=JJJ d b t 0e dv = k d 备Lb现在再来看式(踊)左端的第一项。考虑到式(皿的关系并注意到B。与节点位移 无关,因此对节点位移的微分等于零,对于一个确定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式( 8.8)左端的 第一项可一般地写成8.16)B! d上式中|k 称为单元的初应力矩阵或几何刚度矩阵,它表示单元中存在的应力对单元刚度矩b阵的影响。 由上式(8.16)和式(8.13),并考虑到式(8.14)和(8.15)的关系,有(|k + k + k jd *6 e = d (F (8.17)0bL若记Ik =Ik +Ik +Ik ( 8.18)T0 b LT就称为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

9、此时,有增量形式的单元刚度方程k 1/ = d*F(8.19)T由此可以看出,单元切线刚度矩阵L 代表了单元于某种变形位置时的瞬时刚度,或者说代表了单元节点力与节点位移之间的瞬时关系。有了单元切线刚度矩阵就可以按照常规的方法,即单元集成法组装结构的切线刚度矩 阵,即有Ik 口 k (8.20)TT并进而得到结构的增量刚度方程k 1/d(F (8.21)T前面在推导式(8.8 )时,假定载荷b 与变形无关。但有些情况并非如此。例如,作用于特大变形结构上的压力载荷,与变形有关的气动载荷便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式(8.8)应计及载荷相对于d 的微分项,本书后面的推导中均不考虑这一影响。8.2.2 求

10、解方法对于实际应用,载荷增量不可能取成微分的形式,总是一个有限值。于是,按式(8.21) 求得的位移增量使结构偏移了其真实的平衡位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根据当时的结构 位移情况按式(8.5)求各单元上作用的节点力,并继而求得各节点合力。然后将外载荷与 上述节点合力之差,即节点的不平衡力,作为一种载荷施加于结构,由此求得节点位移的修 正值。上述过程也可以反复多次。综上所述,总体的拉格朗日列式方法的一次完整的迭代步骤一般可归纳如下:(1) 按线性分析得到节点位移的初值匕。1(2) 形成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切线刚度矩阵kT,并按式(8.5)计算单元的节点力。(3) 将和卜转换到整体坐标系。(4)

11、对所有单元重复(2)至(3)的步骤。生成结构的切线刚度矩阵K 1和节点力T1合力仏。1(5) 计算节点不平衡力Y 。11(6) 求解结构刚度方程 K 1 as = ,得节点位移增量人备。T 1111(7) 将a5叠加到节点位移向量备中,即匕 =E+aE。1 1 2 1 1(8) 收敛条件判断,如果不满足则反回到步骤(2)。上述在总载荷下进行迭代的方法有时会遇到困难。在非线性程度较高的问题中可能收敛 较慢,此外,当解答非唯一时,有可能得到实际上不需要的那个解。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 7.2.4 节中所介绍的增量法求解,并得到每一增量步的非线性解。如迭代中再带有自平衡校 正,并采用小的载荷增量,通常

12、一步运算就能足够精确地得到该增量步的解。以上两节所介绍的增量形式的总体拉格朗日列式法,在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中应用十分广泛,有关计算公式及求解方法对板、壳或杆件体系的非线性分析都同样适用。由上面的分析 也可以看出,采用总体的拉格朗日方法求解非线性问题的关键是形成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8.3 屈曲问题非线性分析,尤其是几何非线性分析在很多情况下是估算一个结构在失去稳定性前所能 承受的最大载荷。这是结构屈曲问题的研究目标,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工程实 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小位移线性理论假设在结构受载变形过程中忽略了结构的位移变化,因此在加载的各个 阶段总是认为结构在未加载的原始位形上产生平衡,当

13、屈曲发生时,结构位形突然跳到另一 个平衡位置。图8.1(a)为线性屈曲的示意图。九为裁荷比例因子,其含义稍后会讲到,它与 位移5在屈曲前为线性关系,当载荷达到极限值(图中分枝点)时结构失稳A-5曲线改 变,结构平衡转向另一模态。这就是线性屈曲也称分枝屈曲。严格说来,结构的平衡实际上是在结构发生变形之后达到的,因此,从加载一开始就出 现了几何非线性的特性,图8.1(b)为非线性屈曲的示意图,当载荷比例因子增加时,九-5曲 线是非线性的,一直达到极限,这种在结构发生变形一直到失稳,在变形后的位形上考虑平 衡一直达到极限的方法称非线性屈曲或极限屈曲。图 8.1a图 8.1b可见,工程实际中分枝屈曲现

14、象实为罕见,它仅出现在完全无结构缺陷,完全沿轴向加 压的绝对直杆及完整空球壳在均匀外压的情况下。分枝屈曲现象虽然罕见,但实际中有不少 结构屈曲状态接近分枝屈曲,而分枝屈曲的计算工作量又远小于计算极限屈曲的工作量,况 且,不少作者得出结论,一些中等非线性的屈曲状态,可以用线性屈曲问题特征向量的线性 组合近似得到。因此线性屈曲理论还是有其实际价值。屈曲的含义可简述为:结构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载荷增量为一个微量,其位移增量很大。用方程来表达这种物理现象,则由总体拉格朗日列式法建立的结构刚度方程(8.21)变成为k 讥= 0( 8.22)T根据式(8.18)和(8.20),有k 丄+k +k (8.23

15、)T0bL将式(8.23)代入(8.22)得(Ik +(K +(K )d0(8 24)0bL在线性屈曲情况下,屈曲前结构处于原始位形的线性平衡状态,因此上式中的大位移矩 阵Ik 应为零,此时式(8.24)简化为L(k +1k Dd 右0(8.25)0b由式(816)可以看出,叱并不明显地包含位移增量d紀在小变形情况下该矩阵与应力水平成正比。由于屈曲前线性假设,多数情况下,应力与外载也为线性关系,因此, 如果令某一参考载荷Fr对应的初应力刚度阵为令屈曲极值载荷为Fc,与参考裁荷有Fc =X cFr关系,九称载荷比例因子,九c为极值裁荷的比例因子。极值载荷时的初应力刚度阵为LcJ=九c(8.26)代入式(8.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