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141999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乐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 班级 姓名 临时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按拼音写出汉字。(4分)执ni( ) 震sng( ) shn( )眼调kn( ) yng( )肿 x( )说 积zn( ) 戏xu( )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2分)前仰后和 大言不渐 步履蹒跚 执干戚舞 莫明其妙 深不可测 毫不相干 十万火急好高鹜远 人迹罕至 高枕而卧 万事如意 3、默写(7分)(1)山行中运用对比手法且广为传诵的一句名句是 。(2)秋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点明对秋天观点的句子是_, 。(3)登高的颔联是 , 。

2、(4)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_。 (5)胜似春光,_。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B在学习上,他非常勤奋,总是不耻下问,经常连老师都被他问倒。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D多美的景色啊,一座座高山亭亭玉立在我们面前。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B“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 C 雪地贺卡、捡麦穗和童年絮味三篇文章都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趣以及“大人”对孩子们的关爱

3、。 D秋词一诗,作者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6、文学常识填空。(6分)(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 ),咱们还学过他的一篇散文 也出自此文集,他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3)登高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和 被人们称为“大李杜”。他被后人誉为“ ”,他的诗真切再现“安史之乱”那段历史,被人称为“ ”。(3)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其中“天净沙”是 ,“秋思”是 。他与 、郑光祖、 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二、阅读理解(47分)(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回答8-15题。(27分) A我家的后

4、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B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

5、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葚要好得远。C.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D.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_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E我

6、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7.选文A中“似乎确凿有一些野草”,“似乎”和“确凿”连用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8.选文B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味觉角度,调动多种感官描写百草园的景色。请举出具体的例子。(3分)视觉 听觉 味觉 9.选文B段中描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色?请举例说明。(3分) 10.“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这种

7、修辞方法的好处是什么?(2分) 11、选文中C段省略的内容是属于记叙当中的_,(1分)叙述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2分)_ 12、D节文字横线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动词(4分,只写序号),并谈谈这些词的特点和作用(3分)。 备选词:A.扫B.支C.撒D.拴E.系F.拉G.牵H.拽I.罩J.盖 K.看特点、作用:_ _ 13.回忆原文,E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 )(2分)A.点明主题B.承上启下的过渡C.总结百草园的生活D.引起思考14“蟋蟀”和“覆盆子”前面为什么加“们”,说说加“们”的好处。(3分) 15.E段文字运用( )(2分)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景物描写(二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3分)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

9、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班级 姓名 临时学号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

10、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6.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3分)_ 17.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活”各有什么含义? (2分) _ 18.第三段中写“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2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