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T养殖废水一体化装置设计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14103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T养殖废水一体化装置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0T养殖废水一体化装置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0T养殖废水一体化装置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0T养殖废水一体化装置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0T养殖废水一体化装置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T养殖废水一体化装置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T养殖废水一体化装置设计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殖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处理装备设计方案本处理系统主要采用先进的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对养殖废水深度净化满足回用需求。1.膜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双叠式平板膜的应用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有效截留硝化菌,使其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使硝化反应得以顺利进行,有效去除氨氮,避免污泥的流失,同时可以截留一时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延长其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解。2.膜生物反应器其显著特点1、 出水水质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其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沉

2、淀池,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于绿化浇灌等,实现了污水资源化。2、 稳定的出水量: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可以利用生化池的曝气过程对膜表面进行清洗,保持稳定的产水量。3、 投资成本低:由于MBR将传统污水处理的曝气池与二沉池合二为一,并取代了三级处理的全部工艺设施,单片组件膜面积大,可以在较小的体积中安装较多的膜,减少反应器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停留时间比传统方法缩短一倍,投资费用及运作成本更低。4、 提高脱氮除磷:利于硝化细菌的截留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高。通过运行方

3、式的改变亦可有脱氨和除磷功能。5、 污泥龄长,污泥量低:由于泥龄可以非常长,从而大大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同时污泥产量低。6、操作简单,可实现无人看守:操作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可实现全自动控制,处理效果不受污泥性能影响。3.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生化技术的差异性 主要表现为: 将超滤和生化处理合二为一的先进技术 将传统的三级处理法(沉降,氧化,过滤)简化为一个步骤 占地面积减小75%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1工程概况11.2 进水水质分析11.3.设计依据21.4.设计原则3第二章 工艺设计42.1 工艺选择42.2.处理效果的比较52.3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介绍52.4 MBR工艺原

4、理及特点82.5 MBR与传统生化工艺的比较102.6工艺设计11第三章 工程投资153.1设备投资153.2 总投资153.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6第四章 工程效益分析174.1 运行成本分析17第五章 技术服务与售后服务185.1质量承诺书185.2人员培训185.3方售后服务方案19第六章 初步设计污水处理站平面布局图206.1 初步设计污水处理站平面布局图206.2 初步设计占地面积20第一章 概述1.1工程概况养殖业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肉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食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养殖业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菜篮子工程”的计划和实施,推动了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5、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化封闭型养殖技术也促进了养殖业集约化发展;但另一方面养殖业在脱离了传统饲养方式的同时,养殖场所排放的废水仍用传统还田方式处理。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带来大量污废水的排放,如仍按照传统还田模式的,将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现我公司根据污水性质和工程特点,提供以下养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解决方案供各位领导和专家决策。如果我公司有幸能够实施,我们将以我们技术上的优势、多年污水治理的成功经验,调集我们最强干的技术力量,竭尽全力,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精心施工,以最优的工程质量、最短的工期、最佳的服务,创造更多的精品工程。1.2.设计依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建筑给水

6、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钢质管道及储罐防腐蚀工程设计规范 (SYJ0004-199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1992DQ)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应用技术规程 (CECS152:2003

7、) 我公司完成同类工程所积累的实际技术参数和经验。本工程范围为处理设备外边缘2.0 m以内处理设备主体、及与处理装置相关配管和配电的设计与施工。1.3.设计原则 根据同类废水水质特点,参考国内外各类文献资料,采用目前成熟的、操作性强的、较为经济的MBR工艺; 根据业主要求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设备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同时力求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省,运行能耗低,处理费用少; 污水处理动力设备选用品牌厂家的产品,确保运行稳定、稳妥、可靠; 充分考虑废水处理站的二次污染的防治,对配套设备的除臭、降噪、 减振有相应的措施,废水处理

8、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少,定期有外协单位清理外运,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废水处理动力设备均选用知名厂家的产品,确保运行稳定、稳妥、可靠。第二章 工艺设计2.1 工艺选择对于此类废水的处理办法,大部分采用沼气池-厌氧-好氧处理工艺路线,目前该工艺路线处理水质标准仅能应对环保标准,有些指标甚至无法达标,这是目前养殖废水处理的难点,如需进一步提升,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度净化,以应对日趋严格的环境要求。就深度处理技术而言,技术路线较多,几种深度处理工艺的对比如下表2.1所示,从技术比较很直观的看到膜生物反应器作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是目前更直接、价值更突出的环境友好型污水处理技术,它的实施能真正体现污

9、水深度净化的功能。表2.1 深度处理工艺的比较项目常规过滤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MBR过滤出水水质一般好一般,需沉淀好进水水质要求一般低低,调节困难低抗冲击负荷一般好好,调节困难好稳定性高高一般高操作难度易难一般易维护难度易一般难易投资成本低一般一般高运行成本低高高一般生物处理技术方面,MBR相对传统好氧法具有如下优势:1. 工艺流程方面由于MBR膜组件取代了接触氧化法中的二沉池、过滤罐等,工艺流程缩短,土建施工减少,项目周期也相对缩短。2. 占地面积方面相对接触氧化法,MBR节省占地20%-30%。这意味着在同等空间内,MBR可以设计更大的处理量,或者可以拥有较宽松的空间,方便运行后的维护和维修

10、,达到有限建筑空间和最大处理能力的合理配置。3.设备投资方面如果两种工艺选择相同水平的通用设备,虽然MBR工艺增加了膜组件的费用,但MBR工艺减少了沉淀池,过滤罐,生物填料,沉淀斜板等设备及材料投资,可相应减少该部分土建和设备投资约,如果将占地产生的成本折算,两种工艺的投资经济性相差不大,而且MBR工艺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稳定的出水水质。4. 运行费用方面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电费、设备维护维修费用、管理人工费用、消耗化学品费用和补充自来水费用等。在这里仅对因处理工艺不同引起变化较大或较敏感的费用项目进行分析,主要为设备维护维修费用、消耗化学品费用、补充自来水费用。 接触氧化法的生物相培养调整、过滤罐

11、的反冲洗或更换滤料、重新安装脱落的生物填料等是接触氧化工艺运行管理中发生的主要成本。 MBR没有生物填料和过滤罐,不存在生物膜脱落和生物填料及过滤罐滤料更换问题。其具有的容积负荷高,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等特点,又大大减少了生物相的培养和调整环节,可长期保持处理水质稳定。不仅节省了因更换生物填料和开罐清洗更换滤料造成的耗时、耗材等综合费用。2.2 处理效果的比较在稳定性、臭味、目测浊度和消毒效果等各方面,MBR均优于接触氧化工艺。经分析认为,接触氧化工艺抗水力负荷冲击和抗有机物负荷冲击能力较低,对来水用水不规律适应性差,生物相易波动,造成水质波动,处理效果不稳定,难以实现总大肠菌群和总余氯达标。

12、MBR可在800010000mg/L的MLSS下运行,高容积负荷与超滤的结合,使其处理效果及水质稳定性远高于传统接触氧化工艺。 综合以上特点,我公司以我公司自主研发平板膜,形成先进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作为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实施,确保项目的可操作性与稳定性。2.3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介绍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实际上是三类反应器的总称,分别是膜曝气生物反应器(MABR)、萃取膜生物反应器(EMBR)和膜分离生物反应器(MBR),但由于前两种反应器尚处在实验室阶段,无实际的工程应用,所以通常所说的膜生物反应器即是指膜分离生物反应器(MBR)。

13、按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的相对位置,膜分离生物反应器可分为分置式MBR和一体式MBR两种。分置式MBR(下图所示)通过料液循环错流运行,生物反应器的混合由泵增压后进入膜组件,在压力作用下膜过滤液成为系统处理出水,活性污泥、大分子物质等则被膜截留。其特点是: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管理方便,易于膜清洗、更换及增设,但动力消耗高。图2-1 分离式MBR系统示意图一体式MBR(下图所示)是将膜组件浸没于生物反应器内,通过泵抽吸得到过滤液。一体式MBR利用曝气时气液向上的剪切力来实现膜面的错流效果,也有采用在一体式膜组件附近进行叶轮搅拌和膜组件自身的旋转来实现膜面错流效应的。图2-2 一体式MBR系统示意图一体

14、化膜生物反应器,也称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工艺,该工艺将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工艺泵的负压抽吸作用得到膜过滤出水,应用于MBR的膜组件有中空纤维膜、管式陶瓷膜和平板式膜。该工艺可以把固形物及其他大分子物质直接留在生物反应器内,通过曝气在池内造成一定的旋转流,以增加膜表面的紊流和减轻膜表面的污染。由于不需要混合液的循环系统,能耗较低,较分置式的MBR占地更为紧凑,不需复杂的支撑体,另外,MBR易于从现有的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进行改造,由此在污水的处理与回用中的技术研究而倍受关注,尤其是Yamamoto将中空纤维组件应用于活性污泥法以来,使MBR的运行成本大为降低。常用于MBR工艺的膜有微滤膜(MF)和超滤膜(UF)。目前,大多数的MBR工艺都采用0.020.4m的膜孔径,这对于以截留微生物絮体为主的活性污泥来讲,完全可以达到目的。膜材质包括有机膜和无机膜,有机膜制造相对便宜,应用广泛,但在运行过程中易污染、寿命短;无机膜则抗污染能力强寿命长,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但目前制造成本较高,所以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2.4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