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4042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强调:在整个小学阶段,千万不要忽视了识字教学。这就告诉我们,字词教学并不单是低年级的事情,中高年级也不应该放松。那么,如何的字词教学呢?新课标对于高年级的字词教学的要求是:有独立的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中体会汉字的美感;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根据要求,我从以下不同方面来进行字词教学:一、每课的生字让学生自学,老师只

2、做检查,对易错的音、形、义重点指导,即时记忆。在预习生字时,先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运用拼音这个识字工具自己学习生字。并利用以前的知识,自己分析字型结构,搞清楚字的偏旁部首,一些重点词语叫他们课下利用工具书查找帮助理解,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如果还有不会的做上标记,课堂上问老师。教学新课时,先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让学生认读生字卡并最少组两个词,有些词语的意思这时候相机解释,让学生读一读词语所在的句子再根据句子来理解词义,也有的词义放在讲读课文时再详细理解。让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错,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生字的。对易错的读音反复多读几次,再齐读生字卡背面的组词。第一课时我一般会少留出一些时间,课

3、堂练习主要就是让学生拿出写字本(每个学生发的教学辅助教材,不是一般的作业本),临摹上面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当晚趁热打铁,把本课的生字写五遍,注三个音,组两个词。为什么生字写五遍最合适呢?我看过一篇文章,说这是一位特级老教。教低年级教了几十年总结出来的,五遍刚好让学生记住这个字而又不必做无用功,再多也是无益,五遍不多不少正合适。根据遗忘规律,生字学习的头几天遗忘的比较快,所以要反复写,但遍数不超过五遍,依次递减为宜。待一星期后,生字基本已不再遗忘。只是过一段时间后再重复写一下进行巩固。二、对书写常抓不懈俗话说“字如其人”,有一笔好字,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对语文来说更为重要。可以说,学习好的同学字也

4、写的比较好,字写得好写作文时得分也要占一些光。抓书写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多指导,指导学生练好基本功。每学期刚开学,不急着讲课,而是给学生讲一讲写字的基本常识,比如横平竖直,撇捺到位,起笔,行笔、落笔要有轻重缓急;字体要端正,结构要匀称;写字时要注意“三个一”。对那些字体不够美观的指出其原因,帮助其改正。2、多提醒,提醒把字写美观。写字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尤其是握笔姿势;提醒写字时桌面要整洁,本子不要放歪;提醒学生“提笔就是练字”,养成认真写字的好习惯;及时提醒写字退步的同学迎头赶上,如果仍潦草应付,就把作业撕了重写。3多评比,表扬进步,激励落后。对那些写得好的作业通过投影或张贴进行展

5、览,树立榜样;定期展出优秀写字作品,激励写字欲望;过一段时间,拿现在的字和开学第一张的作比较,看看进步了多少,感受成功的乐趣。4、树立榜样。老师自己也要注意板书的端庄,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5、寻求家长配合,坚持课内课外都认真写字。尤其是家庭作业,开始让家长看一会儿,如果不好,趁早撕了重写。三、教给学生解释词语的方法。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词语的主要方法就是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但是,在没有词(字)典的的情况下,联系上下文又不理解怎么办,比如闭卷考试时。所以我平时就教学生解释词语的几种方法: 1、分析综合法:即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讲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思。如,

6、心悦诚服悦,高兴;服,服气,佩服。真心实意的表示服气。2、同义换词法:如,温暖暖和。选举推选。3、反义否定法:如,干燥不潮湿。模糊不清楚。4、拆拼法:如,观赏观看欣赏。漫游随意的游玩。5、重新组合法:如,风平浪静风浪平静。震天动地震动天地。四、讲读课文时,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读基本功,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和其它阅读能力一样,绝对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只能靠阅读训练,靠参与阅读训练的实践活动。首先,作为教者要熟悉教材,哪些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应从哪些地方去了解,要了然于心。这样走进课堂才能胸有成竹地去引导学生。如果只是笼

7、统地提出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而自己却不知道究竟从哪些方面理解,那教师的主导作用便等于零。其次,一些重点词、关键词,要作必要的提示和点拨。当学生看不出来,或看得不全面,教师要作正确的引导,这样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促进思维。教者应该让学生反复去阅读课文,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其含义,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促进思维。第三,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充分读书。多数词语联系上下文是容易理解的,但有的词语一下子看不出来,可以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在悟中理解。老师可以通过动作的指点,语音的点拨,情景的体验,使感悟水到渠成。教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没有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景去启发,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悟。老师是很有耐心的充满情趣的,与学生一起尽情地读,尽情地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悟。联系上下文在文章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们除了做到文章前面所说的几点外,还应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读整本的书,并在博览群书中不断的落实、完善好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