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139383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口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洞口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洞口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洞口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洞口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口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口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洞口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命题人:周头玉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温馨xn 装载zi 商贾g 轻歌曼舞mnB遒劲qi 渐染jin 觊觎j 蓊蓊郁郁wngC粗犷gung 倜傥t 奶酪no 鱼跃鸢飞yunD辟谣p 炽烈ch 挣扎zh 鹬蚌相争bng1D (装载zi 渐染jin 奶酪lo)2下列各句书写正确且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记者在查询后发现,“吃桃罐头逃灾辟邪”的闹剧去年就在沈阳风行过。B日本核电站废弃物处理设施预计可储存3万吨污水。

2、但是储存作业可能要发费一段时间,由于东京电力公司需先使用涂层剂以确保污水不会外渗。C记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是多如牛毛的小事件、小线索,因此要善长小题大做,这样反而能写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来。D四川省白庙乡政府在网上“晒帐本”不为当地群众知情,这和在网络上被热炒形成鲜明对比,如此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财政公开更像是一场政府自秀。2 A(发费应为“花费”;“由于”引导因果关系复句只能放句首,故改为“因为”。C.“善长”应为“擅长”;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含贬义。用在此处望文生义。D.“帐本”应为“账本”;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人才或技术发明等不为本处重视而流誉他处。比喻人做出了

3、成绩,内部还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却为其他部门赏识。引申为某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障粮食供给是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B微博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即时通信、网页等多种方式更新信息,允许任何人阅读和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C2011年6月22日,在长沙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东南侧的地下水管改造工程中发现埋藏有大量简牍的一口古井,数量众多,形制规整,字迹清楚。D发展我国的旅游业,需要对消费人群的实

4、际支付能力的结构进行区分定位,制定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旅游销售方案,开发有差异的订单式销售网络。3D(A成分残缺,应为“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或“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B不合逻辑,应为“允许任何人阅读或只能”C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应为“发现一口埋藏有大量简牍的古井,简牍数量众多”。)4从以下诗句中选择三句,依次填人下面语段的横线上最准确的一项是( ) 山寺桃花始盛开 千叶桃花胜百花 红杏枝头春意闹 人面桃花相映红更让人高兴的,是大片大片的桃花开了。古诗云:“ 。”但桃花大片大片开时,好像才能切中“争先恐后”的核心。“ ”,这是偏爱桃花者的感慨;而

5、“ ”,却几乎是最引人遐思的春风图了。桃花开的时候,地丁、蒲公英、荠菜等相继开放,灼灼的、灿烂的花潮也真正降临大地了。A B C D4A(根据横线前后文意与诗句意境的连带关系推断)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断句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市隐斋记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

6、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我一个姓李的朋友对我说:“我游历长安,住在娄先生家。娄先生,是个隐士,住在长安的市区三十年了。他家有个小书斋,叫做市隐斋。来往的官员大多都为它写过赋、传,他想请你写一篇记,你还是因为我

7、的缘故写一篇吧。”我说:“你知道什么是隐吗?隐,就是隐藏自己的意思。古代的人隐遁在农人、工匠、商人、大夫、算命先生、屠户、渔翁中,甚至于赌徒、卖酒的、管城门的小吏、酒家佣工,无处不在,并非只有在深山中,草野下,才叫做隐居。前人有大隐、小隐的区别,说原本机敏的人,信仰正道不坚定,(为了)不看见能够引起贪念的外物,使内心不乱,所以把隐于山林者看作小隐。能够心平气静和应付自如,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诱惑,出仕和隐退都一样,对喧嚣或寂静的环境都视而不见,所以把隐于朝廷市肆者看作大隐了。以我来看,小隐在山林的或许存在,但在朝廷市肆的人,未必都是大隐。自隐居的人索要高价之后,欺骗松桂、云壑的人(指假隐士)多啊,

8、更何况隐居在朝廷市肆的呢?如今那些侥幸取利的人,缩敛肩膀(形容取媚于别人的样子)来到市肆,脚碰脚地登上断而不连的高冈(急匆匆地控制行市),利嘴、长爪,争相买卖,来跟奴仆、贩夫拿着刀子血战,挂羊头,卖狗肉,嘴里说伯夷(商周时期的贤人)的话去干盗跖(春秋末期的大盗)一样的行为,说我是隐士,能行吗?敢问娄先生为什么隐居?”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朋友说:“卖字换吃的,只够自己用的就行了,不妨碍他的清廉;凭借诗酒在达官贵人间周旋,求得一团和气而已,不妨碍他的清高。(追求)清廉和清高,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

9、你怀疑什么呢?”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我说:“我明白了,我替你写篇记。即使如此,我对此还有点不满意的,请让我用(东汉末年)韩伯休的事情来结束这篇文章。韩伯休在都市卖药,绝不让人还价,一个女子买药,韩伯休依然坚持不还价。女子大怒说:你难道是韩伯休

10、啊,为什么不让还价?韩伯休于是叹息说:我本来就是为了躲避名利,今天竟然连小女子都知道了我的名字!扔掉了草药径直走了,最终都没有回来。娄先生固然是个隐士,但是隐藏的意思,恐怕跟韩伯休不同吧?言语,是身体行动的装饰,身将隐居,怎么用言语来装饰呢?这是为求得荣耀啊,为什么采取这种行为呢?我认为官人们喜欢和他交往,是强加给他名声罢了,并不是娄先生的本意。你回去后,试着用这话问问娄先生。”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选自商务印书馆遗山先生文集)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渠欲得君作记 渠:他B谓初机之士 机:机巧C胁肩以入市 胁:缩敛 D利嘴长距 距:距离5D(距:爪子)6下列

11、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其以我故为之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B无乎不在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何乃不二价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君归试以言问之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6B(A项,均为副词,前者表祈使,还是;后者表反问,难道。B项,均为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C项,前者与“何”组成复音虚词,何故,为何;后者副词,用于判断句,起确定作用,是。D项,前者介词,拿,用;后者连词,表目的)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简要叙述李生与娄公的关系及娄公的身份,点出写作本文的缘由,并为下文的议论作好了铺垫。B作者对小隐和大隐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小隐和大隐是两种

12、不同的境界,而隐于何处是区分小隐和大隐的重要标志。C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乾没氏”之徒的形象,这是“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的有力证明。D篇末借韩伯休的故事,旨在把韩伯休与娄公对照,同时作者也指出命名“市隐”肯定并非出于娄公本意。7B(“隐于何处”不正确,“道行深浅”才是区分大隐和小隐的重要标志)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3分)译文: 。(2)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4分)译文: 。(3)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3分)译文: 。8(1)信仰正道不坚定,(为了)不看见能够引起贪念的外物,使内心不乱

13、。(信道、笃、可欲)(2)(追求)清廉和清高,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你怀疑什么呢?(夫、所以、焉、“何疑”倒装)(3)言语,是身体行动的装饰,身将隐居,怎么用言语来装饰呢?(文、焉、疑问句)9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4分)山经谓之岣嵝山,为南岳也。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禹治洪水血马祭山得金简玉字之书。 (节选自水经注湘水)9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禹治洪水血马祭山得金简玉字之书。(每处0.5分,以整数计算)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 (2)题。(7分)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府乔吉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 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注 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蒺藜沙:长满蒺藜的沙地。荒甃(zhu):荒凉的断井颓垣。(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答: (2)全曲要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 10.答:(1)这首元曲将昔日的“笙歌梦”“罗绮香” “铺锦池” “流杯亭”与现实中的“蒺藜沙”“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荒甃”“破瓦”作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每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